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1
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求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学习简单的运动技能技巧和体育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生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扔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现通过对农村各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体育被视为副科,不被重视
衡量一所学校强弱不仅仅在于升学率,评判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一直是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考得好的学校即得名又得利。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校管理者不得不狠抓升学率,抓广大教师的考试业绩。只重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体育教师也就成了副科教师,家长更不会重视,甚至有家长怕累着孩子,不让他们上体育课。这就严重抑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他们也就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花心思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玩的代名词。再加上一些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惜大量占用体育课时间。
2、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观念较为陈旧,只注重体育成绩的单方面的提高,不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少部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学校在一些运动赛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增光添彩,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目光仅放在了短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长期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上课兴趣不足,热情不够
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了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思,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又得还以各种那个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又得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4、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师资观念水平有待提高。有人曾笑话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重复,没有按照《体育与健康》这本教材上的内容一课一课上下去。体育课堂的内容,无新意,学生提不起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是教什么,考跳远,那就节节课都练习跳远,有一跳跳几年的现象存在。
二、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皎月,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总之,通过以上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体育教师要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式各环节的作业,遵循体育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确保学生健康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学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机制,为体育教师向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2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状态确实令人担忧。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
衡量一所学校强弱不仅仅在于升学率,评判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这种观点在农村尤其突出,考得好的学校既得名又得利。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校管理者不得不狠抓升学率,抓广大教师的考试业绩。在中(小)考或期终统考中考得好的教师,就是校骨干教师,不仅拿统考奖金,而且评职、晋级无条件优先。在学校管理者只重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体育教师也就成了副科教师,在学校不被人瞧得起,一切好事都轮不到他们头上。这就严重抑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他们也就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花心思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玩的代名词。再加上一些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惜大量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所以,在不少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早已名存实亡,体育课也只出现在课表上。这种现象在毕业班尤其突出。
2 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观念较为陈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原因是教育部门包括从事一线体育教学的老师们没有真正改变关于体育教学的陈旧观念。表现为,只注重体育成绩的单方面的提高,不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少部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学校在一些运动赛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增光添彩,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目光仅放在了短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长期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 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上课兴趣不足,热情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了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有的还以各种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4 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课根本没有专业教师上,都是带其他科的教师兼。有的中学即使有专业体育老师,但也是一个人带十几个班,有时几个班一同上体育,好几百号人老师怎么能顾得上来?有人曾笑话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都老师自由”。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重复,无创新,体育课时严重不足受陈旧观念、师资力量、教学器材等的影响,导致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改变,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没上课就已经知道今天上课的内容,毫无新意,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跳远,那就节节课都练习跳远,有一跳跳几年的现象存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出现在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堂上,有的主科老师还会向体育课老师要课时,干脆占了体育课,改成了其他课节,遇到天气不好下雨下雪时,就直接在教室里上自习了,做一些与室内体育毫无关系的其他事情。
再则,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在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2~3名体育教师,这种状态算是好的,剩下这些兼职老师,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敷衍了事。例如:还有一些农村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5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经费不足,资金投入少,体育教学配套器材滞后农村中学的各项费用支出受当地地方财政的限制,农村学校自身的创收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造成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仅有的一部分教学经费也都会分配到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教学科目上,分配到体育教学上的经费可以所是寥寥无几,除了最简单的体育教学器材,其他拓展运动需要的和教学不断更新需要的器材根本不具备经费选购,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配套器材非常滞后,教学方式和项目受到教学器材的限制很大,教师也只能依靠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单一的重复的体育教学。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左右,在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几个篮球,几副乒乓球,这还算好的,有的学校连一快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拓宽体育经费渠道
要根据农村的实践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器材设备简陋的状况。
5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
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农村学校可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当地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充分发掘现有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必有之路。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3
为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开展此次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探索出一条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改革新途径,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安全防护再上新台阶。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一是采用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法,了解体育教学情况;二是观察法,即通过听课、检查教案、看设施建设、学校体育活动场地情况,并和体育教师交流,充分了解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及关注情况。
三、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部分初中和小学生进行调研。
四、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学生问卷 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15 份,回收率 95.8%,教师问卷 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8 份,回收率 93.3%;从调查问卷和观察交流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学生调查的数据看到,78.3%的学生认为每周体育课节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有 21.7%学生反映出仍有个别体育课存在被挤占现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近七成学生上过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课,乒乓球等课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存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监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活动课预期的目的。小学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全达标;体育教学课堂随意性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五、现状成因
1.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统考科目,忽视了体育教学。中考加试体育以后,体育课得到重视,但平时还是不够重视,只是到了初三,加强锻炼,突击练习获得高分,考完之后就束之高阁,甚至取消了体育课。
2.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几乎均为兼职;教学
中也只能给学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体育课成了玩耍课,到了期末,简单的考一两项,划个分数,体育课就结束了。
3.体育场地及硬件设施不到位。属于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学校也没有自身创收能力,体育教学成果很难展现出让人瞩目的成绩,仅有的一部分教学经费也都会分配到以语、数、英等主要教学科目上,因此小学体育工作开展比较艰难。
4.安全问题扩大化。在学校常规管理中安全问题重于泰山,体育课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学生稍有运动损伤或出现不安全因素,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推向体育教师,因此,有些运动项目如单杠、双杠、足球、远足等项目在学校不敢开展,造成体育课因噎废食的现象。
六、措施对策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意识到体育教学关乎全民素质的提高,民族振兴和国家兴亡。同时面临中考体育改革,体育教学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实施教学,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举办短期或稍长时间的体育教师培训班。安排年轻而且有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师参加,聘请省市体育专家前来授课,尽快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教师队伍,弥补小学体育教师缺编问题;同时,对学校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或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鼓励自主研修,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从而成为一支业务素质精良的中学体育教师队伍。
3.要求各校每学期对体育教学投资达到一定比例。每学期定时购置、更换数量达标的体育器材,给每学期一次运动会,每年两季运动会,篮球赛、体操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分配足够的经费;按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服装费。
4.安全问题人人有责。体育教师抓好课堂组织管理,把安全意保护识渗透到生活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尽量避免课堂上的运动损伤和不安全因素;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估不能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应查明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种原因;学校组织教师、家长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家长购买简单学生意外伤害险;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或体育教师,给体育教师一个大胆工作的宽松条件。
5.定期组织专业检查。对各校体育教学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成立体育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体育教学测评,每学年测评一次学校体育教学情况。
总之,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是一项长效性工作,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4
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据调查了解,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一方面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应该说,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评价也更加全面、科学。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里,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
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重视体育教学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要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走出体育教学认识的误区,重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列入学校全面工作评价的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而不是追求短期的,个别的效果,要把对学生的体质检测结果直接与其本人的利益挂钩。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评“三好学生”及其它先进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所有业绩全凭“智育”说了算。
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地循序渐进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当然,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要实现常规化,体育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学校还应从有限的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添置体育教学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行。
2、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健康的理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各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新的体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
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和条件,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排球”、“篮球”、“铅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 “精讲多练” 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应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技能,让学生跑、跳一起来,打、掷、投等技艺技能一并训练,做到短期训练与系统训练相结合,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3)从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个性、特长等各项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如在铅球训练时,所选铅球的重量一般是女生 4 公斤,男生 5 公斤,有的男生体质较弱,应适当改变,让这部分学生选择 4 公斤,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4、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
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此外,让家长改善孩子们的膳食结构,不要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升学压力等而打破他们的健康生活规律。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要由过去的从属型的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化,从被动型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转化,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即增强学生的体制)和“育心”(即在体育课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有机和谐结合起来。同时,体育教师不仅应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而且还应掌握那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在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要针对复杂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体育工作者 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而成为活动锻炼中的主要角色。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更要用足用好。
加强宣传教育,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体育心理,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报告5
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普遍性发展问题和区域性课程特点
普遍性发展问题是体育开课率明显不足、体育场地器材短缺、体育师资不足与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偏低,学生体质监测监管还不到位,体育教学随意性大,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被忽视现象较为突出。
区域性课程特点:东部农村学校体育利用沿海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如龙舟、登山、划船等乡土特色课程;中部农村学校体育开展定向越野、传统武术等特色体育课程;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利用现有资源按照新课标进行改革教学,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学生家长重视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二、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性影响因素中“人”与“物”突出
对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梳理,探讨其制约因素的影响性,对于“精准扶持”更加体现“精准性”至关重要。
首先,“人”的因素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全国大量调研获悉,农村学校校长的观念与支持力度、体育教师的数量与专业化程度、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接受优质体育教育的机会、家长的观念与配合程度等都决定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其次,“物”的因素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场地器材等“物”的基础性保障满足程度直接影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条件与广大的城镇地区相比,在数量、质量发展水平方面,城镇学校更胜一筹。相比较而言,部分农村学校是在运动场地的面积上略有优势,但多数场地的质量还有待改善。如坑洼不平的“土场地”、安全隐患大的“砂石场地”和“毒跑道”等都急需改善。
三、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精准扶持”十分必要
无论从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均衡发展,还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条件与机会均等,都需要强化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精准扶持”。
首先,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需要“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体育教育质量决定着对学生的培养实效,尤其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更为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等工作方针,在整体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方面,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缺口更大,需要“精准扶持”的涉及面也更多。由于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因素十分多元,因此,要考虑多方扶持,更要把握扶持的精准性。
其次,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均衡发展需要“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行“精准扶持”,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均衡发展的明确要求。“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从最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始,只有农村学校体育得到强化,有了快速发展,全面的强化工作才能得以更好地落实。农村学校需要强化的体育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基于区域差异和学校差异,精准把握每一类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加准确地进行强化。
第三,使农村学生享受均等的体育教育机会需要“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明确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不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学校条件差异显著,总体上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学生在体育设施条件、师资力量水平严重滞后的学校环境下学习,突出表现在学生享受优质体育教育的机会不均,不改变这一现状,就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精准扶持”农村学校体育,有力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农村学生都趋于受体育教育的机会均等。
对策
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状况,结合学校体育发展关键制约因素和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精准扶持”的策略更为重要。
一、准确定位扶持类型,尽量缩小区域差异
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行“精准扶持”,其关键就是要尽可能地促进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减少区域、学校间的差距,而准确确定需要扶持的类型是做好精准扶持的前提。概括起来就是尽可能地进行分层、分类、分段扶持。所谓分层扶持,是农村学校体育缺口有大小,扶持的层次要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大问题解决了,小问题有时也会迎刃而解。所谓分类扶持,是缺口的类型有不同,有的是经费缺口大,有的是师资力量差,有的是思想观念旧,有的是场地器材硬件设施有偏差,要对各类情况实施“精准扶持”,扶持思路不同,方向不一,手段各异。所谓分段扶持,就是要基于不同学段的学校,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最好能分学段实施扶持工作。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特点各异,发展任务与目标定位有区分,扶持工作分段实施,效果更能凸显。这就要求对不同学段学校建立不同的扶持方案。
二、注重集中多方优势,合理做好资源配置
农村学校体育中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紧迫,优质场地器材资源缺口较大,而体育教师资源尤其是优秀体育教师资源的缺乏,也是目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短板,很多农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兼职体育教师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学生对专项运动的技能掌握和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需求。因此,农村学校的专业化体育教师资源的缺乏问题,是难以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
集中优势资源,首先是优势教师资源,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缺口较大,对优势体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一是可以集中在“争取外援的扶持”,如通过“支教”“送交”“走教”等多种形式,改善农村体育教师缺口大的学校教学条件。二是可以考虑“人才引进的充实”,如通过引进高校毕业生或从具有优势教师资源的学校借调等,尽管这种方式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能够提高待遇等优越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行得通、做得到。三是可以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以确保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其次是场地器材优势资源,在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优势资源方面,一是与周边学校的优势场地器材的共用;二是共享农村体育健身路径,弥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之不足;三是加大政府对优势资源的匹配力度;四是争取企业或其他慈善机构捐赠。除此之外,通过赞助体育经费,农村学校根据自身体育发展需要灵活完善资源配置也尤为重要。
三、全面把握扶持实效,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在提升学校体育质量内涵上下功夫,尤其要注重扶持的实效性,力求每一项扶持都能精准落实到发展短板上。精准扶持注重实效,意味着要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采取立竿见影的解决策略。
首先,解决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问题,要创新教学模式。如建构“乐动会”课堂,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不乐、学不热和学不会等问题。农村部分体育课堂缺乏明确的质量标准,假如能够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学乐,多动,学会,课堂质量问题就能大大提高。所谓学乐,就要基于学生发展特点和运动需求,通过游戏、趣味性活动、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主动性就能调动起来,“学乐”是前提。所谓多动,就是要在体育课上保持适宜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过大带有一定安全隐患。一节课要能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学生练习,一般基本部分安排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对学生的健康更有宜。所谓学会,就是合理的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为确保体育课堂体现“乐动会”,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就要有相应的提升。
其次,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大课间问题主要是未达全员、时间不足、内容和形式单一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的延伸,要突出大课间的实效性,就要在解决以上问题上下功夫。无论学校场地大小,都要想办法达到全员参与,而且是指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大场地集体一次性全员大课间活动,小场地错时分批参与活动。就时间而言,25分钟的大课间,至少要保证15分钟的时间真正用于学生体育锻炼,30分钟的大课间至少要保证20分钟锻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要注重丰富和多样,不能仅仅局限于跑步和广播操,适当增加学生可自主选择的专项运动或趣味游戏等,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就课外体育活动而言,中央七号文件明确规定“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为了确保安全,最好是有组织分类或分项的按规定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课外体育兴趣班,让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乐于参与的运动方式,而且要有指导性地开展,避免学生参与活动过于随意而造成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由于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有限,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都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充实到体育锻炼中去,一方面参与组织与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能得到锻炼增进健康。
切实改变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薄弱面貌,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发展是目标、是方向,更是提高教育质量难啃的硬骨头;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是期许、是愿望,更是提高学校体育发展整体水平的重点任务。扶持工作做得好与差,直接影响着教育均衡发展的速度和实效。要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好农村学校体育的“精准扶持”工作,是新时期“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战略目标中教育事业做好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体育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重点攻克的难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