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氛围
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然教师的鼓励也相当的重要,课堂上出现了另我很吃惊的现象,该生平时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而且从来不在课堂举手发言,可是令我以及全班同学都很吃惊的是他竟然举手了,因此,我当即给予表扬,没有想到他回答的还真不错。可见,在知识的建构中,学习环境要被鼓励,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展示,这不仅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而且也使他对这门学科逐渐有了兴趣。
败笔:
1.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入
在课外延伸环节,问题才真正出现,因为很多学生找的农谚其实并不包含物候知识,可是我因为没有把关于物候的知识进行钻研,自己对于这块知识都是似懂非懂的,也就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正,导致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仍然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物候现象,所以这应该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大失误,教研员说的非常对,我的这节课属于浅入浅出,但是该说明的问题仍然要带着学生解决,这篇课文的标题是叫大自然的语言,但教师也不能泛泛而上,因为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应知道其实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物候的,而物候现象课文中说的很清楚,指的就是动物和植物方面的自然现象。我想我对于教材的钻研实在是太欠缺了。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案例:他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公开课,课后有人请教他,到底花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我们教师真正应该效法的地方。一位老师说:“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学习者,走出职业的孤独感,向天地山水的百态学习,其次才是教书。”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并能自由驾驭教材,联系实际,做到深入浅出,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其实对于这次的课,我觉得反映出不少问题,因为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在照本宣科,缺少一个钻研思考的过程,所以总会出现漏洞。而别人总能发现很多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的提高了自己。
2.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严谨
给我的第二个重要感触是细节问题,因为当时我用的是课件上的,有一个环节是通过一组图片来显示季节的变换,用的是四个季节中能具代表的花,比如春天是桃花、夏天是荷花、秋天是桂花、冬天是梅花,想通过这几张图片告诉学生这些花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换,可是我用的梅花的图片本来是想代表冬天的,但选的却是春梅而不是腊梅。我一直没有发现这个小细节,但是教研员很快就发现了,说明我的课件做的不够严谨,虽然我在之前已经很多次放映却都没有发现。还有一处就是在预习检查时有一个“衰”字,我把它当成了多音字,而事实上这个字并不是,而是有古今音的区别,人家都说细节处看成败,所以一节课的好坏真的也能看出是否“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啊!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我把它写出来,希望把它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做一个真正对学生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2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这一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
第一步,听写生字词。
课件演示“大自然的景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二步,上机打开主题网站进行课文朗读。
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
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3
《大自然的语言》这个主题内容主要是风、雨、云、雾等自然现象的知识介绍。由于这些自然现象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怪了的,所以因为太过熟悉的原因,他们很少会细心地留意观察它们,因此对于这些自然现象的感性知识和经验比较贫乏,引导孩子由天性的一时好奇转向自主的热情关注,激发他们深入探索了解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习得观察、交流、记录、收集等多种学习能力成了本主题的重要任务。“生活源于自然,自然融于生活”,生活和自然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以生活资源作为孩子自然教育的广阔天地,让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明朗,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美好,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贯穿进行的:
一.每日天气播报(收集、交流)
以往我们班内设置的气象角记录只有很简单的天气图例,而且孩子们对流于形式的记录已经颇为漫不经心了,很少再去关注。进入主题后,我请孩子们每天回家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讲新闻时间轮流学着主持人进行“每日天气播报”。这一活动很好地引发了孩子关注天气情况的积极性,培养了记忆、整理、交流的能力。由此,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天气情况复杂多变的图例标注和语言表述的方式方法,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气象知识的浓厚兴趣,使探索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有部分孩子自制了一日天气变化标记记录,还从网上查询了有关冰雹、雨夹雪的知识介绍。更为可喜的是,由于天气播报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明确了气温与人穿衣的关系,他们学会了用获得的气象信息指导自己的着装,象我班的吴彤、王嘉怡几乎每天都会主动给同伴的着装多少根据气温高低进行评价,带动了更多孩子对气温的关注,并自发在气象角的记录上增添了气温标注。孩子们关注天气情况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更强了!
二.水滴的魔术(观察、感受)
《小水滴的旅行》以浅显生动的叙述使孩子们了解到雨的形成过程,但是由于缺乏直观的经验作铺垫,很多孩子一知半解。为了进一步帮助孩子对水的变化过程了理解更透彻,我请孩子们做个有心人,好好地用眼睛找找自己生活中的“魔术”现象。这下,孩子们可来劲了,几乎每天都有孩子来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在相互间的感染下,他们观察交流的内容越加丰富,表达越加条理化,观察角度越加的细腻了。他们发现原来烧开水、炒菜、煮东西时产生的“烟”其实就是水滴在“变魔术”,那是水滴受热变成的水蒸气在上升呢!还有洗澡时的水雾、下雨前地砖、墙壁上的水汽也是水滴在“变魔术”,那是水滴受热变成水蒸气以后再遇冷后变成小水珠。观察、感受使孩子们沉浸在发现秘密的欣喜中!使他们带着自我求知的需要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
(一)满意的地方
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
2、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上课过程中,当学生说出有关描绘春天特色的词语时,我没有给以肯定,因为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两季的词语,课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那些词语也是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句子中的词语,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是我没有处理好。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欠深入,而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太顺利,远远超乎教师原本的预计。因此,还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案例的整个分析。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4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1、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
很多时候,布置课前预习,学生是很吝啬将时间用来读课文的,脱离文本完成导学案,毫无作用!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用激情感动学生。
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知识***很强的说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创作的灵魂,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动,教师必先感动,教师要先吃透教材,达到对课文的整合与拆分的境界,寻找课文的美点、焦点与学生交流对话,课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本文第一、二节,要深入赏析。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基础上感受语文魅力。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5
大自然的语言是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蕴含着一些科学常识。我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努力上成一篇语文课,而不是常识课。课文中“准是”一词的处理,通过换字(一定、肯定)处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往”这个词的词义理解,则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此外,“妙不可言”这个词,则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管齐下,收到了实效。此外,以读代讲,是一种极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采用了各种形式读。小班教学、小组围坐,便于讨论,互助、互帮精神的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答疑,组长带领下的自主学习,较为全面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面向全体。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加入了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视频资料。不仅让学生明白自然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课堂始终呈现活跃、和谐的气氛。其中李政霖同学大胆质疑、善于观察给听课的领导、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读到“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他问道:“那如果看不到白云,明天就一定不是晴天吗?”当一个小组表演秋天大雁编队飞行时,他敏锐地观察到这几个同学是从北往南飞了。到最后一个仿写环节:“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积累到的或搜集到的资料模仿本课也写一节描写大自然语言的诗歌吧!”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6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此处无声胜有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新绿,一丝鹅黄,无不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的睿言智语。《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学会两个生字,认识新词,理解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一、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低下身子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把课堂留给学生。
(二)这堂课我借助电教手段,为低年级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
尤其是学生看到三叶虫化石的图片时,激起学生们浓烈的兴趣。
(三)整节课的环节清晰,有低年级的年级特色。
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有: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小练笔。整节课设计过程中,我注意到低年级教材的特点,正确把握了教学要求,使得这节课体现出低年级以识字为主的年级特色。
(四)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让学生朗读,有自渎、同桌互读、指名朗读,也有边读边思考,学生的朗读比较有味道,说明平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朗读的形式不一,目的'确是明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自渎、自悟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在讲解第四小节时,有质疑这一环节的设置,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喜马拉雅山的山巅发现三叶虫化石就说哪里曾是汪洋一片呢?”这个问题的设计的难度大了,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怎么引导都得不到预想的答案。解决方法就是降低难度,让学生知道在这小节大自然用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哪个地方是一片大海就可以了。低年级课文的学习主要任务应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上,不能像中高年级要求的细、深、透,应体现出低年级的年级特色。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吴琳撰写的。读完她的文章后当时真是心潮澎湃,她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解读的丝丝入扣,真是学海无涯呀。我以吴琳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与老师们共勉: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像一盏灯,总在不远的前方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理想的语文课堂吧,在追求的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7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公打鸣、电闪雷鸣、小溪奔流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二、充分朗读,注重感悟。
课上,我毫不吝啬的在课堂上给了学生15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并按照我的预设教学程序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我把2—8小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步:通过读、说、议学习2、3小节,了解学习方法。第二步:通过默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学习4、5小节。第三步:自己学习6—8小节,再交流收获。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三、利用课件,解决难点。
第八小节“三叶虫”化石推测地质是难点,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自读全节,再质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四、整合资料,仿写诗歌。
如何让小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使他们不仅有东西写,还要有办法写,有文字写。这就必须有一个让学生作文练习的过程。“仿写是学习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但仿写并非简单的模仿和抄袭。因此,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求老师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指导,否则,学生们将会无从仿起。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细读第4、5节诗歌,体会反问句:“……不就像……”,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两节的语言形式相同,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句式以“大自然的语言”为内容进行仿写。在仿写之前,指导学生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在哪里发现的?”,先说后写,“说”是为“写”作铺垫。学生动笔时有了台阶,“仿写”成了这堂课的亮点。如:“你看那天空的沟沟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预言:大自然在告诉我们,雨儿将要来临。”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8
“339”大循环是我校课改的教学模式,“339”大循环指“三步三查”教学模式和九种探究能力的培养。“三步”是指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探究学习(课堂导学)——综合升华(单元复习)三个学习环节;“三查”指将检测环节贯穿于三个学习环节之中;九种学习能力即指学习计划能力、自主预习能力、高效听课能力、课后温习能力、作业检测能力、错难题探究能力、复习整合能力、检测反思能力、目标调整能力。大循环是指依据实际教学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环节和进程,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非生搬硬套单一教学模式。
自课改以来我们语文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力求将“339”教学模式能熟练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之中,使课堂达到高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九种模式。《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我在探索中上的一堂公开课。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满意的地方
1、课前我认真研读了课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我精心制作了导学案,让孩子在预习的时候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导学案中同时还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这样孩子在课堂上听课就有目标,从而达到高效听课的能力。
2、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预习检测、探究学习、拓展延伸。每个环节我都提出了相应的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抢答、自己思考后回答、同桌合作、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点评,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二)存在的不足:
1、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上课过程中,当学生说出有关描绘春天特色的词语时,我没有给以肯定,因为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两季的词语,课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那些词语也是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句子中的词语,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是我没有处理好。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欠深入,而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太顺利,远远超乎教师原本的预计。因此,还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这堂公开课的反思。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9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这一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听写生字词,课件演示“大自然的景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上机打开主题网站进行课文朗读,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0
一、教学设计介绍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文。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扣住“语言”导入;明确学习内容;接着围绕“语言”,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置了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
1认识“语言”(物候)
此环节预设了三个问题:
①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解释什么是物候。
③本文介绍了关于物候的哪些知识?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理由何在?从而,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2解读语言
本环节我先鼓励学生自主品味文章的一、二自然段中生动典雅的词语;然后,借助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品读;紧接着,我出示了有关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句子,放手让学生从词语的准确严谨上体会这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和内在联系。这个环节最主要目的是品味文章生动典雅、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3辨识“语言”(信息)
最后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着从出示的农谚中辨识物候信息。
二、教学过程反思
1教材研读应深入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它的文体特点。可是,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研读教材时,也要注意科普文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研读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总之,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要让说明文教学也有语文味。
2学生研读应深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再好的课堂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也只能是空中的楼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读学生。教师只有事先研读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上课时才能有效地引导。
我在预习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大配合,尝试着交流了几次,都碰了壁。此时,我没有积极想办法,进行疏通和引导,却急于求成,只想快点完成自己的预习任务,丧失了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以致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展现自己,课堂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是这节课我最遗憾的地方。
今后,我还需要多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研读各种各样的学生,在备课中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3课堂调控应灵活
课堂是多变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灵活地进行课堂调控。面对沉闷的语文课堂,面对学生的散乱,我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也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化解,反而,任由不良的学习情绪蔓延。同时,自己的上课状态也受到了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极其焦灼不安,却又有点“无可奈何”。真正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课堂调控更应灵活机智,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
这节教学比武课,让我获益匪浅,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深思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研读教材,多研读学生,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1
总在想:对于语文课来说,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相信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我心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有发展,并期待下节课还是语文课,那么你上的课
是一节好课!
今天所上的公开课《大自然的语言》比较满意的地方:学生在课上有收获
1、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第一种方法:运用“提取主句法”筛选课文信息。
筛选课文信息既是第四单元的单元要求,也是学生快速阅读说明文、议论文的有效手段,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阅读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场上,也能提高做题的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考场文段有时并不需要你认认真真、一字不差的读下来。
第二种方法:品味语言的方法
平时,学生在品味语言时,只是感觉“生动”“优美”,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这一节课上,我教给了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原句的妙处:或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用词典雅,或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等。一些有灵气的学生,可能就会举一反三,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久而久之,他(她)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语文。
但这节课并没有让学生产生“继续上语文课”的渴望,这从学生的发言和课堂听讲情况可以看出来。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语言吗?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设计此问的初衷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真正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虽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过程并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时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如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看哪组找得快,效果会好些吧。
(2)单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寻找“大自然的语言”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品味语言时,只品味了生动形象的句子,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却丝毫示触及,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0”中的“约”,“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词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也能悟出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广泛观察,搜集和研究。因此,这一单元的“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渗透,对学生精神熏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3)老师的教多于学生的学,学生主体地位表现不明显。
总之,本人的教学设计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名师”的称号名符其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片科普性和文学性都具备的诗歌,学生不仅喜欢诗歌的内容,也对优美的文字很感兴趣。一课时我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而且朗读的形式也很多,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朗读中的美。二课时默读后提问——你读懂了什么,通过板书的归纳整理文章的思路,学生还说到了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小节,这就是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启发学生说出了总启下文和总结全文的作用,并且立即进行作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印象又加深了。这堂课的重点还是仿写,可是仿写的指导怎样高效而又有力度,这是一个难题。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找到较为丰富的资料,所以在仿写时局限于那一两种自然现象,不过我分别进行了两种格式的指导,还提出了“隔山打牛”的写作技巧,学生很感兴趣。不过这堂课上的比较随性,反思的时候感觉思路还不够清晰。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3
《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是多元识字教材第二册第九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过程我是按照定向导入一一教学新课一一巩固练习这个思路设计的,教学新课这一环节又分为熟读文,感受课文,背诵课文,识记生字四步。本节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预习,求自主。
新课程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这节课上,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及识记生字时,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发现规律,鼓励同学间互合作,互相补充,纠正,建立师生间,生生间课堂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熟读成诵,求积累理
读书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积累是文学创造的源泉。因而课堂上要注意多读书。熟读课文环节就是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好朋友读,同桌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分小节读〉多次朗读,以此提高学生读的技巧。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读,共同背诵,共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延伸课本,求拓展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提到: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4
9月26-28日,我有幸参与了在浙江嘉兴举行第四届“四地五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交流活动,对于有效课堂创设有了更深理解。回顾自己亲身参与《大自然语言》执教过程,并学习与倾听了同行优秀教师“同课异构”和专家周到点评,我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说明文教学有了一定反思。
一、有高度:目标须先行,有舍才有得
《大自然语言》是浙教版八年级上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传统篇目。作者是我国著名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重要意义。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事理。
文章中可挖掘“点”很多:如从全文到段落都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第一二节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历来是教学中语言品味重点;同时,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而通俗,值得学习与借鉴。可以说,这是一篇说明文中典范,并且已有众多名家珠玉在前,我刚拿到课文时候一时有些茫然。
起初,我力图面面俱到,试图在一课时中将文章条理、语言生动性和趣味性兼顾。试教证明,这是一堂让学生学得很累课。对于课文特点,他们也许都在教师导引下有所了解,但远远谈不上理解——一切都如浮光掠影,缺乏深层感悟。
“回炉”备课后,我找到了根本立场:说明文教学中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重新研读教材后,在课文阅读提示中,我找到了设计教学立足点、出发点:清晰条理和准确语言。至于最容易“出彩”“语言生动性”品读交流,由于与说明文文体特点有所冲突,只能“忍痛割爱”了。并且,根据八年级学生说明文学习基础,我将说明方法解说穿插到了字词品读中,不再作为孤立知识点出现。在后来实际教学中证明,有舍才有得,正如写作文要围绕中心,一堂好课也要围绕中心,影响造型。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5
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笛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引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灵活地采用了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以超乎预想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时,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语言、顺序等”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教完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好的学生和文本,而是现代课堂呼唤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好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大自然的语言》评课稿
今天,听了姚老师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感受到了姚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成竹在胸的把握,沉静的气质,以下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粗略认识。
一、从教学目标看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姚老师在课堂中紧紧地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揣摩语言,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对说明方法的探究提高了学生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运用科学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本堂课很好的完成了这些目标。
二、从教学程序看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从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自然地体味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在朗读过程中配以优美的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音乐朗读,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对说明方法进行探究中,放手让学生寻找说明方法,提高了学生按照要求准确提炼信息的能力,和发撒性思维能力。在对说明方法的探究前提出了具体、准确的默读要求,这是对学生默读习惯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了学生平时似乎会默读,但又不确定到底该怎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