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合集1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工作总结(合集15篇)

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教导处团结广大教职工,带领各年级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深入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功组织了九年级的中考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和体育加试,成绩突出;圆满完成中考升学任务,一榜录取高达129人,再次取得全县中考万人比率、高分率、升学率三项第一,续写了壮岗二中教育史上的辉煌;七、八年级课改进展顺利,成果累累;小六毕业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管理

  继续执行和进一步了完善年级负责制和教研组责任制的复合管理模式,各科室协调发展,教学教研工作扎实有效。修订了十余项教学教研制度,纲举目张,使教学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为学校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业务实行年级周检查,教导处抽查和期中、期末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合理,并据此形成教师个业务档案,作为学校进行教师评价、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确保初三升学的前提下,推动七、八课课程改革不断向前。

  先后组织了初三复习研讨课,七、八年级课改研讨课,实验教学研讨课、新改课教师课堂教学达标验收共23节公开课,发扬骨干教师的成功经验,煅练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对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36位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活动21次,严格执行外出培训回校研讨推广落实的三环节,使我校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提高。

  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帮教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教师听课人均10节,教干人均20余节。听课记录完整,大部分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备忘录。

  2、教研活动

  深刻领会课改精神,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研活动,成效显著,为我校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备课(集体备课)规范实用,记录工整,较好的体现了课改精神,能成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集体备课数量足,集体讨论充分,修订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与改进作用。二次备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业设置合理,数量充足,批改认真及时,单元检测、《同步学习与探究》利用率高,批改规范,有机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完成效果好,有力的保障了教学质量,集中反映了广大教职工求真务实,密切合作的良好作风。大语文实验得到不断的深入,大语文四薄本使用规范,学生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验教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成绩突出,并荣获市实验教学先进学校称号。电化教学应用广泛,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图书征订符合要求,管理到位,利用率高。

  二、教研成果

  半年来,教师发表论文多篇,市县级获奖论文12篇,多项教研课题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三、工作回顾

  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育工作在不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完善教育教学制度,致力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更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力求实现:

  1、发扬民主,完善和改进教师管理体制,创造一个宽松高效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2、加强方法指导,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广泛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3、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年级共同发展,加大奖惩力度。

  4、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人本教育,主体性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壮岗二中20xx-20xxx学年度第二学期

  20xx年7月15日

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三个班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在经过初三总复习的基础上,我继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更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专业学习

  阅读有关历史方面的热门书籍,树立新的理念,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着用新词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言过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同时鼓励学生多看历史方面的书籍。

  二、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问题教学。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每节课的内容编写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教师以问题为线索教授课程,课后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教学大比武中的每次听课,力求学习到最多的东西。

  4、教会学生学习。除了联想、谐音等记忆方法后,尽可能地让每一届学生自己总结出好的记忆方法、学习方法。

  三、练习检测

  1、在练习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2、主抓学生的答题规范,一定要有问有答,一问一答,有几点写出几个序号。

  3、抓默写,尽量在没有作业布置的情况下,给学生布置默写,反复默写易错的知识点。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三个班中,确实有一批喜爱历史的学生,他们除了上课,喜欢发言,课后还常与老师探讨,甚至是辩论,这一批的学习激情要保存住,尤其是他们爱思考、喜探究的精神要鼓励。但是总有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甚至有一批学生一点历史的时间概念都没有,公元前后到现在还没有分清,更不用说中国的朝代先后了。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争取至少在每次考试前给他们一点压力、一点时间辅导。

  一个学期的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1、如何在真正落实问题教学,只讲学生“不会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在这次带的三个班中有很大一批人,他们是没有一点学习动力,大好前程已由父母安排好,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无论今后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教学工作总结3

  按照工作计划,我校语文课题组顺利进行了第一、二阶段的研究,围绕我们确定阶段总结的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语文教学实际,组织了系列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一、实验情况综述

  1、动员发动情况。

  课题组组建后,向实验教师传达课题设计的背景与意图,传达全国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带领各实验教师根据年段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和方案。

  2、选好文本,以文本为抓手展开传统文化学习。

  文化传承以文字为主要载体,学生学习以阅读为主要方式。依照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的原则,我们选择了一、二年级以《三字经》、三、四年级以“经典诗文”、五、六年级以“经典文章及名著”等作为学习材料,学习一些简短的文言文。以“诚信”“美德”“志向”“人格”“智慧”等主题为切入点,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适合传统文化学习,同时配合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及拓展。一方面训练了文言知识基本功,一方面感受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

  在本学年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单元就是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我让学生去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不仅在课文教学和口语交际中实施了,习作时还让学生动笔写了。而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向全校同学介绍传统节日和“有趣的汉字”。

  (1)开展了全校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2)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举行了校“书香飘飘,伴我成长”读书活动

  二、实验效果分析

  1、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

  自从课题组开展了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之后,学生阅读文言作品的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课外阅读用的文言短文,不少学生稍经点拨便可以顺利翻译出来,一次次活动推动着他们一次次反复阅读,读出了情,读出了味,读出了文化。其他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情。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学生就获得了与传统文化对话的话语权。

  2、学生阅读习惯和认知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在经典阅读活动期间,好多学生都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经典,带给他们空前的充实感;充实又使他们体验着生命的幸福状态。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经历,为年轻人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名著与现实的相互映射,使同学们增添了一份以古观今、知人论世的使命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完善着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由于课业负担等原因,不少同学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与实践任务,也有个别同学欲打退堂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渐渐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他们的意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由于学习以阅读为主,而阅读又以文言学习为主,学生难免有畏难情绪,加之教师的辅导不能及时有效地跟上,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也影响到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下一步工作中,要尽量多地组织一些学习指导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和趣味游艺活动,调整和舒缓情绪,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关注社会,走进生活,立体的全方位的接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工作总结4

  一年转眼即逝,全体教师在繁忙而辛苦,收获而喜悦中度过。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促进我校教学工作全面、持续、有效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课程,对科任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了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的真正落实。

  二、教学研究

  1、教师的业务学习:本学年以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修学校推荐书籍内容为重点

  ①每位教师写学习笔记20次;

  ②每位教师写一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③每人上交了两篇学习体会。

  2、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本学年我校以“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为研究主题,上本年以研究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下半年在落实各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研究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为重点进行教学研究。本年度我校进行的教研活动有:三月是落实语文“四读.四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高年级);四月是进一步研究“四步骤,九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五月是加强词句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六月是加强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复习效果(特别是毕业班)。九月份: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十月份: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十一月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十二月份:教研组活动总结评比。

  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高年组、体卫艺组分别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组;全校获得省级优秀论文2篇;市级优秀论文5篇;省级优秀教学设计1篇;县级优质课4节;评校级优质课6节;县教学标兵3人;

  3、学校的课题研究;

  ①继续进行省级卫生健康课的科研课题《学校对学生肥胖的干预》的研究,有很大收获:获省级优秀论文5篇;省级优秀课指导教师2人;省级优秀课1节;省级优秀教学设计1篇。

  ②申报了县级科研课题《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现处在研究准备阶段。确定的小课题有:李晓润的《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黄典军的《小学生自主探究协作研讨习惯的培养》;孙景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的积累的研究》曲小颜的《小学生英语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等二十多个研究课题。

  ③为规范小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初学校统一设计了《小课题研究手册》。

  4、教师培训:

  ①师德修养培训,结合教师节,开展一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汇报会;观看《一个二十二岁社会青年说的话》宣传片并写观后感。

  ②专业知识培训:教师三笔字、简笔画大赛春秋各一次;

  ③教学能力:课前说课、课后反思、板书设计大赛春秋各一次;县目标管理检查课堂教学评为好课的杨娜等7位教师的课定为校级优质课;

  ④理论学习:开展了一次园丁论坛暨城厢小学读书汇报会。

  三、教学常规管理

  7、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与检查,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做到了此项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奖惩分明。本学期我校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细则、教学成绩奖励制度、骨干教师岗位补贴发放办法。

  8、作业布置与批改有了新的起色。五月、十一月份学校举行了各班级的作业展览。一年级、四年一班、六年一班等六个班被评为优胜班级,并给予了奖励。

  9、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机制,推行月查制度,并撰写月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补救措施。本学年检查8次。并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挂钩。

  10、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学计划更加详实,借鉴与创造、文本教案备课更加精细,教案书写质量较高、较实用的有李晓润、曲晓颜、李声娜、黄典军、刘畅,期末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案。上课状态好,辅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王淑云、乔志强、李晓润、孙景伟、刘畅等。

  四、教学质量管理

  11、期中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期中和期末进行了两次单项技能测试;教导处领导和六年毕业班班主任一起研究复习内容和方法。同时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12、强化教学质量的分析,召开了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

  13、全体教师定时做好培尖提差工作。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立足课堂,低起点,严要求,从基础抓起,从学习行为习惯抓起,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进。并做了培尖提差记录。

  14、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好差班的转化工作。

  五、教师发展

  15、围绕教学研究"七个一"活动,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骨干教师李晓润、黄典军、孙景伟、乔志强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

  16、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适当投入经费,搭建平台,让教师积极申报宽甸县十佳品牌教师,以及县级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李晓润、乔志强、孙景伟、黄典军已经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

  17、狠抓教师素质的提高。

  ⑴按照《宽甸县教师岗位大练兵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发动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期末评出了优秀教师成长手册(内容包括:教师基本功、学习笔记、学习体会、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科研活动、培尖提差、学科总结)6人;教师优秀教案5人;优秀教师考试评价手册5人;校级优秀教研组3个。

  ⑵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本学年,语文、数学、思品、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的教师参加了异地培训,教师收获很大,且能把培训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六、学生工作

  18、开展二课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开学初,我们学校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开会,布置工作,每位指导教师都制定了活动计划,安排好每周的活动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按计划开展了工作,每周有活动记录,一年来,我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快板、绳操作为学校特色在县运会上展示;舞蹈、美术、书法兴趣小组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收到了社会的好评。在6月26日、12月6日的学校二课活动评比中,指导教师王萍、刘希香、蔡锦新、秦洪阁、吕世勇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受到了学校的奖励。

  19、不断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以班为单位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档工作。

  20、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学校工作实际和发展出发,围绕习惯养成,上报了县级科研课题。

  七、不足

  21、①学生“单项技能”差。②学生英语成绩低。③教师课堂教学中讲得多关注学生不够。

  八、今后工作思路:

  以习惯养成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及时有效地改进教学工作,将管理落到实处。

教学工作总结5

  作为专职音乐教师已有一个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三、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宝贤初中组建了合唱队和器乐队。合唱队的队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没周一、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训练。器乐队的队员则是由具备器乐演奏基础的学生组成。每两周的周末排练。

  在这个学期里:举办了宝贤中学第一期音乐会(器乐专场);组织学生参加了我校与香港加拿大国际学校交流的联欢会演出;举行了附中高中的“三独”比赛活动;在校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较成功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宝积山之声”大型文艺汇演。

  不足:没能实现在高一组建管乐队的计划。学习器乐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实践。对于音乐课少、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学习演奏一些乐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市里很多所中学(包括几所重点)都有学生的管乐队。报告已递交,相信不久我校也能组建自己的管乐队。没有参加市里的合唱比赛,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锻炼的计会。心里着实愧疚。

  关于“宝积山之声”文艺汇演。以为只是年末师生同乐、喜迎新年的一个大型活动,在节目把关上不是很严格,从而影响了整台晚会的质量和效果,哨显冗长了。主持人更是不能将就的,应经过严格选拔,以保证晚会质量。还应做好文艺汇演前的准备工作。如:场地、音响、工作人员及其负责工作。节目得事先在演出场地彩排。

  四、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宝贤初一、附中初三)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附中高一)每人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是关于音乐的,可以是鉴赏、评论,音乐功能的实验或调查报告等。

  五、少先队工作:

  1.宝贤初一的建队仪式;2.宝贤初一的音乐会。

  六、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听课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自觉做事还算细心,但考虑太多缺乏魄力。还有不太会运用学生会、校团委的力量开展活动。凡事都要有计划,重要的得做详细计划。还有一个较重要的是,在交际方面,还应多学习。处理事情要灵活。这写能力都有待提高。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还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并精心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博客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8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教学工作总结6

  我的学校,实验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环境优美,宛如仙境。是诏安一小学。

  去年实验小学两边的教学楼都拆了,学生都要搬到学校对面的楼里。大家都很不解——教室过得好,为什么要搬走?原来校长看到学校的教学楼破旧不堪,很多教室的光线很暗。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会影响他们的视力,所以他们拆除并重建了教学楼。许多工人齐心协力拆除教学楼,打下坚实的基础,重建教学楼。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正确的教学楼已经建成。经过工人们的辛勤劳动,教学楼被粉刷了,墙上贴满了瓷砖。像现代的高层建筑,很漂亮。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搬回新教室学习了。这座破旧的教学楼现在是全新的。左边教学楼还在建,剩下的同学下学期可以搬到左边教学楼。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新教学楼的新教室里愉快地阅读和学习。

  我喜欢实验小学的教学楼,不仅因为它让很多学生住在新教室里,还因为它很漂亮。

教学工作总结7

  活动目的:宣传读书,鼓励读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读书的高潮,修养大学生的心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极参与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开拓大学生眼界,增长知识,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

  我系“读书俱乐部启动仪式”于3月20日落下帷幕,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的参加了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共有4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读书俱乐部启动仪式,梁亚宁书记参加了会议并通过读后感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会上老师代表组和学生代表组分别做了发言,积极跟大家交流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推荐了诸多好书,并就“读书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话题款款而谈。 会议全程两个小时,气氛祥和却不失热烈,老师和同学代表们的精彩发言。本次活动得到老师高度评价,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不足:应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面向全系学生,甚至推广到院校全体师生,让活动得到更大的意义。

  收获:通过本次读书俱乐部启动仪式,展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养成,在养成中得到教育。也达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共识,给今后大家的大学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知识与进步。

  东语系团总支学生会

  20xx年3月24日

教学工作总结8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物理概念是人们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首先,从物理学的内容来看。它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反映物质运动形成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物理概念;二是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物理规律;三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和得到的必然的结果。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因此,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而规律相当于压缩了的知识链。例如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中的三个常用物理量,而欧姆定律则反映这三个常用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事物表现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众所周知,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在初中学生思维中就可以建立“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的概念。

  其次,从物理知识教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物理知识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和主干组成的,物理概念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规律性的反映。例如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Q=I2Rt,在这个式子中有四个物理量:热量、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焦耳定律反映了通电导体在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任何通电导体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必然满足这一公式。因此,学生要掌握焦耳定律这一物理规律,必须先掌握热量、电流、电阻、通电时间这四个物理概念。

  同时,课程标准赋予了概念教学以更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概念教学是认识客观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性,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明确建构意义;关注概念的主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能协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可以说,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第一站,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程度,更要重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概念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二、物理概念的种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阻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杠杆原理、压强、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形变、物态变化、反射、折射、静电现象、电磁感应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三、传统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讲究科学的严密性

  在物理课程中,对知识的过分强调的表现之一就是过于讲究概念的严密性。传统的概念教学,往往以物理学科为本位,非常注重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其中包括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物理量的定义式是什么、决定它的条件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等。而学生缺乏形成概念的直观材料和客观事实的积累,只记忆一些空洞的词句,不能很好地认识概念的本质。这样会使学生误认为概念是人主观臆造出来的,不是事物和本质属性的反映。比如:初中教学中对“功”的概念的教学,教师一般只通过一些演示实验,然后说明做机械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等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尽管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有多少学生理解“功”的本质含义呢?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通俗地说是扫除“科盲”。一种说法是,严密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要求全体公民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思维。除此之外,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社会也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人,而在各种不同的能力中,数理思维的能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二)过于侧重对概念的知识传承和记忆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较多,对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却考虑得相对较少。如学习“凸透镜”概念时,必须学习焦点、焦距、主光轴等概念,而这些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对这些概念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只是记住而已,若要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他们却无从下手。正是由于以往的概念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教学,所以在概念的巩固和应用阶段,学生面对的往往是已模型化的抽象的物理问题,呆板、枯燥、乏味的解题,使学生认为物理概念远离生活实际,并没有什么用处。比如,在学习“压强”的概念以后,教师往往让学生用这个公式进行反复计算,而很少让他们将压强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外,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相对封闭,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尤其跟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相对狭隘。比如“磁场”概念的教学,学生只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不了解生物、地球周围也存在磁场。大家都知道,将STS教育渗透到物理课程中,让学生在物理概念的学习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学习应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较高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智力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须要经验支持。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内容设置较多关注物理学科的体系完整,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如原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没有提及一般意义上的功,主要是说机械功,教学的排列顺序也是先学机械功,后学机械能的转化和内能的改变,在学习内能的改变时才联系到做功这个过程量,既抽象又很难理解。

  四、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思维障碍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学不好,综合其原因,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遇到了几方面思维性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

  1.感性认识不足

  感性认识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能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过程上升到物理概念,也不可能更好的掌握物理概念。

  2.思维方法不当

  物理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思维,同样,学习物理概念也离不开思维,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不会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也影响物理其他知识。

  3.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里现象。它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又具有消极一面。积极地思维定势有助于人们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消极的思维定势这不利于运用到新的物理知识,解决好新的物理问题。

  4.相关概念的干扰

  物理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常常很难区分相邻或相近的概念,如能量、热量,压强和压力,机械能和内能等概念,这就是相关物理概念干扰的表现。

  五、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概念教学的特点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已风靡世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观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不管何种学习方式,都不能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即前科学概念对学生学习概念的作用与影响。

  前科学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有关物理现象获得的一定经验和认识,它们与科学的物理概念基本一致,学习中很容易加以引导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光的反射。还有些虽然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授予适当的方法并利用有关的实验引导后,也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对物体的轻重体验到密度的概念。从认知结构上讲,上述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过程并不涉及认知结构的转变,而属于认知同化过程。

  如:在力学体系中,力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对“力”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学生构建整个力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力”这个概念时,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已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等概念,这就是所谓的“力”的概念存在于意识中的图式。当教师引入“力”的概念时,一般先做“手推桌子”的实验,这时的手、桌子将被原有图式的“物质”同化,“推”又能被“作用”同化。而手推桌子,桌子又有一个力反作用于手,这种相互的关系,一般刚开始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须调整已有图式的“作用”,转化为“相互”。这须要有实验支撑,如用图钉的尖端作用于手指,手指就会感到疼,这是因为图钉对手有一个作用,进而形成“相互作用”的图式。当做磁铁相互吸引的实验时,这种作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又不能纳入“相互作用”的图式(因为学生原来认为作用应该是相互接触),这样学生又得调整图式,相互作用的力是可以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而这整个图式用“力”这一词来概括,就比原来以为力就是力气有进步,从而形成了正确的“力”的概念。

  还有一类概念则大不一样,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这些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经过反复构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但并非科学的概念。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铁块沉入水中的大量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科学概念。当教师进行讲授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看到的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的现象,他们认为物理学违背“常识”,太不合情理了。这正是前科学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产生阻碍作用的表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促使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的转变,在他们的头脑中引发认知冲突和危机,使他们头脑中原有的观念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以促使原结构的解体和新结构的构建。这种过程可以说是在学生大脑中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这正是认知上的顺应过程。现在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即通过词语表达、公式定义或操作动作,就可以将正确的物理概念,甚至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正视学生的前概念,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不过分强调概念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教学中对物理概念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就越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至被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但是,决不能片面强调概念教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一次能学深、学透、学彻底的,它有一个由浅入深、多次反复的发展过程。尽管有的概念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但大多数概念的掌握都要经过几个学习阶段。

  在概念教学的某一阶段,对某一概念本质揭示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的程度。一般说来,初中学生知识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往往只能揭示概念比较初级的本质。第二,教材内容的安排。中学物理按初中和高中分段,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讲,初中阶段只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入手,对概念只从定性方面作粗浅的介绍,而高中阶段偏重于定量的描述,从知识的运用和关联上使概念进一步深化。第三,能否通过概念的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基本能力。根据有关调研可知,多数中学生希望自己能学会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往的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注重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详细的辨析,讲究概念的严密性;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仅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不了解概念的作用,所以觉得概念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进而产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厌烦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规律的掌握。因此,不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物理概念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注重概念与学生的经验的有机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更多地以实例来说明和理解概念,以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概念,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例如:电压的概念在第六章学习,但在第五章的“学习电源”里就涉及了这一名词,这是考虑到多数初中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听到过电压这个名词,而对于学生,电源的使用并不要求对电压这个概念有较深理解,因而这个概念可以拿来就用。与此类似的还有能量等概念。

  对“温度”这一重要物理概念的表述,教学大纲反映了对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的记忆要求,强调概念定义的背记和定义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课程标准则要求用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来说明和解释,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例如人教版的新教科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温度的定义,而是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界的温度,在“想想议议”的表中还有意留下空白,希望老师组织讨论。

  教学大纲要求“知道摄氏温度”,课程标准中没有再出现。过去的教材中除了摄氏温度还有热力学温度,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涉及热力学温度,而学生只知道温度,而且对温度的说法并不陌生,其理解与课本中的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基本吻合,故课程标准在此没有再作特别要求,而是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上。新的人教版教科书中虽然保留了摄氏温度的叙述,却将热力学温度的概念放到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中,作为物理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给予提示。

  (三)重视探究式学习,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以探究为核心的物理教学不仅是物理学本质特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顺利开展物理教学的要求。首先,以探究为核心的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学生动脑悟出来、动手做出来、争论得出来的物理概念,往往理解透彻而且记忆深刻。第二,它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概念的方法。学习物理的探究过程更接近人类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并体验物理学家们如何通过探究获得物理概念和理论,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必然会思维活跃,主动发现问题,熟练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第三,它有利于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目的是使学生各种感官受到较强的刺激以便大脑综合处理各感官传输的信息。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浮力”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预习、提问、实验验证、讨论分析的教学流程。前后共要求12名同学把有关(自己会或不会的)问题列举到黑板上,从中选取部分有价值的问题解答。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会下沉,为什么乒乓球在水中会上浮,怎么证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等等。学生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往上运动,感知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体);通过观察弹簧秤下的石头在空气和水中示数的变化,感知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时代物理教学要走的根本之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接受物理方法的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大有益处。物理学研究方法很多,中学物理经常采用的有:观察和实验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分类法、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数学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法等。这些研究方法与物理观念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察与实验法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初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经验的获得要以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为支柱,观察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观念提供事实根据,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初中阶段在讲述“沸腾”这个概念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从开始加热一直到水沸腾后5分钟,观察水沸腾前及沸腾后温度的变化、气泡的数量及大小变化、汽化的剧烈程度等,从而得出“沸腾”这个概念。

  科学探究原来指科学家由于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研究获得的证据而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当前,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比热”、“沸腾”等概念的教学就是采用此方法。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无论是引入概念,理解概念,还是运用概念,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物理方法的渗透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六、充分认识新标准与新教材中对概念教学的要求

  物理新教材中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与老教材相比,主干知识的范围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求较高。它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之一。因此,对概念知识要求比以前要低,但也增加了其他的要求。具体有:降低了对概念应用的定量计算的难度,增加了对概念建立的体验性要求;多处对概念的定性说明不再给出统一严格的定义,而是要求学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和理解概念的含义。同时新课程增加了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联的物理教学内容。当然,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也是新课程对概念教学的一个要求。

  例如,压强的概念和公式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教学大纲要求“理解压强的概念”,属于“理解”层次,对任课教师提出演示实验要求,但没有要求学生具体实践,即对知识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没有作要求。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与教学大纲相比,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压强概念时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而没有终结性的要求。二是强调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在实际问题中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变化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去。

  再例如,课程标准增加了“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对电磁波提出了终结性的要求,属于“知道”水平层次。二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关注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基本理念。同时课程标准列举了有关电磁波应用的几个示范,如:了解微波炉的原理;了解移动通信中基地台的作用;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简单介绍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在活动建议里要求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学习和了解,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能源”也是新增加的概念。课程标准建议:“分别从炊事、取暖、交通等方面对当地燃料结构近年来的变化作调查研究,从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调查当地使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燃料的化学能或核能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且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是教学的底线。教科书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选定,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是由师生互动产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凡是生活中常见的概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概念、社会需要的概念都可以选为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寻找与物理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电磁波”这个概念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军事上的雷达、隐形战斗机、小灵通的接收天线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教师作适当讲解。在学习“磁场”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补充讲解有关“生物磁”的概念。

  第二,由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必然有一些科技前沿、环境保护等有关知识闯入我们的课堂,这就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被补充和更新,从而更加开放。例如:在讲解现代通讯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应当补充“宽带上网”等概念。

  七、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就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现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好概念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概念的目的性,是好学生学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遵循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概念教学中,年级愈低的学生对直观和感性的依赖就愈大。

  物理教学中,引进一个物理概念必须提供相当数量的同类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作为例子。概念教学中的引入环节例证应尽可能利用演示实验现象中的前科学概念、教材中已涉及的物理现象、新鲜而准确的个别表象等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

  此外,学生对具体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认识经验,也影响他们的思考和概念形成。认识的经验越丰富,形成的概念也就越精细、详尽和准确。

  由此,我们应尽可能在引入概念教学时,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认识,以及认知上的冲突。例如,引入大气压强概念时,可让学生先做一做瓶吞鸡蛋、注射器提重物、吸盘挂钩挂重物等实验,并且,在做这些实验之前提醒学生观察实验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时学生兴趣高涨,又有亲身体验,自然而然地切入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

  (二)引导探究,建立概念

  心理学家指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过程。丰富的直观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及数据)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是从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

  自主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概念的方法引入新课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将是鲜明而牢固的。但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和适当的指导。

  (三)联系实际,丰富概念

  以前,每个物理概念形成之后,都要用简洁和统一的语言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给概念下定义。新课程弱化了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强调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概念的含义。因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阅读、讨论)和探究获得的概念往往较浅显且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或学生来补充实例,在丰富物理表象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

  (四)注意比较,强化概念

  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因此,认为前科学概念经过一两次纠正就消失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破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前科学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发生过程相当缓慢。克服旧图式的惯性,用新图式取代旧图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除非用旧图式不能解释问题,学生才会在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从而建立新图式(正确概念)。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用新的物理情境多次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加以交流评估,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

  (五)重视实践,应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课上要利用所学概念来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习题,做实验等。课外要通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概念得以巩固和深化。

  八、常用的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模式

  物理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物理教学内容,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从这个定义来看,它要求物理教学方法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1)双边性。不仅注意物理教师传递信息、控制活动的教授法,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物理信息、调节活动的学习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情感性。不仅注意智力因素,而且注意非智力因素,体现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3)发展性。不仅注意物理基本知识和物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现了物理知识教学与智能培养的和谐统一。

  (4)最优性。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也有局限性,不能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来教所有学科和适应所有的教学情况。所以,教学时应当根据物理教学任务的要求、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班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业程度,以及物理教师本身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以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成功实施物理概念教学的有力保证。其运用是以学生形成正确物理概念,理解、掌握物理概念,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概念课的上法很多,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有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等。新的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因此,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是超越主客关系、情景合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不把他人他物看做单纯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物,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创造活动中而忘掉了各自的角色,教学中所呈现的材料也不是简单地用来认识和使用的“物”,而是有着内涵意义的“生命体”,因而教学充满着人文精神与生命情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概念教学(刚开始涉及新的概念)运用较多有三种方式。

  (一)以教师为主的启发式

  我国自孔子以来,就有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教学的优秀传统。从古至今,不管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名目如何繁多,做法如何多变,凡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其灵魂必然是启发教学。启发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实质在于认真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

  启发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不是把学生“背”进来,“抱”进来,而是“诱”进来。“君子之教,喻也。”变教为诱,变教为导,这就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从学生的角度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猎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这就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启发教学常通过课堂演示与启发式讲解相结合进行。该课型的主要环节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内容———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例:“力”的概念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究竟什么是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手提书包感知肌肉酸痛,了解人类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给出观察内容,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观察1:教师演示手推小球,手压海绵(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海绵变弯);

  观察2:教师演示钩码拉弹簧,棒击乒乓球(弹簧伸长,乒乓球同小球发生一样的现象);

  师生举例:机器代替手也起到提、推、拉、压的作用,物体对物体也能起到这一作用;

  观察3:教师演示粉笔脱手;

  学生分组实验:磁铁靠近大头针、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纸屑(能吸引纸屑);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①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②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③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人们也正是根据这一现象来判断力的存在。

  (4)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师生分析上述结论,再根据生活经验“手拍桌子感觉痛”,明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离不开物体,一个物体可以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一个物体究竟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应针对某一力而言。师生举例分析某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最后介绍力的单位———牛顿。

  这种教学方法对由现象鲜明的实验概括出的概念教学均适用,像初中所学的密度、压力、压强、浮力、熔化和凝固、速度、杠杆、功等概念的教学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

  科学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探究有利于改变过去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科学知识,不重视科学技能,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得不到真正落实的情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把过程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常以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为表现形式。该课型的主要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例如,“比热容”概念的教学虽然过去也是采用实验的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在看实验,他们并没有融入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对所学概念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教学大纲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热量的公式要求较高,都达到了“理解”水平层次,而对学生的体验性目标要求较低,只要求进行演示实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而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课程标准将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变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这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课程标准降低了要求,只要求“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但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即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验,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并了解比热容这一热学属性,学会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第二,降低了单纯应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的要求,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乱套公式的现象;而强调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求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新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烧水的经验讨论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的变化量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安排学生自己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另外还专门安排了STS栏目“气候与热污染”,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怎样减少热污染,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1)提出问题

  教师:在太阳照射下,物体的温度将会升高,这是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关于热量,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在这一问题的引发下,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今天我们先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究竟跟那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大家想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甲: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学生乙: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学生丙: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不同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不同。

  (3)设计实验

  教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须要进行检验。我们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有必要对每个猜想进行检验?大家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我认为热量与质量的关系不须要用实验来检验,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因为使3kg水升高500℃肯定比使1kg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多。

  学生2:热量跟水温升高多少的关系也不须要用实验来检验。因为1kg水升高400℃,肯定比升高200℃,需要更多的热量。

  教师:我们剩下的任务就是:检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性质是否有关。请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实验的设计方案。

  经过小组内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共同确定实验方案,即为了检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跟物质的性质有关,应当取两种不同的物质,如水和煤油进行对比。因为物体吸收的热量还跟质量、温度升高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所以,实验时必须控制变量,即煤油和水取相同的质量,并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热量的多少无法直接测量,要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比较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而要用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必须使两盏酒精灯的火焰基本等大。

  最后给出统一方案:取100g水和100g煤油,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200℃,看哪一种物质需要加热的时间较长。

  (4)收集数据

  每两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使煤油升高20℃所需的时间比水所需时间短。

  (5)得出结论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行概括:我们将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的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可见,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相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评估交流

  在得出结论以后,教师可以再提出问题: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我们能否采用其他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两者温度升高的多少。

  (三)师生互动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化平等参与学生研究的人,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师生互动教学以老师和学生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讨论解决方法为形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九、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其标准是:

  1、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哪些属性;

  2、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3、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知道该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并对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的观念;

  4、对于定义式的物理量,要注意定义式并不是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看,只是一个量度式;

  5、要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

  6、要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7、能运用物理概念解释或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工作总结9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划上句号,回顾本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1、贯彻教育方针,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经常阅读学习新课标和教学专业知识,体会其中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转变教学观念。

  2、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营造师生平等、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氛围。认真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4)历史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历史书籍。

  3、关心、了解、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师生沟通,开展赏识教育。及时反馈信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积极引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不断进步。

  4、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幻灯片等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提高学生兴趣。

  5、扎实认真抓紧、抓好历史常规教学工作。

  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3000字左右。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参加集体备课20节左右。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听课节数达16节。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习抗美援朝战争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影视片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播放给他们观看,让他们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4)社会生活情况调查,在学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对其进行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教学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县期初业务会下发的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理论能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本学期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写学习笔记16篇。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保质保量全方位地参加县里的各种教研活动,和哈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本学期共派出教师参加市县教研活动58人次。使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组内外跨学科的研讨课。努力做到知识整合。第三周我校开展了优质课评比活动,第五周开展了学习杜郎口“微格教学”展示课活动。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随后我们又按照中教部的要求,在我校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六名教师参加了全县优质课评选和选拔活动。其中,语文组的盛艳玲老师《夏感》一课,被选拔到县级观摩课,理化组的刘治平老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课深受中教部的领导的好评,王丽娟主任在全县优质课大赛总结会上四次点名表扬。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网站上看到其他四名教师也分别获得县一等奖和二等奖。彰显了我校教师的教学实力。

  (2)、认真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务处每月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务处主任及教研组长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老师能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能力。

  (3)、学校业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间互相听课。校长、教务主任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教研能力。

  3、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第一,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本学期共组织集体备课10次。我们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务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第二,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采用随堂听课制度和集体听课制度,及学情调查的形式掌握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三,抓作业批改。本学期教务处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了新的考评办法,提高作业批改的要求,加大了激励措施。本学期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了四次,但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有的甚至文不对题,没有布置相应内容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对每一位老师提出不同的整改要求,并用书面的形式通知老师,下次检查时重点看改正的情况。不过,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给学生改正。

  第四,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责任心。

  第五,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

  (3)、加强质量监控的力度。本学期一开学,教务处就对初一年级进行了摸底性的质量测试,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了任课教师会议,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教学中改正的方法,尤其是在期中考试以后,发现全校英语学科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低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全体英语老师中开展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科的成绩的研究,英语组的全体老师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改变了过去相互埋怨的现象,经过努力,在期末考试中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积极开展各项评比及展示活动

  为了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打造一支理念新、教艺精、底蕴厚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本学期,我校组织了以“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上一节研究课,每组推选出一名教师参加校级评课。学校再组织评委对参赛的教师进行听课打分,最后对优胜者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强化服务、协调意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1.服务意识。教务处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在工作中我们本着处处以大局出发,常常带着思考深入到师生中去,经常深入教研组倾听老师心声,了解教师的想法,捕捉他们的意愿,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思、总结,调整学校管理策略,指导各年级扎实开展工作,从而使得各项决策和工作措施符合实际和大家的要求。

  2.协调意识。安排工作,总是“全校一盘棋”的全局观念,重视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教师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尽可能地避免矛盾或淡化矛盾。

  四、存在问题及构想

  教务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问题,怎样促使“问题学科”、“问题学年”的转化,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分层次递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成绩,怎样使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等。下学期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更多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回首过去,成绩有所提高,面对未来,倍感压力很大,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谱写柳河二中教学工作新篇章!

教学工作总结11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

  也许文科生早就听到他们的师哥师姐们讲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从而“爱屋及乌”;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

  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我认为将全班学生分给三个任课老师,每位教师专门负责一部分人,平时与他们谈心,这样可以提高班级的文综成绩。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

  ㈠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从20xx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来看,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系统地理考查。

  1.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基础知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同最能体现素质倾向的,具有永恒的,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有具备了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才可能从事这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不掌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抛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但每年考试中总有一些基础知识被作为命题的对象,如20xx年全国文综卷(一)的选择题1、2、3、4、5、6题,20xx年的全国文综卷(二)的综合题36题。其次,据资料显示,考生失分最多的往往不是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也不是跨学科的综合题,反而是大家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学生在考场上出现的问题,正好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很多“死角”,个别知识复习还不到位,需要改进和加强。

  2.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何为主干知识?其实主干知识就是牵一线动全局的知识。例如大气环流知识就是主干知识,因为一个地方在什么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就有什么样的气候状况,就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活动。此外还有地形知识、河流知识、工业知识、农业知识、城市知识等。在复习中,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㈡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今年高考第36题,该题以某区域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为切口,不仅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而且要求考生“简述”剖面特征,并“综述”整体特征,既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辨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同时要想准确完成第2、3小题,还必须结合平面图上的村庄、小路的分布及地形剖面图,想象出小区域的整体地貌特征,分析出此地有“口小袋大”的特征,具有建设水库的良好区位。这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因此,高考复习应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20xx年文综全国卷中有8幅图,其中涉及地理学科的就有6幅,充分展示了地理图表的学科功能。因此,在复习时必须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在复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④会判断地理区位;⑤ 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3.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审题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进一步的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平时训练要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过程,不能只看答题结果。

教学工作总结12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一次改变了教学模式,让三尺讲台变成了一方屏幕,网课又变成了学生的主课堂。为了守好课堂这方净土,为了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科学有效地上好网课,我校的线上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3月16日,王树余校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针对高中和初中不同学情,商讨并制定不同的线上教学方案,以及学生居家防疫及居家安全等各方面措施后,立即召开班主任会,向班主任传达线上教学信息及具体工作安排。3月17日上午,又分别召开高中部和初中部全体教师线上工作会议,传达思想,提出要求,明确职责,布置任务。全校从领导到教师,对此次线上教学都有了高度的思想重视,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一)领导分工明确,各领导班子和包班领导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掌握每个教师上课状态和学生课堂参与度,实时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班主任做到以下要求:

  1、放假前开班会,反复叮嘱学生,强调在家学习的注意事项、安全事宜。让学生熟识防疫须知,叮嘱孩子们尽量不外出,注意各项安全,关注班级群,及时看群消息,按时打卡。

  2、通过钉钉或者微信,召开线上家长会,告诉家长学校采取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措施,做好家校联手,在家看护好孩子认真上网课,认真完成作业,让孩子在家合理安排起居和学习,做好防疫,注意各项安全。尤其监督好孩子不能沉迷于网络,不要养成不良嗜好。有事情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3、每日统计汇总上报学生及家长体温和外出情况,排查学生健康情况,传达上级政策要求,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认识疫情,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每节课都要关注统计学生听课人数,及时了解学生上课动态,确保每节课“一个都不能少”,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家长,了解情况。

  4、进行一生一沟通,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状态,对不认真上课的学生进行引导,争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5、经常开线上班会,对学生在家听课及表现进行总结,了解孩子们学习上的收获和困惑,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方法引导,与科任老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授课方案和措施。

  (三)授课教师做到以下要求:

  1、每个教师制定出网络学习实施方案,同学课间要经常交流,取长补短。

  2、每堂课都要精心准备,认真准时地授课,设计好教学内容、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每堂课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认真记录每堂课学生上课情况及与学生交流情况,在线督促学生学习,保证孩子们的学习质量。

  3、上课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不定时点名,落实学生出勤情况,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4、音体美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在家情况,合理布置作业,通过班主任传达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学练玩结合、读写做结合”,让孩子们在家也能按时锻炼身体,接受音乐和美术的熏陶,有健康的体魄,有愉悦的身心。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间会不断交流,提高线上教学质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有所收获。朝阳县蒙古族中学将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攻坚抗疫,保卫好线上教学这方阵地。

教学工作总结1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促教学,以“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为推动力,取得了教育教学工作新的业绩,现总结如下:

  一、求真务实抓教学,全面发展育人才

  1、修订教学管理制度,按章行事。本学期,针对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广泛征求教师意见,修订了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新的制度,以人为本,既有硬性要求,又鼓励创新。在常规教学环节及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教学效果的考核,以极大的热情和名列前茅的精神,迎接“三校联考”,把教学效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重视计划管理,强调计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期初,学校组织全体科任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总体把握教学工作,拟写教学工作计划。经教务处审阅后存档,便于日后查考。

  3、落实教学环节,防止工作漂浮。一是通过检查和抽查,了解备课情况。我们视不按要求备课为教学事故,从根本上杜绝了不备课而上课和先上后备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二是随堂听课,掌握教师教学情况。校长及教研组不打招呼随堂听课,促使教师每节课有充分的准备。三是作业批改按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到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学校一月一检查。四是要求教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制定培优转差方案,并予以落实。实行培转对象包干制。五是落实了章节过关检测,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考查。认真分析考试情况,总结成绩找差距,制定措施促提高。

  4、开齐课程,全面发展。进一步端正了教育思想,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克服缺少专业师资的困难,不但开设了体、音、美等常设学科,而且还聘请教师开设了英语、健康教育等新课程。

  5、学生素质教育展示活动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期初我校制定了开展朗读竞赛、作文竞赛、书法竞赛、书信比赛、数学计算竞赛等计划,这些活动已如期开展。这些有益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取思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6、课堂教学实行目标“达标制”。语、数学科每一课或每一章节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跟踪检测,随时记录每个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暂未掌握的知识点,督促学生限期掌握,从而落实目标教学。对于作文等重要教学目标力求人人达标。学生作文初稿若不符合要求,教师指导重写。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符合要求方可上本。课堂教学目标“达标制”是我校落实中心学校今年三月份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7、三至五年级开展了经常性读书活动。图书室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阅读图书有记载、有读书笔记。

  二、一如既往重教研,探讨交流促教学

  1、结合听课评课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

  我们把课改的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本学期我们在听公开课、撰写教研作品方面做得实。在全校开展了“我的一堂好课”活动,参加讲此公开课的教师达100%。主讲教师均交了教案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均记有详实的听课笔记和客观评议。教研活动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本学期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了生动的教学故事。部分优秀作品已打印张贴上墙,供大家学习。

  2、结合学科特点探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而言可谓受益终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一门学问。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结合学科特点,探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校本研讨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谈体会、撰写论文、制定方案、查看效果等环节。达成共识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包括激发兴趣、榜样示范、激励鞭策、严格要求等。

  各班科任教师对本班每个学生进行了分析,针对部分学生的某些不良学习习惯进行了剖析并制定了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学生对象、不良习惯表现与形成原因、培养良好习惯的达成目标等要素。

  3、不放弃“差生”,学困生帮扶显成效

  学校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小学阶段不得将学生视为差生。小学是打基础的时期,过早定性是不科学不负责任的表现。科任教师撰写了学困生帮扶工作方案,方案包括学困生名单、学习困难的具体表现、帮扶措施、达成目标等要素。各教师按照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有工作记载。达成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我校学困生逐步脱困,能跟上班,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4、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活动势头空前。学校制定了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三次动员会。做到了人人参与,各学科参与。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细则,包括讲课、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要素及考核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细则给每个教师量化打分并排序,把“比教学”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

  三、不足之处

  “比教学”工作与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评价体系与工作实施不太科学规范,二是尚未形成理论成果。此项工作将成为我们教学的经常性工作,我们将努力做出特色,用一两年时间使这项工作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

教学工作总结14

  这学期以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和值日教师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本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汽车常识》和高二2个班的《汽车维护》教学工作,另外兼带高一7班,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教研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科技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资源。。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根据汽车维修这个专业的特点,由于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针对此特点,在授予学生理论知识外,比如在课堂上多举一

  些与车间维修常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实例。除此之外,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让他们同时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这符合现今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教研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认真听有经验老师的授课,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写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因此我努力借鉴老教师的经验,并向他们请教有关教学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班主任工作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工作,一学期的工作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同学良好的学习环境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学生的迟到、早退、打架的现象比普通高中频繁,对此,作为班主任老师更需要对学生付出耐心的教导,以免伤害学生生的自尊心,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学校氛围。以上是我这学期来的个人工作总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力争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学工作总结15

  本学期的手工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以对不同材料的创造与表现为重点,将生活中一些普通物品利用起来,经过大胆构思和巧手制作,使这些原本平常的物品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艺术品。让他们学习折纸、立体造型、废旧改造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

  我还会在在手工教学中插入美术的元素,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在制作手工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不仅是成功的快乐,也有过程中学到新本领的喜悦。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为每次手工展示增加了一抹亮色。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做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废树叶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我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