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计划[合集15篇]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合集1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
1.指导思想
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2.工作原则: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创造性
3.工作要点:
a、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b、开展推门听课,相互听课制度,相互取长补短;
c、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并进行每2周1次单元考试;
d、每学期八次集体备课,把握集体备课基本流程:
(1)确定主备人——个人研讨;
(2)集体商讨——说课、切磋、完善、确定最佳方案;
(3)达成共识,确定教案;
(4)个人反思——根据个人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交流、再完善。
e、有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指定主评,并每人评课交流;
f、积极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适应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2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做好做足的几项工作
1、能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专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习不理想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敢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防止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式化、表面化、极端化倾向。
6、改变教学行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物理新课程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行为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提倡尽可能的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努力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使自己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且也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构建并完善认知结构。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
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8、力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9、搞好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3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互作用力之间满足的关系。因此,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进行定量地探究。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拉弹簧、推桌子等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且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接着,教材又用实验探究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教材上的“做一做”栏目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形象准确地呈现相互作用力在大小和方向之间(包括相互作用力不断变化的情况)的关系。融现代科学技术于物理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或)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规律正确分析说明具体实例,培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首先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应用传感器动态地展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介绍完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之后,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比如用力压黑板、分析座位上学生的受力等生活情景中的事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几道趣味性的习题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准备:
滑板、一端带有磁铁的小车(两辆)、弹簧秤(20组)、苏威尔DISLab力传感器
课时分配:
1课时
一、教学简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必修1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学生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尚可,除对少部分同学可相应降低要求,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物理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
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归纳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律,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以及由实验结果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先由上一周安排的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向全组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等,然后由全组教师研讨、质疑、确认,形成共案。全组老师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规范。
2.制定教学进度。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课时安排。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必修1物理对于文科学生应突出文科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以便保证全年级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满意成绩。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4.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5.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6.加强学科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精选习题过程中,选题与审题分工合作;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集思广益。
7.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8.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举行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开设讲座,介绍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家生平,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进度:略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安排,以及本届学生的情况,本学期将加强文科班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迎接3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启发理科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为高考物理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理科班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使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讲解规律时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文科班学生争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100%。
二.课程分析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中紧扣考纲要求,注意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
1.注意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
2.注意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
3.注意加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注意安排练习和习题,这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
三.主要措施及要求:
1.加强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教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起点,让所有学生都能跟得上,吃得饱。
2.加强集体备课,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智力共享。每周一大备,每天一小备,做到统一。
3.全面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上课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认真了解学情,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
4.认真做好单元测试和讲评。要让每个同学都要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5.在教学中配合班主任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的落实。
四.内容安排
2月份讨论并制定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
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及分析
3月份学业水平测试(3.16上午)
公开课安排、基本功研讨
4月份组织好学校的公开课,认真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做好期中考试工作及考后试卷分析工作
5月份备课组活动
教研组公开评课活动
6月份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迎接期末大市统考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做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重视复习,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5、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每次考试后,将评分标准及答案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们熟悉,以便提高学生高考答题的质量。
四、新课教学时间及授课按排:(9月1日――1月18日)
1、(1套单元测试卷)了解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2课时
2、高一物理教学第一章、力(共9课时)
第一节、绪论1课时
第二节、力,重力。1课时
第三节、弹力1课时
第四节、摩擦力1课时
第五节、力的合成1课时
第六节、力的分解1课时
第七节、补充受力分析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1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xx老师
3、高一物理第二章教学、直线运动(共14课时)
第一节、机械运动、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1课时
第二节、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1课时
第三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1课时
第四节、加速度1课时
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公式1课时
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1课时
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及应用1课时
第八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二级结论的推导2课时
第九节、自由落体运动1课时
第十节、补充竖直上抛运动1课时
节综合讲解2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各知识点和单元过关命题人:xx老师
期中考试
4、高一物理第三章教学、牛顿运动定律(共11课时)
第一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1课时
第二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课时
第三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1课时
第四节、牛顿定律的应用2课时
第五节、超重与失重1课时
第六节、力学单位制、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连接体问题)2课时
试卷讲评2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xx老师
5、高一物理第四章教学、物体的平衡(共7课时)
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课时
第二节、平衡
条件的应用1课时
第三节、补充正交分解法的思想1课时
第四节、补充多个物体平衡的实例
(隔离法、整体法)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1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xx老师
6、高一物理第五章教学、曲线运动(共11课时)
第一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课时
第三节、平抛运动及规律的应用2课时
第四节、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课时
第五节、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计算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2课时
试卷讲评2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xx老师
7、期末考试复习6课时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能力目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v-t图、及思考与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几点想法
1.关于概念的建立过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提供现有数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获得?我兼顾了两者。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加速度的理解,开始不宜通过实验来自己获取数据,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提供数据时考虑到学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身边的学生感觉到的百米起跑和电动车起步,去消了学生的对数据的'质疑。而在最后又通过纸带让学生自己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以期他们对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问题的设置
思考与讨论
1: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于表格我没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导学生养成对多数据的对比和处理列表和做图的习惯。在练习3中让学生自己列表和填表,进一步渗透这种思想。
练习1: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以区别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思考与讨论2: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加速度的优点,加深对v-t图象的理解,如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对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
练习2:由思考与讨论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个强调。第一问的设置暗示学生不要把物理学成物理。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要远大于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
练习3在以上表述过。
3.暂时淡化三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由什么来决定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第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快慢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7
一、总的学生情况分析
(1)这些学生在家事事靠父母在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有懒惰、散漫、自傲、粗心大意的行为习惯。绝大部分多数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道钱来的辛苦,有的学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有心理障碍,这些对教学是不利的。
(2)学情分析:
九中生源紧张,又由于其他五所学校招生在先,导致乡下农村中学的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因而学生在学习的各种基础都比较薄弱,并且参差不齐。学生自身的各种毛病根深蒂固,没有天长地久的恒心和毅力,很难改正。学生经过以前已有的学习和锻炼,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到了新的环境,会很快适应环境,学生的'紧迫感日益强烈。同时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这些对学习有利。
(3)教情分析:
从自身的来讲,这届学生是从高一入学就开始接触,比较熟悉,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教材刚刚换过,内容比较新颖,再熟悉教材和备课、以及实验的准备的过程中会走一些弯路,对各种实验习题的处理把握可能不恰当。
二、具体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研究决定,在新学期采取新措施:1巩固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高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培养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的探究能力,实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更加高涨。2安排预习、备课、上课、实验指导等一条龙活动。课前认真指导学生作出充分的预习,上课及时检查,备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备好课,认认真真准备好每一堂课,课上及时指导实验、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后及时进行辅导,争取每一节课的问题当堂解决,尽量不给下一节课留下尾巴。及时批改好学生的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教学科中及时作出阐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进一步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8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智力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状况的分析)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薄弱,但遗忘较多,基础不牢;能力水平较低,综合能力,解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不高。智力水平一般,属正常范围,有个别较差。学习兴趣有个别较高,但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好,想学好却又不用功。
2、本学年奋斗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顺利通过广东省的水平测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主要教学措施:(可就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抓好形成质量诸环节:因材施教,抓尖子生辅助后进生等方面,结合实际,订出具体措施)
3。1、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2、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3、重视复习,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3。4、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
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每次考试后,将评分标准及答案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们熟悉,以便提高学生高考答题的质量。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9
第一,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二,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三,说明与建议: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二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0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进入高中,物理知识还停留在初中水平。很多同学认为初中物理好学,从而忽略了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材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的基础。这部分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认真学习20__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为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做好热身,按照新课程标准做好高中物理教学,让每个学生的高中物理素养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防止学生在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方案中受挫。
2.认真学习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注重研究学生思维特点、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因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高一学习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避免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初中物理学习要逐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与初中生相比,物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在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初中到高中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要耐心的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搭建学生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和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认真选择课堂例题和习题,不求尽善尽美,不求难与丰,只求精准度和生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训练的基础。
4.加强教学和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想学”。
6.重视实验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认真组织集体备课,认真编写学习案例。令状
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积极组织组内人员多相互进行听课、评课,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1
一、开学伊始的思考:
新的一轮高一开始,几个问题自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高中物理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三年规划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科目标: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学生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所有物理老师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认知领域方面规定“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规定具体要求。在情意领域方面规定“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打好基础,应对高考。
2、高一目标是什么?
高一是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第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一是基础,特别是本学期,是入门期。是克服“物理难学”、“惧怕物理”心理的关键时期;在知识上是基础;在学习兴趣培养上;学习方法指导上;在培养规范上;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上。
3、应当怎么教?(教师的行动)对应新的形势,我们应当怎么教?
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规范办学的形势,今年8月22日会议上教育局提出继续坚持“两个不动摇”。
新课程改革当然不仅仅是更换一套教材那么简单,教师教学方式要实现从“组织教学”到“动机激发”,从“讲授知识”到“主动求知”,从“巩固知识”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而转变教学方式的目的又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这些变化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欲求有效,必须力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效,即学习课程标准、钻研和处理教材、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情、备课、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对学生的辅导、课后反思……诸环节,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要做到有效,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4、学生应当怎么学?(学生的行动)。
新的形势下,学生学习方式要转变。要学会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主动求知。自主、合作、探究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具体措施
一、把研、煮、论、思活动常态化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的处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切实把握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不论是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多少年,也不论教学经验有多丰富,随着新形势和新的学生的变化,肯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这几个环节决不能打折扣,还应多听老教师的课,与自己仔细对比,从中学习。主动邀请老师听课指导,详细些好课后记。平时多向其它教师请教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3.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4.教师准备一套初中课本,认真分析相关知识,做好初中和高中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降低起点,不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的效率。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其它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评课,青年教师做到先听课再上课,力争12名教师尽快成为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教师,并年底推出2---3名优秀教师。打造高效课堂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为此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也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证学生思维在先呢?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预习,然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这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结合学校提出的“五六”模式,提出新授课课堂教学要求:教学中理解大纲要求,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同步练习。
(1)对一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写出知识框架,弄清有几个定义、概念、规律、定理、定侓和公式。
(2)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活化、拓展、变通、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在概念分析、规律总结、定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化推导公式。
(3)在细化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全面分析确定和验证知识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例题和练习题,做到取材面广、代表性强、注意举一反三,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注意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4)加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课堂上做到脱离教案,把知识讲活、讲细、讲实、讲新,精讲多练,及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这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
三、落实有学科特色的集体备课
我们的集体备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全组集中集体备课,集中集体备课时我们采用提前一周,单课时备课的方式。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高一物理组共12人,分两个级部。每周3节课,我们两个级部分工协作的方式,材料统一、进度统一、计划统一、单元过关统一,每个级部负责一章的导学案编写和单元考试题的命制。另一级部则负责本章的自助餐作业。各级部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本章的材料编写分工,课时主讲人根据全组讨论的课时计划,将自已负责的课时做出学案或者习题卷,并明确提出至少提前二天,把材料印刷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课时主讲人以“说课”的形式把每一课时的教学流程、重难点的突破、习题配置进行讲解。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加以完善,最后定稿。最后定稿的打印稿张贴在组内的小黑板上,使每一位成员对下一周的教学安排非常清晰。根据最后定稿,每位成员再进行自己的个人细备,各人细备务求每堂课都有教案,每个教案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我们在集体备课时重点放在备学情、备习题、备问题上。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习题配置的广度与深度。每天的说课分级部进行则可以随时随地地对教学的思路、认识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每个导学案和跟踪练习材料要形成电子稿,积累下来,建立档案。
四、及时反馈,把握学情,有效设计
学习的过程又是思维的过程。人的'思维分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如果思维能力存在问题,那么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就会存在思维障碍,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就会受到限制。一要求老师经常与学生特别是边缘生进行交流沟通,二是通过课代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利用当堂检测和课前小测。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找到准确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以便备课过程中选择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
五、分层教学
今年高一学生比较多,也注定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中成绩差的学生比较多,必须做好分层次教学。一是学习杜郞口中学的做法,与班主任协调,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做好学生不同层次的搭配,二是书面练习分层,把基础题和稍难的题分开。分批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完成。三是课堂提问分层次,四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适当增加自助餐作业。这样可以避免大锅饭端不平的现象和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改弄懂的基础知识,必考内容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六、习题选编要求:
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来进行选择、设计、编制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控制好习题量,不搞“题海战术”。
(1)习题选择要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
习题的选择不能贪多、贪全、习题的选择应典型,既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他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要达成高效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察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和盲目。
(2)习题选择要强调基础性和可行性
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习题的选择,即应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可行性,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思维活动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缺乏其应有的激励作用,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所以,习题的选择把握好“度”,狠抓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习题选择要体现研究型和挑战性
选择习题要精,首先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做到“一题多解”熟悉各种解法,多解归一,挖掘共同本质,多题归一,归纳出解题规律。其次尽量设计实际生活中的原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编习题,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习题选择要扎根于课本习题
课本习题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精品,教师在习题课的题目选编中,应优先考虑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拓深、演变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我们不应该“丢了西瓜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本质重复的课外习题
(5)习题选择要关注热点
建议选择开放性试题,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关注应用性习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探究性习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的观察、交流归纳等多种能力。
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作业本着精留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质量进行分析,对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对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归纳,并找同学谈话,分析每个同学的得失。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做到小周期,快节凑,快循环,使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让优秀的学生开设物理课外课堂,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定时定点讲述物理错题,克服物理弱科生的思维障碍。
七、规范解答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认真书写,卷面整洁规范
2、语言表述规范
3、解答步骤规范
4、先画图后做题,善于运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规范要作图。
5、审题规范,解物理题要做到不选对象不解题,不列式。
6、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7、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思。经常反思感悟自己未能做出来的题目涉及的基本解题方法
8、对错题积累,解题方法积累,感悟心得积累,要经常回头看。
9、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结。
10、勤学好问、不怕困难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2
老师想要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有针对的去教学。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 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 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3
一、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1、.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2.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二、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三、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四、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余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训,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1.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2.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但是多媒体设备我认为不是用来投影简单的上课讲稿的。所以我上课用多媒体设备主要是用来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新的开始,新的面貌,期待新的成绩。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4
一、设计思想
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物理观念、方法、知识结构及物理应用和物理技能的个体性、不可言传性,及其运用的无意识性,使得在常规教学中物理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相比显得更为困难。内隐学习理论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内隐学习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1年所撰写的论文《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首次提出来的,Reber指出:人们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利用心理资源,采取一定的决策来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
另一种是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就是个体自动的、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觉察到或者陈述出所学知识内在的规则,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地,自动化地获得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光从“教”的角度出发,更应从“学”的角度、从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设计教学的过程。通过和初中的知识比较,区分并加深对速度的理解,按照位移──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的顺序递进教学,矢量型和比较教学是这节课的主线。
二、教材分析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它与上面两节内容一样,属于运动描述的基础知识。这节的第一个小节继续强调某个物理量与它的变化量的关系。
教材中没有在一般性的速度概念和平均速度的概念上面下功夫,而是比较简洁地深入到瞬时速度的概念。在定义瞬时速度时用到了极限的思想,但没有提出“极限”这个术语。教材中“说一说”和“做一做”两个栏目都是扩展性学习内容,前者偏重于动手操作,后者偏重于思考。这些内容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学,更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或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材中STS 借协和客机停飞一事,引导学生讨论“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只要学生参与就可以了,不要企图得出什么结论性的意见。
“问题与练习”中的第 3 题要计算速度,这本是十分容易的事,但要获得计算所需的数据,学生应能读懂列车时刻表。对于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应加强由感性到抽象过程的教学,先内隐学习,然后强化练习,加深外显理解和巩固,为形成新的内隐知识打好基础。
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感性经验,概念的同化主要依赖于知识经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感性材料和知识经验对概念的掌握和习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都是内隐的。在概念教学的开始,要注意材料的直观性、现实性、活跃性,首先让学生在任务情境的操作和接触中开展内隐学习,而将外显训练置于其后,这样才能为后期知识规则的外显学习打好基础。
要使用有效的内隐指导语,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正迁移,同时要避免负迁移的产生,有效地利用内隐知识与正迁移提高物理概念教学质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隐思维品质,可以提高后面对知识自动化的速度和运用的效率。
三、学情分析
物体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对运动的描述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即建立正确的时间、时刻,位移、位置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速度的概念,在生活中对于速度也有较多的感性知识,在高中重新学习应该困难不大。但学生在初中学习中,速度是一个标量,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速度,而高中确实将速度变为矢量,而且采用比值法给速度下了一个规范的定义,达到了由原有的通俗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改变学生了已有的认识,拓展了概念的内涵,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学生刚开始接触,学生容易把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混淆。这届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层层深入,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的课堂形式,在实现知识构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l.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五、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三个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类比,比较,让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突破方法:从平均速度引入,通过极限思维的方法过渡到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5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物理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物理实验能引导学生的物理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物理事实性知识;也能为学生检验、巩固物理知识和理论,验证物理假说提供事实性知识。
3.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物理事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与人合作的情感,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有: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速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尽量将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放手给学生。
3.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些实用型实验。
四、实验措施:
1.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2.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3.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