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考察报告

  ××大学考察后的思考

高校/大学考察报告

  (前些天去××大学考察,按要求写了一份考察报告。
  
  说是考察报告,其实基本上没有对考察过程的描述,更多的是考察后的一些思考。
  
  我一直觉得,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目标、理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方法论层面的思考是不应或缺的。
  
  当然,我的思考也许很片面,甚至不正确,但这绝对不是停止思考的理由。)
  
  2013年4月12日,×院长带队赴××大学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卓越班培养和管理。
  
  结合学院的创新实验区,综合思考如下:
  
  1、 卓越班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班卓越,而是借此机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实验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创新成果,而是借此机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2、 创新应该是结果,而不应该是目标。“目标”和“结果”有所不同,“结果”是其他事情导致的或者自然产生的,而“目标”是刻意追求的。实践证明,只要是刻意追求,往往就会出现偏差或者导致浮躁。我认为,面对“创新热”,我们应该有“冷思考”。忽视基础谈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不懂绘画,只是经常看到很多画家画静物写生,就是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杯子摆在那里,反复的画。有创新吗?恐怕没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是锻炼了自己对线条、色彩等等的感觉和把握。著名的达·芬奇 “画蛋”的故事,就是对苦练基本功的最好诠释。跳水运动员的一个动作要每天反复的训练,也不是在天天创新,但这是新动作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就缺少这样的磨练,就缺少这种能沉下心来的心态。在讲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时我曾经说过“功夫靠磨练”,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要增加这些磨练呢?让学生踏下心来,夯实基础,创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只有这样,创新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教学实践当中也能发现,真正有创新能力的,是那些基础比较好、踏实做事的同学。很多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比较认可的原因就是踏实。我觉得我们不能丢了这个特色。
  
  3、 卓越班应该是一个标杆,是一个大家向往的标杆,而不是大家嫉妒的标杆。我认为,通过卓越班激发全院师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卓越班最大的'意义。有鉴于此,得出如下三个推论:(1)卓越班应该“有进有出”。实行“淘汰制”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我们能不能也实行“补充制”(××大学是只淘汰不补充),给曾经不是卓越班的同学一个机会,给这些同学一个向上的动力。这样也可以避免一入学就定终生。(2)学院的资源应该面向全院师生,而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班。换句话说,如果其他班级同学有要求、有需求,有想法,学院也应该大力支持。这样,可以调动全院同学的积极性。比如,有些同学看到卓越班组织各种活动很眼馋,也想策划一个,那么,学院应该更加支持。(3)不管是否带卓越班,对教师的要求是一样的。我们制定工作量标准的时候,永远是考虑把工作干好所需要的工作量,而不是干不好所需要的工作量。万万不能说有些人工作没有做好,就把整个工作量标准降低。和工作量标准相配套的,应该还有工作质量标准。我们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果他没有达到,那么,就相应扣减他的工作量。不管是否带卓越班的老师,只要多付出就能多获得。这样,非卓越班的老师也觉得没有被冷落,至少不会损伤积极性。
  
  4、 卓越班的培养,需要四年统筹考虑,坚持一个相对不变的准则。而并不能简单地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热闹而活动。去年之前,我曾经参与过卓越班的一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只是讨论了用于课堂上的培养计划,对于课堂外的各项活动、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活动的重心,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似乎还欠缺统筹考虑。当然,我们可以说没有经验,经历过一届就好了,现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也许一届学生就毕业了,新的学生也进来了。从学生的角度,这个石头我们“摸不起”。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尽可能的未雨绸缪呢?
  
  5、 要提前考虑,避免出现“卓越疲劳”。“卓越疲劳”是我突然想到的一个词,意思就是说,虽然人还在卓越班里面,但是慢慢丧失了当初的热情和动力,变得懈怠起来。在××大学我提问过一个问题,“一入学就分班,很多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有没有了解了之后学生觉得不感兴趣而要求退出的?”××大学答复说很少,我们的人也似乎觉得这不是问题。(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但我依然觉得不容忽视。学生进入卓越班,我们要给学生什么?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学生都很精明,如果他觉得没有意思,如果他觉得不是他想要的,他就会反感、甚至抵触。如果我们组织不当,“卓越疲劳”将会不可避免,严重的可能会退出,更要命的是不退出,而是在里面产生一种倦怠的状况。之所以说更要命,是因为如果真的退出,还可以腾出位置给更好的同学,或者至少不会影响班级学风。如果不退出,可能会影响班级风气。
  
  6、 卓越班实践环节难度大,这是所有学校的共同感受,我们估计也不会例外。到了企业,人家能让你看看就很不错了,几乎没有可能让本科生真正的参与。怎么办?我觉得,能不能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现有资源,在校园内创造一些条件,给学生一个动手的机会。在大学四年,专业课阶段能动手的机会只有“汽车综合实训”。我一直指导交运专业的汽车拆装实习,很多同学在通过自己亲手测绘画出零件图之后,都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可见,大学生也需要这种看似简单的体验,而这才是创新的真正源泉。外面的机会不容易获得,那么,我们自己的机会就不能不把握。我也打算在今年的教研立项中申报一项,就是“汽车拆装实习规范”。
  
  7、 任何成功,只能借鉴,不能复制。也许有很多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是,那是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照此办理也能做好。最关键的是借鉴他人,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所以,任何的考察,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正如以前汇报参加的学术会议,重要的不是介绍会议的盛况,而是对自己的启发。
  
  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
  
  达·芬奇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喜欢绘画,于是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把他送到欧洲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
  
  费罗基俄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他的教法也很特别。学习的第一天,他让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画了一天就厌倦了,但是老师却一直让他画蛋,画了一天又一天。
  
  达·芬奇想:画蛋有什么技巧呢?于是向老师提出了疑问。
  
  费罗基俄回答说:“要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啊。你看,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蛋是完全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就能锻炼你的手眼的协调,做到得心应手。”
  
  听了老师这番教诲,达·芬奇懂得了老师的苦心。经过3年的努力,达·芬奇的技艺大长,他画的鸡蛋各具形态、惟妙惟肖,对色彩的感觉敏锐了,线条的把握准确了,手中的画笔也能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了。
  
  有一天,费罗基俄画了一幅《基督受洗图》,感觉很满意。得意之余,对达·芬奇说:“你在这幅画上再画两个天使吧!”达·芬奇高兴地答应了,很快就把两个天使画好了。这两个天使体态活泼自然,面部表情生动柔和。老师一看大吃一惊,相比之下,自己画的倒是显得生硬板滞。他在心里承认学生超过了自己,感到既高兴又惭愧,从此竟然搁笔不画,专门从事雕刻了。
  
  达·芬奇结束了学徒生活,开始了独立创作,《最后的晚餐》《蒙那丽莎》等都是他的不朽名作。他的绘画成就越高,作画越是严肃。据说达·芬奇在画《最后的晚餐》时,为了把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画好,曾到各种场合去潜心观察赌徒、流氓、罪犯的各种形象和举止。最后,他终于找到了让犹大惊惶失措和手里紧握钱袋的表现手段。这两处细节描绘的巨大成功,是与少年时期扎实的基本功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