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精选15篇)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精选15篇)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我们对XX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于2003年。目前,全市城区共有平义、解放、桂花、金江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幸福镇公立卫生院(正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床位数300张,装备医疗卫生设备697台(件),共有医务人员325人,其中:正式在编职工162人,临聘人员163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18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30人、大专学历169人、中专及以下80人。经转型培训取得合格证的30人。按户籍人口计算,从2009年开始划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2009年20元/人、2010年25元/人、2011年28元/人、2012年30元/人,至2012年市财政共计补助2638.4万元,其中:基药补助398.83万元,运行补助359.48万元,公共卫生经费1980.09万元。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2007年,分别完成人民医院原东城分院及城北分院转型为解放、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标志XX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初步形成。通过灾后重建,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据统计,全市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下辖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个村卫生站,服务范围覆盖了主城区38个社区及9个自然村,服务总人口近30万,其中:户籍人口19.77万、流动人口近10万。

  (二)健康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和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健康港湾、送健康进社区进家庭、开设健康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健康常识和自觉防病意识。2010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幸福镇卫生院)共建立30支家庭医生小分队,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余万份。

  (三)基层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健全了分级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总责,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组织协调,市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市基层单位公共卫生工作进行指导、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共计为辖区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177733份,建档率99.85%;为16604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了健康管理;免费为7071名高血压、3629名糖尿病、1197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免费开展0-6岁儿童保健1932人次,孕产妇保健7973人次;免费提供公众健康咨询达97622人次。

  (五)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初步建立。为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确定为社保定点医疗机构。2011年开始,均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常用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政府对机构运行缺口实施补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行政府购买,2012年项目经费为30元/人,主要由中央、省、XX市和本级补助构成(其中:国家20元,省级1.78元,XX市4.22元,XX市4元)。卫生局每年对各社区的工作进行考核,按照户籍人口和考核成绩及时划拨相关经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比,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整体推进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表现在:

  (一)对社区卫生服务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不少群众尤其是城乡居民健康意识淡薄,并且受收入水平所限,“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等医疗保健观念尚未形成,小病不及时医治,致使社区卫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对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的宣传上还不够细致深入,加之政府对基层卫生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群众的就医习惯和对社区卫生机构的不配合、不信任感尚未根本消除。据调查了解,2011、2012年,XX市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第三方测评连续两年排名XX市末尾。

  (二)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市政府逐步加大了社区卫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明显不足。此外,目前XX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核定是按户籍人口测算的,流动人口没有计算在内,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运行成本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一是市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尽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不断健全,但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中心(站)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差距较大,城区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可罗雀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看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尽合理。有的社区卫生中心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如金江、桂花社区卫生中心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和群众就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卫生中心的生存空间。三是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但医疗设备设施简陋、陈旧,缺少心电、B超、CR、DR等所必须的医疗仪器和设备,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连最基本的检测设备都没有,一些常规检查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很难对病人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XX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室),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

  (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一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品种少。基药实施后,由于受到药品目录限制,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无法在基层得到治疗,一些特色专科因缺乏药品支撑,业务开展受到影响。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由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仍然是走市场化的路子,社区卫生机构出于生存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生存忙运转,重医疗轻预防,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服务,以药养医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非营利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难以发挥。

  (五)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临聘人员比例过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聘人员总数超过正式职工人数,自养压力过大。二是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325名医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48人、仅占15%,初级职称、无职称和无学历232 人、占71%。低职称、低学历人员,成为了XX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工作力量。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实行药品零差价后,社区卫生中心收入不增反降,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和工作积极性。由于收入偏低,队伍极不稳定,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较弱。

  (六)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如性病、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日益加重,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三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交通事故、群体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几点建议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一是加强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不断提升市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坚持公益性原则,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宣传,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补偿机制。一是按照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将社区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二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应由政府全额“买单”,单独进行核算,以确保中央、省、XX市、XX市四级以服务人口为基数,按照3:2:2:3比例配套的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对照XX市城市社区卫生单位设备配置标准,加大对医疗卫生基本建设资金和设施、设备购置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基层卫生机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四是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强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是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城乡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二是加大城乡统筹,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布局,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以推行社区“首诊”为突破口,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对不同的卫生机构进行分工、定位和分级治疗。要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的互利合作机制,促进患者分级就医,合理转诊,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作用。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一是认真执行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的政策规定。二是强化在职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借助大医院、医大和中医药大学等平台,有计划、有步骤选派人员到上级单位学习、进修,不断提高在岗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制定吸引人才到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有关政策。积极鼓励中高级医护人员、卫生志愿者队伍以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机构参与服务,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兑现其在职称评定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五)创新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试点,充分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要加大财政投入,基本医疗部分应实行差额补助,公共卫生经费应由市财政全额“买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医疗改革成果,实现基本医疗的均等化和公共卫生的同质化。

  (六)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近年来,XX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对此,市政府及卫生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强化公共卫生无小事的理念,筑牢卫生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工作中绝不能出半点差错和纰漏。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卫生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继续加大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控,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有效预防和杜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自20xx年我市启动农民健康工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市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各镇(办事处),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按照服务人口20xx人,服务半径0.5公里或1个村庄(自然村)设置1处服务站的要求,在保证居民步行15分钟能够到达的前提下,在全市科学设置了800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筹资4733万元对其中686处进行新(改)建,成立镇村服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以来,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建设标准较高,乡村医生和医疗设备配置合理,使服务站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定期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丰富了乡村医生基础医学知识,提高了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同时,注重发挥乡村医生的中医专业技术特长,形成了店集镇池戈庄、青山前村等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服务站。

  (二)管理机制日趋规范。通过开展“社区卫生管理年”活动和制定下发《XX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件和管理制度汇编》等措施,使“三制六统一”管理体制(“三制”:服务站的乡村医生实行聘用制、工资补贴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六统一”: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划布局、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和文书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得到很好落实。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规范了乡医的执业行为;实施全市服务站所需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限价销售制度,保证了药品质量,降低了药品价格。建立了院、站双向转诊制度,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公益性质不断体现。近年来,服务站积极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计划免疫通知联络、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急性的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监控,以及健康教育、健康查体和计划生育咨询等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推动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目前,全市“十五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初步建成,城乡医疗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看病“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我市由集体筹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参与服务站管理,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服务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农村群众的普遍好评,走在了XX市、山东省前列。20xx年中央电视台曾对我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进行报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服务站存在房屋设施损坏和被挤占等现象。近年来,虽然市镇财政对服务站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导致部分服务站房屋设施损坏。调查发现,282处服务站房屋需要修缮、18处需要重建,还有个别服务站被挤占挪用。二是乡医队伍整体状况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通过对全市800处服务站乡医队伍状况的问卷调查,全市50岁以上的乡医超过总数一半,他们多数是由“赤脚医生”延续下来的,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偏低,30岁以下的年轻乡医缺乏,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群众对部分乡医的医疗水平不放心。三是规范化管理仍需加强。从3月份新农合政策对卫生院结报比例提高到70%以来,卫生院患者骤增,服务站患者骤减,乡医和群众要求新农合政策进社区的呼声较为强烈。虽然卫生部门对药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限价销售制度,因种种原因,服务站的药价仍然偏高,相对增加了群众就医负担。每月每村100元的公共卫生补贴和多数乡医的收入偏低,相对影响了乡医的从医积极性,象健康教育、计生服务、康复保健等业务较难开展。调查还发现,在一些镇村,非法行医、站外行医和私自进药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工作建议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目标是20xx年前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市自20xx年启动农村健康工程以来,群众的就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初步具备了与新医疗改革方案接轨的良好条件。为进一步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及时落实18处需要重建、282处需要维修服务站的经费问题,尽快建设和维修,保证这部分服务站正常开展工作。二是根据医改方案和我市实际,为农村群众设立社区卫生补助经费,三年内达到不低于20元/人/年的国家规定标准。同时,根据近年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的增加,适当提高乡医的公共卫生补贴,调动乡医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三是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服务站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站体制。

  (二)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是抓好全科医生培训。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教育培训经验基础上,根据农村群众急需全科医生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培训计划,采取在岗培训、学历教育、定向培养等方式相结合,逐步提高全科医生和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发挥市医院、中医院等城市医疗机构和镇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循环式对口支援,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联系和指导;定期组织巡回医疗队、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服务站开展医疗服务、技术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提高乡医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根据目前乡医队伍老龄化的实际,建议与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相结合,对医学专业毕业的大中专生实行统一考录,为被录用者提供保险和一定比例的工资保障,从体制上、政策上和劳动保障上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监督。一是研究实施新农合进社区政策。借鉴XX市经验,给予农村卫生服务站一定比例和限额的新农合结报政策,调动卫生院和服务站两方面的积极性,调节就医流向,方便群众就医。二是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和直供机制。根据山东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对全市服务站所需药品实行定期网上统一招标,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逐步实现零差价直供服务站,真正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三是依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站外行医、非法行医和私自进药等现象,促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3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为了详细了解南充市xxxx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xxxx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人员,于今年5月分别到区卫生局和7个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其中向社会群众发出问卷调查230份,收回问卷调查230份,满意率70%,基本满意26%,不满意4%。从调查的情况看,xxxx区社区卫生服务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及时调整基础医疗机构功能和布局,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推进并得到稳步发展。

  (一)“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得到落实。近年来,xxxx区认真抓了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工作。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宣传预防接种和保健知识,对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真筛查和统一管理,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入户产后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工作,“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基本得到落实。

  (二)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优惠政策普及到百姓。自xxxx年1月起,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均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采购、百分之百使用、百分之百零差率销售。群众普遍认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是政府为群众解决“看病贵”所做的最直接的好事。

  (三)卫生服务方式有所创新。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服务由传统的坐堂行医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推行“上门服务健康管理模式”,免费为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使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关口前移到家庭;对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强化了激励机制,提升了服务水平。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新农合参合居民信息的录入和校验、病人门诊报销、住院报销等工作,在降低救治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和制度知晓率还较低,有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上门体检或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较为困难,有的上门医生还被拒之门外。无论是居民还是医务工作者,传统思维定式还相当浓厚,导致协调配合不力。街道、居委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牵线搭桥”作用发挥不够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和交流较少,卫生资源共享不够充分。

  二是硬件建设滞后,人员配置不尽合理。xxxx区大部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房狭小,诊疗设备较为落后,基本辅检设备不齐,环境设施较差。服务人员素质不太高、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分布不达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待遇相对偏低,付出和收入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区财政在预算卫生经费时,未完全将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和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分项单列,存在打捆使用的情况,且未考虑公共卫生成本费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以社区干部为纽带,加强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积极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上门服务和引导居民到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完善网络体系建设。要加快xxxx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尽快将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对龙门、青莲、青松3个街道办(中心)卫生院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积极落实青莲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小龙、都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提请市政府将六合职工医院整体纳入xxxx管理,将其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格人员并入财政管理。从而完善辖区内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三)加大财政投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应按时、足额拨付;要加强建设用地协调,促使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要全额预算购买基本诊疗设备的费用,深入开展基本辅检服务,形成常见病不出社区就可以完成诊断和治疗的格局;要逐步提高职工待遇,强化职工生活保障。

  (四)加强协调配合。要对街道(社区)干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配合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其他医疗机构要做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五)加强管理,提升素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运行的监管力度,加强专业指导,保证惠民政策的落实,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实惠;要加强人员管理,加大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实现所有从事社区工作的医务人员都具备资质;要建立高水平人员“留得住”,不合格人员“流得出”的用人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4

  20xx年在区政府、卫生局及各职能部门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围绕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实行绩效考核、努力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积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等重点内容,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确保中心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xx市xx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下属机构,中心集合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全方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内有xx个村委会,xx个居委会,拥有常住人口6.3万余人,xx街道办事处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乡村卫生站2个。我中心共有职工35人(其中临时工4人),卫生技术人员26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3人,药师2人,药士1人,未定职称15人。

  二、主要成绩

  1、基本医疗服务成效显著。我中心于20xx年6月开始投入使用收费系统,截止20xx年12月底,共完成门诊人次1268人,收入46.6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45.1万元、药品收入1.5万元。居民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居民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和“水平”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2%;

  2、积极推广和使用“平价药包”。 平价药包只是我市医改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对此,我中心将逐步扩大平价药包种类,制定了中药平价药包15个,西药平价药包11个,理疗项目平价治疗包9个。20xx年共存备200个平价药包,截止12月31日共使用平价药包64个,同时建立平价诊室、完善平价医院建设。

  3、继续深化绩效工资等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20xx年9月份,我中心本着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调整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数量和质量的双轨制考核,从绩效考核到站转变为考核到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今年的绩效方案医疗、公共卫生项目上我们着重进行倾斜;公共卫生上从职能到站调整为职能到人。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服务人次,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预防疾控保健服务全面推进。20xx年1月中心成立以来,我中心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克服种种困难,走家串户,采集建立了50630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9.8%,电子档案46759份,电子建档率92.4%。对老年人、多发病、慢性病进行了摸底调查,列出

  了疾病谱,制定了健康促进规划;开展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系统管理,制定了预防控制方案和责任医生定期随访制度,共管理高血压病人3119人、糖尿病人1012人、重症精神病人343人;管理老人健康管理5546人,孕产妇62人,0-36月儿童20xx人;20xx年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为:建卡数807人,BCG实种805人,接种率99%;OPV实种2468人,接种率99 %;DPT实种2458人,接种率99%;麻风实种人827,接种率99%;乙肝疫苗实种2417人,接种率99%。

  5、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中心每月举办不少于一次的居民健康知识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出健康宣传栏(刊),并以义诊、送医送药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制度,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共举办健康讲座7期,设宣传栏4个,出刊4期,下发宣传资料4万份;共组织各种类似活动15次,健康咨询3000余人次,深受居民欢迎。

  6、双向转诊制度开始起步。为加强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与业务交流,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我中心与xx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关系。

  三、编制情况

  根据根据江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关于调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的批复》(xxxxx)精神,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人数为48人,我中心现有编制人数31人。

  四、主要困难和问题

  1、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区财政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各中心条件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待遇有所提高。但由于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中心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尚未完成。一是房源困难。现使用的用房是租凭xx市xx人民医院旧院(xxxx)一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四层楼房其中的1-3层,总建筑面积约1876平方米及大楼前面约400平方米空地。年租金10万元。地处xxx旧城区,道路狭窄,进出困难。二是医疗器械缺乏、设备落后。国家要求基本标准配备的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康复训练器材,最基本的抢救设备均没有配备,检测仪器软件配备也不齐。

  3、医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在职的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0%,中级职称的占6%,初级(师)职称的占32%,员级职称的占41%,没有职称的占16%。由于高水平的、有知名度的医生少,群众对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信任,有点小病还是往大医院跑。中心的技术性能较高的设备,也由于专业人员不够,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力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对提高医疗水平最有效的进修培训几乎没有。我中心处在“送去进修不行,不送也不行”的二难选择中:不送,现在和今后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送了,则无人上班。

  4、医技人员待遇偏低。目前,财政还没有对各中心的人头经费进行补贴,我中心医技人员人均年收入在1.6-3万元之间,人员工资更难保障。由于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队伍不够稳定。进和留用优秀人才难度大,社区医生工作积极性欠缺,给工作提高带来一定难度。

  5、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信息化建设和运用不够;二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不够;三是自身宣传不够;四是如何开设家庭病床,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五、建议

  1、政府协助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宣传。现阶段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未清楚了解,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单靠卫生部门的宣传,公信力度远远不够。建议政府部门采取以电视台、报刊等渠道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理解公共卫生服务,以更好地配合开展工作。

  2、政府部门及时下拨卫生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医疗业务正常开展,需有正常的资金运作。建议政府部门能及时下拨卫生事业资金,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正常运作。

  3、加大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我中心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很多工作岗位空缺,导致工作业务正常开展。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5

  近些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社区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不久,本人就当前xxx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现状和环境

  xxx中心城区自20xx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xx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xx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xx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xx中心城区人口不足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平时我们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二、建议和对策

  个人认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要提高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发展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非常重视,国务院曾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中央财政从20xx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要搞好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三要改善环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鉴于社区卫生服务除医疗可收费之外,其余5项功能都是只有服务没有收益的公益事业,财政部门可否像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一样,国家出大头,财政、社区出中头,居民自己出小头,给予一定财力支持。

  根据xxx中心城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仅5万多人的实际,劳动保障部门可否按“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将有“入场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定点医保单位,并扩大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的报销比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建部门在城市规划、建居民住宅区时,要留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目前,市政府可否划拨一些闲置的旧房给社区服务中心;水电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水电收费可否按公益性单位的标准收取;计划生育部门可否无偿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指导;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检查可否只检查不收费,或检查检测少收费。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6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4月1日,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我委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我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实地察看了青龙、五星、三井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青龙紫云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听取了市卫计委关于全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和4个城区卫计委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常委会视察调研之前,我委先后到天宁和钟楼区进行调研,重点察看了政府、社会力量和医院举办的三种不同类型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召开了部分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并赴杭州江干区、上海长宁区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按照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积极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配置基层卫生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其中,政府举办的25家、社会力量举办的1家、医院举办的1家),共开设床位1180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基本形成了每个街道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格局。按照国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和条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基本装备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新了设施设备,加强了机构内涵建设,先后创建成3家全国和20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示范中心功能分区合理、服务流程顺畅、就医环境舒适,切实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清晰。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从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努力实现由过去片面注重医疗服务向“六位一体”功能并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履行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的职责,开展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健康教育、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体检、妇幼保健、儿童接种预防疫苗等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职能,并从2019年起启动实施了家庭医生制度,逐步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从原来的坐堂行医逐渐转向上门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目前,全市共组建全科团队219个,重点人群签约率81.04%、居民签约率28.5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1.07%,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95.42%,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87.61%、86.76%和98.42%。201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445.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3%,门急诊均次费用93.57元,比三级医疗机构低158.43元,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51.2%。

  (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和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主要有二种来源,一种是对符合条件的原基层在岗临床或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经过半年的转岗培训,取得全科医生资质;另一种是从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机构新进人员由单位发工资,社会招聘人员由财政发3万元/年生活费),经过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其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全科医生458名,其中,经过三年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全科医生232名。二是推行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医疗联合体,实施对口帮扶。由市级医院选派医疗专家或青年骨干到基层定期坐诊、挂职,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到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广泛推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都设有中医科和中医综合服务区,并分别建成了8家省级、10家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二、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应有作用,并逐步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但对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设施装备、环境条件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求的增长,加之规划相对滞后,除原来由乡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外,当初老城区通过整合利用原有资源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业务用房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2019年新定的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得低于3000平方米(原为1500平方米),并要开设病床30-50张。而我市先期编制的《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19-2020年)》已显得不相适应,以致一些机构面积不达标,无法开设病床;一些机构设备陈旧,没有按标准化要求配备更新。

  (二)相关政策不够配套。上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从基层和群众的反映来看,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相关政策不够配套,运行情况不大理想。譬如:在药品供应上,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后,许多低价药品退出市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使用省定的588种基本药物,居民习惯的常用药,包括专家门诊开出的职工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在社区卫生机构部分配不到,患者反响较大,基本药物不仅满足不了群众的用药需求,而且影响了基层特色专科的发展。在编制核定上,我市是按照2019年省定标准核配的,标准较低,尤其是药剂、检验、B超、放射等岗位只各配1名,显然不尽合理,而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原来核定的1872名编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后,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由过去的“做事养人”变成了“养人做事”,出现了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虽然制定实施了新的考核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同时绩效工资的封顶和收入的基本平均,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且干的多、错的多、扣的也多,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升反降,甚至推诿病人。在财政补助上,我市采用补供方服务需方的政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财政兜底,造成亏得越多补得越多,亏得越少补得越少的削弱医疗的现象。在医保定额上,我市社区卫生机构实行按次均费用3100元的标准核定医保定额支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政策,经测算后次均费用大致为二级医院8000元、三级医院12019元。目的是降低医疗费用,但实际情况是社区卫生机构选择性收治病人,赚不到钱或有风险的都往上级医院推,结果是小医院住不进、大医院也住不进,使社区卫生机构资源(病床)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推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收费价格上,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后,我市规定一级护理收费9元,家庭医生上门收费10元/次,因收费标准低,机构没有动力,虽然签了约,且居民有巨大需求,但实际却享受不到服务。

  (三)人才短缺矛盾突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全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骨干人才缺乏和流失,以及空编与外聘并存等现象。据了解,我市第一批全科医生三年规范化培训,共招聘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112名,培训一年多后,其中一些考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即随之流失,最后只剩60多人,难以满足基层卫生机构的需求。而部分骨干人才又因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小等原因纷纷上流。去年,仅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5名医生、8名护士辞职调离。目前社区卫生机构招聘医生、护士都很困难,特别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紧缺,许多社区卫生机构只能采用外聘退休医务人员来解决医生不足问题。我市较早推行了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医联体建设,但由于体制、机制及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等因素,至今没有真正建立起上下分工协作、互利共赢机制,对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技术水平的带动作用有限,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和贯彻相关政策层面上,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障碍较多。

  三、促进我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加快发展,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实现医改提出的目标,我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9-2020年)》,科学制定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一步优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设置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我市人口总量、区划调整、城镇化、老龄化和社区首诊等因素,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能级为主线,理性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立足利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对未达省定基础设施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新建、改扩建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地;要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设置的要求,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空余床位开设医养护一体化的老年病床,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数量和布局,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三是按照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的规定,在加快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的同时,按标准化配齐、更新医疗装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按照医改提出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总要求,坚持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药、医保和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为逐步建立完善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制度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扩大基本药物范围。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品种外,选择新农合和职工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按一定比例配备给社区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增加药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习惯,并与上级医院用药相衔接,使群众享受到优惠、全面的用药服务。二是强化医保政策导向。科学引导基层首诊,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健全差别化支付制度。适度调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合理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市医疗机构报销差距。除危急患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及手术病人复诊、急诊和特殊情况外,参保人员未经转诊,自行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要在原有基础上明显下降。全面执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住院起付线政策,转诊病人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合理设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使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保持适当差距,引导患者分流就诊。三是建立有效签约制度。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做法,实行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提高有效签约率,促进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式服务关系,适当提高上门服务收费标准,让社区居民接受更多、更全面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个性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上海长宁区在建立全科医生(团队)的基础上,将家庭医生分配到各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签约服务,实行健康、亚健康、患病人群分类管理,每签约1人收费120元/年,统一由医保基金支付,并建立了以签约数量、服务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首诊率、预约门诊履约率、转诊率、服务到位率等为内容的考核办法,按考核百分比将签约服务费返还给全科医生(团队)。杭州江干区同样每人每年收费120元(个人承担10%、财政25%、医保65%),签约服务费85%给团队,15%由区管理中心统筹,上门服务收费标准由过去的10元/次调整为按医生职称收费(中级40元、副高60元),以体现医技价值;签约对象门诊医保起付线下降300元,享受优先就诊、专家门诊、精确转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和个性化、特需等健康延伸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加快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合理核定岗位编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医护比达到1:1.25,市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和标准,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综合考虑城区规模变化、服务人口和范围扩大等因素,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同时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其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社区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按规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加快推行全科医生制度,加强师资和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继续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项目,确保如期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合格全科医生目标。四是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形成分级诊疗秩序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医联体和远程医疗等方式,制定各类远程会诊收费政策,逐步建立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建立区域在线预约挂号平台,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转诊预约挂号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将恢复期需要康复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转诊到病人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政府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7

  为了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各中心的业务发展,满足辖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3月3日6日,王向东副局长带领区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到全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调研采取看、听、议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细致了解各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三统一”、信息化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奎年来,我局不断加强领导,各中心能认真落实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医改政策得到落实,全区不断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认真实行药品“三统一”和零差价销售,各项工作指标名列前茅,百姓得到了实惠;西街等5所中心能应用省卫计的信息化软件管理门诊医疗业务,10所中心已全部开通应用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各中心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20xx年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被市卫生局评为优秀等次。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单位基本医疗业务发展缓慢。在近年来的医改方案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不断重视和强化,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完成公卫项目指标后,经考核合格,每年都将公共卫生经费划拨到各中心,真正体现政府出资,百姓受益。但在医疗工作中,由于长期的人才匮乏、技术薄弱、医疗风险增加、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繁重等问题,各中心医疗业务发展缓慢,基本没有设立新的科室或者发展重点科室的计划,基本诊疗能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区财政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医疗收入返还比例较低(医疗收入按30%返还),加上医疗风险较高,使得无病床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净收入寥寥无几,30%返还,远远不够设备维护、维修、更新等(日常公用)支出。所以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为,只要干好公共卫生工作,基本医疗干多干少差别不,工作人员也没有核心驱动力,发展医疗业务热情不高,工作创新及技术创新都未充分体现,基本医疗总体呈停滞状态。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基本医疗割裂严重。加强社区慢性病人的管理诗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社区居民中文化水平较低的慢性病人及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即不懂防治知识,无预防意识,普遍健康意识淡薄,未进行及时有效诊治。在对慢性病人的管理上,部分中心目前只停留在应付考核等表面文章上。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健康管理的人员并非全是全科医师,无法提供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务和管理,对慢病病人的管理仅局限于打打电话问候一下。二是部分全科医师有“重治疗,轻预防,重已病,轻未病”思想,不重视健康教育,很多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课形式重于内容,或为完成考核任务,未达应有实际效果。三是部分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聘用人员或者临时人员,对慢病管理只是作为应付单位的一种手段,慢病管理水平达不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的要求,未能有效提供规范扎实的医疗服务。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在慢病管理上也有新的思路,计划成立慢病管理科,将慢性病人的管理统一由医务科管理,让基本医疗与慢性病管理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

  诸如此类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两张皮相互脱离的现象,在居民健康档案、责任医师团队、老年人康复等工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效能。

  (三)信息化软件功能缺陷依然较多。目前,全区已经有10家单位使用省卫计统一配发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5家单位应用医疗业务管理系统,但由于该软件处于新研制试用期,许多功能设计不全,加之由于是互联网模式,导致响应速度、系统崩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调研的过程中,各单位普遍映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没有同居民医保的链接功能,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将数据再次录入居民医保软件中才能实现费用报销的相关手续。同时,软件的财务数据统计、门诊药痞方统计数据不能满足要求,相关报表数据统计不全;医技管理界面不能应用等问题,省卫计还没有完全解决,虽然我们已多次协调省卫计信息中心进行较改动,但已使用的单位对软件多有抱怨,没有使用的单位在推广时也顾虑重重。我们经过总体评价:该软件没有明显提高临床管理的效率,与各单位使用的老系统上没有功能上的提升。这些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很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单位的使用积极性,从目前的状况看,尚不具备软件系统的验收条件。

  (四)双向转诊工作条件未真正具备。由于服务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加之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度不完善,“小病在社区、病盔医院”的就医习惯和流程还未形成,除过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其他社区服务中心与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目前,医院还是人满为患,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员稀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签约的医院的转诊行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双向转诊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五)药品“三统一”管理工作需要协调。由于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的药品由省上统一来管理,导致在采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基层使用不便。一是市场药房中有些药品已经降价了,然而网上还没有降价,百姓开药时对此有埋怨,如经常使用的丹参滴丸和阿斯匹林肠溶片;二是有些常用的基础类的用药由于价格便宜,在网上采购不到,如一毛钱一支的肾上腺素注射液、普通胰岛素等药品;缩宫素注射液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品,没有0.1元/支的,而每支10多元倒室网,可以采购,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是省上对基层药品采购限制较多,自身维护更新速度较慢所造成的。

  (六)健康档案利用率低、准确率低、没发挥应有作用。目前我区健康档案已经导入到省厅的信息库中,但真正的是健康档案的使用范围较小,部分为死档,利用率低,基本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应付公共卫生工作的检查要求而设。同时,各别单位映,在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中,体检项目过少,只能做一些常规的健康检查,部分高端人群想做的体检项目在基层均无法开展,疾病眷出率底等现象普遍存在,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的实际意义倒底有多,还需进一步验证。

  三、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应加快托管模式的实施步伐。目前,交一附院与雁塔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医联体,运行状态良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有限,人才少,每天接诊的患者不多,很多患者也不愿去,另一方面医院人才济济,但发展空间受限、患者进不来。而我区实行托管模式的医疗联合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局将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由西电集团医院托管,进一步构建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破解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瓶颈。通过一年的托管实践,已初见成效。托管工作是促进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也是胆探索新时期医改服务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对促进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加快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医疗水平和落后的技术,快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各单位应加强管理,将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有机结合。基本公卫服务和基本医疗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应有机结合。既要通过做实基本公卫服务吸引更多的居民接受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率;也要发挥基本医疗的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免费的基本公卫服务,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要做好这个结合,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有专业的人才,各中心要加快专业人才引进步伐,吸引更多具有专以上学历的医学高校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基本医疗水平提升了,公共卫生水平也必然会得到提升,这就要求要加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力度,采取中长期培训、临床进修、学历教育、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单位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自身的医疗和公卫水平。

  (三)加强宣传,促使双向转诊的实行。提升群众认可度与信任度,努力引导群众形成小病在社区就医的习惯,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好在全区综合卫生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引导和协调,促进社区卫生机构与辖区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使二者合理分工、错位服务、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小病”在社区、“病”进医院的格局。

  (四)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我区的公共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每半年、每年的考核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避免公共卫生工作纸上谈兵式的管理,就是要从维护居民健康利益出发,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把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各中心发展的核心,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推行“德能勤绩、注重实绩”的考核分配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居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五)加协调力度,做好软件功能的完善工作。针对省厅配发的信息化软件存在的问题,我局同省卫计、天网软件公司进行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存在问题。今后,我们依然要加协调沟通力度,及时、客观的向省卫计映使用中发现的新问题。周内,我们向省卫计信息中心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修改完善。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加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促使各单位提高执行力,将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防止出现因某环节推进不力、重形式轻实用等问题,确保如期完成相关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8

  根据县公共卫生专业组织对我单位根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业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卫生院高度重视及时举行公共卫生科、村卫生站作业会议,研讨整改计划和下一步作业组织,现将整改情况陈述如下:

  一、拟定整改计划:

  1、公共卫生科担任涂家辖区全面根本公共卫生服务辅导、办理作业。各村卫生站合作公共卫生科展开好服务作业,保证目标使命的完结。

  2、对县公共卫生专业组织指出的问题期限整改执行到位,公共卫生科担任执行对辖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执行到位。

  3、村卫生站有必要依照公共卫生科组织的公共卫生作业执行到位,保证村级公共卫生目标使命的完结。

  4、加大辅导查核力度,定时陈述作业进展情况到公共卫生科。

  二、整改后的阶段性成效:

  1、加强了组织领导,拟定相关文件及查核准则,完善组织办理。

  2、加大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作业,标准内页材料的填写完全,保证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的合格率,保证了目标使命的完结。

  3、拟定了详细完好的健康教育作业计划和准则,仔细展开了对政府和学校健康教育作业辅导,按时每月展开健康教育常识讲座并积极辅导村卫生站展开健康教育宣扬活动。

  4、按时分村每月展开好预防接种作业,未出现预防接种事故和暴发盛行,标准运用信息化建造并完结了每月信息化录入作业,进步了疫苗接种率,做到了表、卡、证、网四一致。

  5、建立健全各项流行症办理各项作业准则,及时精确上报流行症陈述卡,严厉了自查作业,加大了艾滋病随访、办理作业,标准了结核病奖惩准则的执行,保证了目标转诊使命的完结。

  6、标准了妇幼报表的填写和材料分类办理,建立了例会准则,做好了特殊检测登记作业,加大叶酸发放,标准了出生医学证明的查询、办理、发放等作业。

  7、各村将首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及时期限整改,整改后各项作业取得有效改善,老年人、慢病办理及相关材料,电子档案完结较好,但居民健康档案改善稍差,一些相关信息及数据仍然缺少实在性完好性。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偏低,作业积极性还有待进步。

  2、单个村医师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二类疫苗宣扬不到位,接种率不高。

  四、下一步作业组织:

  1、加强健康教育作业力度,要点对学校、政府健康教育准则、宣扬栏建造的辅导作业,及时完善相关材料。

  2、加强村医师的政治教育及业务训练,进步村医师职责心及业务水平。

  3、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慢病办理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执行相关奖惩准则,争取在第二轮督导中将存在的问题改善达90%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9

  根据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我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卫生院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公共卫生科、村卫生站工作会议,研究整改方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整改方案:

  1、公共卫生科负责涂家辖区全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管理工作。各村卫生站配合公共卫生科开展好服务工作,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

  2、对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指出的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公共卫生科负责落实对辖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3、村卫生站必须按照公共卫生科安排的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村级公共卫生目标任务的完成。

  4、加大指导考核力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到公共卫生科。

  二、整改后的阶段性成效:

  1、加强了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文件及考核制度,完善组织管理。

  2、加大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工作,规范内页资料的填写齐全,确保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的合格率,确保了指标任务的完成。

  3、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认真开展了对政府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按时每月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积极指导村卫生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按时分村每月开展好预防接种工作,未出现预防接种事故和暴发流行,规范使用信息化建设并完成了每月信息化录入工作,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做到了表、卡、证、网四一致。

  5、建立健全各项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准确上报传染病报告卡,严格了自查工作,加大了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规范了结核病奖惩制度的落实,确保了目标转诊任务的完成。

  6、规范了妇幼报表的填写和资料分类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做好了特殊检测登记工作,加大叶酸发放,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调查、管理、发放等工作。

  7、各村将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及时限期整改,整改后各项工作取得有效改进,老年人、慢病管理及相关资料,电子档案完成较好,但居民健康档案改进稍差,一些相关信息及数据仍然缺乏真实性完整性。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2、个别村医生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二类疫苗宣传不到位,接种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对学校、政府健康教育制度、宣传栏建设的指导工作,及时完善相关资料。

  2、加强村医生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生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3、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落实相关奖惩制度,争取在第二轮督导中将存在的问题改进达90%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0

  政务服务中心于20xx年xx月成立党支部,20xx年xx月成立党组,现有共产党员31人。中心党组以创先争优和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为落脚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为直接责任人。每年初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分析研讨,将政务中心党建作为工作重点,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对科室和进驻部门窗口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年初研究拟制党组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机关党支部织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共产党员学习教育、纪律作风建设、共产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讨论解决党建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建立党组成员联系点制度。明确了党组成员帮扶联系点,落实了责任,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以挂帮包活动为载体,努力为困难群众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目前政务中心建立有《共产党员党内民主参与制度》、《机关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共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为推进中心发展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纪律保障。此外,切实保障开展党建活动所需要的工作经费,提供开展党建工作的良好条件。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一是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坚持规范中心党支部各项活动,认真加强机关基层党支部织建设,努力做到五有,即年初有计划、学习有笔记、会议有记录、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注重每年认真扎实开展对共产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坚持党支部织生活制度,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织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和战斗力、创造力。

  二是及时充实配备基层组织班子成员。20xx年,通过支部换届选举调整了支部委员会成员,充实了科室负责人和窗口首席代表进支部委员会。目前,中心机关支部委员会成员7名。

  三是认真做好共产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共产党员入口关,通过对象筛选、考察培养、激励引导等方式,不断把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的同志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同时注重把共产党员培养成单位的业务骨干。近三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新发展共产党员6名,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力量。

  四是认真开展好党组织和在职共产党员双报到和深化走基层结对帮扶服务活动。利用共产党员义工日定期组织共产党员到双报到社区xx镇xx社区开展义务清扫、文明劝导等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干部到帮扶社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力的物质和政策帮扶,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走出困境。五是按规定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使用工作。按时、足额收缴党费,完成了党报、党刊等的订阅工作。六是切实深化党务公开。认真按上级党总支要求,适时通过会议、公开栏、门户网站等公开党支部相关工作制度、工作部署、共产党员评议、评优选先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行为监督举报电话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党务工作的责任心,把共产党员党务工作和共产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共产党员素质

  一是积极开展共产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理论,提升政治素养。完善并坚持三会一课、会前学纪等制度,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统一共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学业务,提升服务技能。组织学习《xx省政务服务条例》、《行政审批项目办件规则》、《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等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营造了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礼仪,提高文明素养。组织学习《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政务服务规范用语》等,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塑造窗口共产党员干部良好的对外形象。学习方式上坚持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动手写与动嘴讲相结合,同时做到四有: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有座谈交流。

  二是积极开展挂包帮活动。共产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到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和建议;利用七一、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慰问帮扶户和困难职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信息、项目等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困境。经常深入对口帮扶乡镇开展帮扶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多种有效的帮扶形式。今年,共为xx镇xx社区和xx乡涧xx村提供资金帮扶共计4万余元。

  三是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印发《作风建设规定汇编》、《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读本》等资料,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建设法律、制度学习和警示案例教育,利用政务中心led电子显示屏每周滚动播出廉政标语、格言警句,完善中心网站反腐倡廉专栏,办廉政专题展板,营造了浓厚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

  四是积极开展共产党员文化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和三八、七一等节日,组织共产党员干部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参观考察、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适时举办职工运动会、元旦联欢、才艺大比拼,有效的促进了窗口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四、提升服务水平,彰显工作特色

  一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强化标杆意识,采取月考评、季评比、年考核,持续开展红旗窗口、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优秀窗口工作人员等评选活动,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让共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部门工作的骨干、业务技术的能手、政务服务的典范。同时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树立共产共产党员良好形象,用人格力量去鼓舞他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围绕评不满活动,狠抓作风建设推动工作。教育全体共产党员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及干部作风问题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发展大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落实,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切实改进作风。认真梳理中心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求共产党员干部带头解决好纪律涣散、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严禁工作期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1

  上一年度,我院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村两级公卫人员严厉依照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项作业使命得到了有序展开。岁末年头,通过乡对村、县对乡先后两次绩效查核,我院各项作业较往年有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院及时举行乡、村两级公卫作业总结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公卫作业经验,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现将我院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业整改陈述陈述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经查核,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录入作业中有部分空项,前后逻辑错误及联系方式未能及时更新,电子档案录入不及时等;健康教育作业材料收拾、归档不行完好、标准;部分卫生室预防接种卡证不符,有部分漏种及接种不及时等;新产妇及新生儿信息把握不行及时,导致首次随访作业相对滞后,部分检查项目未能展开;慢病患者随访记载不行完好标准,体检记载有空项,录入电子档案不及时等;卫生监督协管部分作业记载不完好;中医药服务业务常识水平亟待进步等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执行作业职责

  进一步明确卫生院各项目担任人岗位职责,根据年头拟定的的本年度公卫作业计划,运用村医作业例会及季度查核督促、辅导。各项目担任人本年度分期展开业务常识训练,特别是中医药相关常识训练,以进步村级公卫人员业务常识水平,本年2月份,我院已组织村庄两级一切公卫人员展开了一次公共卫生服务常识考试学习。

  进一步深化严厉绩效查核准则,实施末位淘汰制,明确规定在年末查核中,如得分在80分以下,且排名倒数榜首、第二的村医,将依照退出机制,予以清退并报县局备案。

  (二)、加大宣扬力度,进步居民公卫服务知晓率

  运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宣扬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年我院专门收拾出一份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述的宣扬单页,做为本年度健康教育宣扬材料的榜首期,由卫生院和下辖13个村卫生所宣扬发放,城区内设臵65处公卫服务监督牌,村医发放服务手刺,本年评论实施统一服务人员着装,如此种种,力争使每位居民都能了解到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意图和意义,使每位居民都能自动参与进来。

  (三)、进一步细化健康档案的办理

  档案录入信息实在、完好,保证无空项、错项,无前后逻辑错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居民档案信息,进步档案运用率;标准各类花名册的填写及档案的收拾放臵,方便查询调阅。

  (四)、及时把握新产妇新生儿信息

  院内妇幼人员每周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抄回上述信息并下传至职责村庄医师,以及时随访跟进。

  (五)、标准要点人群随访及体检作业

  要点人群的随访办理及年度体检是公共卫生服务作业的要点,也是居民最愿意承受和合作的一个方面,我院将在本年度把这项作业做实做细,努力进步随访服务质量,进步健康体检质量及体检率,以此带动其他项目作业的展开。年头已将婴幼儿体重秤发放到位,本年度研讨配备血红蛋白监测设备及入户随访专用背包等设备,以期进步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作业中,我院将进一步进步思想认识,汲取作业经验教训,保证如期完结好各项公卫作业使命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2

  上一年度,我院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村两级公卫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有序开展。岁末年初,经过乡对村、县对乡先后两次绩效考核,我院各项工作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院及时召开乡、村两级公卫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公卫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整改报告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经考核,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录入工作中有部分空项,前后逻辑错误及联系方式未能及时更新,电子档案录入不及时等;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整理、归档不够完整、规范;部分卫生室预防接种卡证不符,有部分漏种及接种不及时等;新产妇及新生儿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导致首次随访工作相对滞后,部分检查项目未能开展;慢病患者随访记录不够完整规范,体检记录有空项,录入电子档案不及时等;卫生监督协管部分工作记录不完整;中医药服务业务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进一步明确卫生院各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根据年初制定的的本年度公卫工作计划,利用村医工作例会及季度考核督促、指导。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分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中医药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村级公卫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今年2月份,我院已组织乡村两级所有公卫人员开展了一次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考试学习。

  进一步深化严肃绩效考核制度,施行末位淘汰制,明确规定在年底考核中,如得分在80分以下,且排名倒数第一、第二的村医,将按照退出机制,予以清退并报县局备案。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公卫服务知晓率

  利用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我院专门整理出一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概述的宣传单页,做为本年度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第一期,由卫生院和下辖13个村卫生所宣传发放,城区内设臵65处公卫服务监督牌,村医发放服务名片,今年讨论施行统一服务人员着装,如此种种,力争使每位居民都能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目的和意义,使每位居民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三)、进一步细化健康档案的管理

  档案录入信息真实、完整,确保无空项、错项,无前后逻辑错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信息;及时更新居民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使用率;规范各类花名册的填写及档案的整理放好,方便查询调阅。

  (四)、及时掌握新产妇新生儿信息

  院内妇幼人员每周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抄回上述信息并下传至责任乡村医生,以及时随访跟进。

  (五)、规范重点人群随访及体检工作

  重点人群的随访管理及年度体检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居民最乐意接受和配合的一个方面,我院将在本年度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提高随访服务质量,提高健康体检质量及体检率,以此带动其他项目工作的开展。年初已将婴幼儿体重秤发放到位,本年度研究配备血红蛋白监测设备及入户随访专用背包等设备,以期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吸取工作经验教训,确保如期完成好各项公卫工作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3

  我局在今年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各级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按照与区委、区政府下发的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内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使我区卫生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一直以来,我局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视,认真按照省、市、区各级关于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履行起卫生部门的职责任务,明确了机关各科室、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卫生系统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把全区卫生系统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纳入了卫生业务工作的综合目标管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区各区级医疗卫生单位、机关科室都签订了《区卫生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责任书》,把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与卫生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安排、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我区各医疗单位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任务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目标管理检查督导情况看,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办理餐饮业人员健康卫生许可证时,都对其进行了《婚育证明》的检查,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在今年的卫生系统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中。督促医疗保健机构在接生时查验了登记《生育服务证》,区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对无生育证的人员都按月及时向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办和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进行了通报。

  3、做到了无计生部门证明,不施行输精管、输卵管吻合手术和其它相关手术。

  4、对卫生系统和个体诊所出具的计生假手术、假证明及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今年未接到这方面的群众举报。

  5、今年,我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了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4

  我受组织的委派,担任Xx街Xx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务。20xx年,我依靠区、局主管部门及妇幼保健站站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依靠各科室主任的密切配合,依靠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按照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服务站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述职,请予评议。

  一、依法履行职务情况

  (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我站对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核标准完善各项工作职能,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成本、医疗成本,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收入16380元,其它各项诊疗费用67xx.60元,共计23090.60元。

  (二)面向社区群众做好门诊诊疗、咨询、健康教育工作。

  我站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医务人员对来站的病人主动热情、亲切关怀,不仅为病人解除痛患,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Xx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区人口达12183人。全年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处方12种,健康指导手册2种;举办健康教育板报7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次;循环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6种;利用节假日开展了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门诊接诊27xx人次,咨询2450人次,免费测血压3340人次,免费为xx95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输液注射550人次、化验检查148人次、门诊换药30人次。

  (三)规范做好辖区内特殊人群和慢病管理工作

  今年,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原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为每家每户建立电子档案,对每个慢病患者和特殊人群进行精确管理。全年管理健康档案3354户,8136人、建立电子档案7938人。其中,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xx70人,管理孕妇5人、慢病管理高血压709人、糖尿病247人、冠心病130人、脑卒中46人、肿瘤19人、精神病6人、慢支xx人。

  (四)切实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和突发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全年我社区管理0-7岁儿童377人,建立儿童健康手册155人,为246名儿童健康体检,为辖区内临时、长期居住的儿童和辖区内两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儿童接种疫苗5120人次。

  二、廉洁自律情况

  (一)按守则自律。上级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上级要求达到的我争取达到,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医疗活动,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做个称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总结20xx年的工作,我觉得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本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一是要提高认识水平。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二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防止急于求成。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循序渐进,营造出一种生气勃勃的良好局面。

  以上报告,请领导们评议,欢迎对我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并借此机会,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篇15

  为进一步加强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涵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力逐步均等化,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和水平,保障辖区内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中心按照区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根据卫生部《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指导方案》和重庆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标准,对创建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对照标准自评打分。现将自评情况逐项汇报如下:

  一、机构管理(220分)扣12分

  1.机构环境

  1.1.优化中心环境布局。诊查室和治疗室等增加了体现保护服务对象隐私;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通道;医疗和保健分区布局合理;对各功能科室及服务流程进行规范设置,方便患者;按形象设计手册对中心标识和标牌进行规范设计。

  1.2.改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和设施能够做到清洁、舒适、温馨,卫生间设施良好,干净整洁、无异味;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科室均设立开放式服务窗口;有服务等候区,并配备了适当座椅;在机构内全面实行禁烟,设有醒目、规范的戒烟标识,中心人员无人员吸烟、地面无烟蒂。

  2.人力资源管理有缺陷,扣7分

  2.1.人员配置。中心注册的在编人员名单、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注册证、职称证书、资质证书、聘用制度、聘用合同、劳动用工合同等相关资料由中心人事科进行整理归档。公共卫生医师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扣2.5分。

  2.2.人员绩效考核。制定有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案;对绩效考核结果有存档记录并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

  2.3.人员培训。根据中心发展需要制定了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使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比例≥95%,继续教育达标率≥90% 。目前合格证书比例和续教育达标率未达到比例,扣4.5分。

  3.财务资产管理

  3.1.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簿和进行会计核算;做到了财务报告编制准确、完善、及时。

  3.2.预算管理。按照《预算法》和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真实、完整地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

  3.3.资产管理。建立有固定资产登记册、耗材专用账册;按照规定开展了各项设备的强检检查工作。

  3.4.收支管理。保证财政专项收入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收支结余比绝对数控制在负5%以内,争取为正。

  4.药品管理

  4.1.一般药品管理。每月编制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核和批准后进行采购,保证药品具有中心需要的库存量;严格执行验收购进、调进或退库药品;按相关规定严格保管药品,储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并及时更新;执行查对制度,经核对后进行药品调配。

  4.2.特殊药品管理。购用麻醉的药品、精神的药品、放射性药品有药品监督部门批准文件;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指定有专人负责;建立有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

  4.3.基本药物配备。按照上级及政策规定,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5.社区文化建设

  5.1.建立有以下工作制度:

  (1)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2)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4)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

  (5)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6)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7)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8)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9)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

  (10)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制度

  5.2.医德医风。医务人员统一出诊服饰,着装整洁、佩戴胸牌、举止文明;建立有医德医风管理档案,有计划、措施、检查、总结和培训记录;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有专人负责投诉及纠纷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6.信息管理

  6.1.实行信息公开。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公开以下信息:

  (1)服务辖区范围和辖区居民基本情况

  (2)业务科室名称、布局,门急诊挂号、就诊、取药、交费等事项的流程与服务地点,各类项目服务时间等

  (3)卫生技术人员名录,服务团队及负责区域

  (4)门诊服务内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5)诊疗项目、各种检查、药品等服务价格

  (6)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优先服务措施

  6.2.信息化建设。建立并运用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并实现以下功能:

  (1)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与管理

  (2)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3)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管理

  (4)提供社区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和管理

  7.服务模式

  7.1.社区参与。与xxx办事处、各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单位等有关方面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邀请患者参与病人小组活动。

  7.2.协同服务。与医疗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与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在业务方面得到指导;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对非所属的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指导,及时、全面收集汇总辖区内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信息。

  7.3.主动服务。根据居民健康需要提供上门服务;提供连续的跟踪随访,及时主动进行分类干预;开展疾病筛检,早期发现病人。此项扣5分。

  7.4.责任制服务。组建全科团队,明确责任区域,全面覆盖中心所辖社区;全科团队的服务辖区责任落实,服务到位。

  二、公共卫生服务(350分)

  1.居民建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建档率≥60%,健康档案合格率≥90%。

  2.健康教育。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有完整的记录和总结评价。健康教育活动有以下安排:

  (1)每年发放12种以上健康教育印刷材料

  (2)每年播放6种以上的健康教育音像材料

  (3)每年组织6次以上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4)按照标准设置健康宣传栏、宣传栏内容每季度更换1次

  (5)每年举办12以上次健康教育讲座3.预防接种。建证率超过98%;

  接种率超过98%。 4.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到100%。重点传染病管理方面,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结核病督导化疗、艾滋病病人管理等。

  5.卫生应急管理。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应急演练;能够协助有关专业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6. 0-36月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率≥85%;儿童系统管理率≥90%。

  7.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率≥60%;产前健康管理率≥85%;产后访视率≥85%。

  8.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8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0%;

  9.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30%;规范管理率≥80%;血压控制率≥50%。

  1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30%;规范管理率≥80%;血糖控制率≥50%。

  1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患者管理率≥40%;规范管理率≥80%。

  12.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能够开展以下的服务项目:

  (1)有专用的计生服务场所及相关设施

  (2)有药具展示柜及相应的避孕药具

  (3)有计生宣传资料架及相应的宣传资料

  (4)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的科普宣传、咨询、技术指导相关服务记录

  三、基本医疗服务(230分)扣65分

  1.医疗工作效率。中心年均门急诊人次数≥2000人次,病床使用率>50%;

  2.医疗质量。医疗文书合格率<95%扣5分;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所有检验试剂质量符合要求,定期开展了实验室室内质控工作;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按要求执行。

  3.合理用药。抗生素处方比例>20%扣10分;静脉点滴处方比例>20%扣10分。

  4.医疗费用。门诊次均费用绝对值高于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水平扣20分;过去3年门诊次均诊疗费用增长幅度≥5%扣20分。

  5.康复服务。有专用场所及相关设备、设施:合格的专用康复场所;有残疾人轮椅行走通道;有残疾人活动场所以及过道、卫生间有扶手;配备有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等。开展有残疾筛查及诊断、躯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躯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康复服务。并且做好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数量和康复对象的服务需求动态;对辖区内90%以上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有完整的工作记录;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属举办康复知识与技能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开展康复知识与技能、康复器具应用等知识传授与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工作。

  四、中医药服务(100分)

  1.中医治未病。中心每年开展4次以上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并发放6种以上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资料,宣传中医药防病和保健知识;制定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开展2种以上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传统体育等服务;对重点人群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等服务。

  2 .中医医疗服务。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责任医师连续性管理服务;利用中药、针灸、按摩、熏蒸等方法开展中风后遗症、肢体残疾的康复工作。

  五、满意度(100分)扣10分

  1.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综合满意率≥85%。

  2.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综合满意率≥85%。以上为我中心经召集相关责任人和科室对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标准逐条进行自我评议初步结论,自评得分923分,符合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条件,特申请同意创建xx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