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

  1、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会发现并学习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身上值得学习的高贵品质。

  3、能与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自我对比,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有进一步表达敬佩之情的愿望。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他们做过的哪些事情或言行让你感动,把它们记录下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想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自强不息 多才多艺 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 默默无闻

  尊老爱幼 品学兼优 废寝忘食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舍生忘死 无私奉献 坚忍不拔 不屈不挠

  3、相信这些词语你们都能读得出来,可是却不一定读懂它们的真正含意。请你们再去读读看,读后告诉我,你从这些词语里面发现了什么?

  4、是的,这些都是形容人的好品质的词语。(板书:好品质)你还知道哪些形容人的好品质的词语吗?

  6、别林斯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一个人的身上可能有其中一个高贵的品质,也可能有两个或三个,甚至有更多个好品质,这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板书:值得学习)那么,这么多人里面也一定有你最敬佩的人吧!(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预设1:我敬佩清洁工人,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干净、整洁的城市。

  预设4:我敬佩消防员叔叔,他们不顾自己的危险,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有舍生忘死的精神!

  是啊,孩子们,不管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伟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只要你愿意用你的眼睛去寻找,就一定会惊奇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相机板书:伟人、平常人)

  3、师评价:看来,刚刚这几位抓住了他这个人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具体的事情来让大家清晰的认识了他所敬佩的人。

  4、接下来,我可要把任务交给你们了,第一:要把自己最敬佩的人介绍的即生动又准确,能让同学们听到后也对他产生敬佩的情感。第二:下面的听众朋友们也不能闲着,首先,要认真的倾听,听后评价他讲得是否具体生动、可以就你不懂的地方向介绍的同学提问。

  在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了许多让我敬佩的人,你们能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努力地打动“你的听众”,而且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投入。我想你一定从你的榜样身上学到了很多吧!

  能认真倾听的同学,也很值得敬佩,你们身上也有着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好品质。

  孩子们,快睁大你们的眼睛,也许你平时并没有留意的同学身上正有你需要学习的好品质呢!可能他就会是你以后学习的榜样,成为你敬佩的人之一。

  班级中有特长的同学的荣誉,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同学的荣誉,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的荣誉,卫生红旗手的成绩,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的同学的作业本。

  不管是你的同学还是你的长辈或是和你毫不相干的人,他们有的优秀品质你有吗?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太多太多了,但是关键是我们在佩服之余,应给自己留下一些思考,让自己也能有所进步,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为你们而感到高兴。真正令人敬佩的人是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就请把你今后的打算写在作文本上,让自己也成为一个让人敬佩的人吧!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2

  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是以《我的理想》为题,要求介绍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一篇全命题作文。

  这是一篇较为特殊的作文,“教书”与“育人”两大目标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佳作产生。

  教学前,我布置学生查资料搜集理想名言,名人为理想不屈奋斗的故事,为学生正确理解“理想”含义,受到名言集名人故事的熏陶教育,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作文积累素材,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教学伊始,同学们就通过交流课文中人物的理想,及理想故事中的名人理想,对理想本身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结合名人故事分析理想对于人生的导航作用,以及什么样的想法才算得理想。学生便交流对理想含义的理解——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对他人有益处的想象。不同于幻想、梦想,有益于他人的理想才算是有意义的。

  之后,教学进入重要环节,围绕三大习作内容要求引导学生交际。

  他们谈及自己的理想,当教师、当医生、当特警、当画家、当作家……言谈中充满自信自豪。

  问及产生理想的原因,有的学生有些茫然,似乎忆不起其中原因,或不知如何表述。我给同学时间,让同学相互交流,思考整理思路。一会儿,几个发言比较踊跃的孩子,陆续举手发言。产生理想的.原因——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一本书、一种爱好……学生思路被打开,发言者便越来越多。

  谈起实现理想的方法,我课下曾经与我的学生小范围交流过,学生以一句好好学习作为万能公式。所以,我在上课之前留了一个作业,去搜集思考,为了实现某一方面的理想,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我们的什么素质。并且,我把这些信息让同学们整理成知识资料卡片,学生便能根据不同理想,不同职业、工作特点具体而实在的谈自己实现理想的打算、方法。

  到此,写作材料准备齐全,便引导学生阅读写作题目要求,确定详略,安排写作顺序,运用写作技巧。

  之后,在课堂上用投影展示作文提纲,因为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涉及写作作文提纲,我为他们解释了很多,让他们尽可能的明白,什么是提纲,怎样写提纲,怎样运用提纲。在学校第一次讲这节课的时候,我出示的提纲,“原因”和“怎样实现”都是是分条列项的,导致一些学习死板的学生把作文也写成了“第一”,:“第二”,我反思后得出,我对学生的规定可能是过多了,因此,我把后来的提纲展示,变成了一个大题目,没有再分条。

  一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篇文章写些什么、怎样写了于心胸,部分学生似乎对如何写好以心中有数,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令我比较满意。

  通过听课老师的评议,结合学生课后的习作,我也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似乎在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谈看法;习作指导游离于本单元课文之外,体现“读写结合”理念的地方太少;没有教会怎么样把情节细化,把文章写具体。课堂发言面较窄,对学困生关注不够,导致他们的习作依然是“无米之炊”,三言两语难以成文。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3

  经过同学们近十天的努力,《做一回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结束了。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记者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同学们至少锻炼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采访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细处来看,有喜有忧。

  首先是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向以往那样就课文上提供的一点东西反复的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简略的了解课文内容后,用一些优秀记者采访中的传奇经历来激起学生对记者行业的兴趣,同时了解它所要面临的挑战,组织学生重看国内一些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大家风范等。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记者采访人物的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每一次采访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这些关于职业品质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学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我没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采访的工具,尤其是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其次就是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了。但显然学生激动,好奇的情绪占了上风,使得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大多数小组对采访对象了解的不够全面和详尽,而对问题的设计更是了草,不符合采访的要求。当学生把自己的采访成果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对于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一定“全陪”,但一定要全程关注,否则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的采访过程了。我从学校内不少接受了学生采访的教师那里得知,整个的过程还算不错,虽然学生都有些紧张,但说话还算流利,往往是直接入题,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有些不够大方和自然吧,这个错应该有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的一份儿。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对于这个方面一定要重视。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问题的肤浅、死板和缺乏系统性,主要原因还是采访前准备不足所致。

  最后的整理过程出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首先是态度,好多组同学认为一离开采访对象,采访就算结束了,对整理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次是采访记录,有近三分之二的小组使用了录音机,但由于不熟悉操作,紧张等原因,倒有80%的录音听不清,或者不能用,这其中有录音机的录音质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紧张,不敢将录音话筒*近采访对象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学生采用了笔记记录,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的速记能力差,不能抓住谈话的要点进行记录。这个方面可以在平常的课堂上加强训练,以确保听写能力的提高。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4

  根据自己对口语交际课的理解,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然而随着课的结束,问题也一个个的暴露出来,反思课堂,自己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随机应变能力欠佳。

  学生分组交流后,各组请一位代表到台前交流,来争取本节课的“口语之星”,五位代表发挥都很出色,都超出了平时的水平,而台下各位小评委的选举结果却不够公平公正,他们只注重故事的趣,忽视了讲述内容的清楚、具体性。面对此景,我犹豫了,如果尊重各位评委的意见,结果不公平;如果我直接改变结果,又使学生失去了积极性。最后还是决定谁也别给了。这时台下听课的老师偷偷地笑了,我感到很尴尬。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机智我没有做到,应有的课堂主导地位没显现出来,说明教学的基本功还是不扎实。因此我想活到老、学到老看来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千万不能吃老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二、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欠具体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地指点,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精练,

  缺少针对性,随意性比较强。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但和交际话题有所偏离,打乱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口语交际中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我的学生喜欢自己说,不喜欢或不习惯听别人说。当学生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时我没有及时的帮助引导。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借鉴。所以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在小组交流时,教师指导得不细

  有的小组停留在七嘴八舌状态,缺乏条理;有的小组简单说说就闲聊起来。所以后面班内交流时,小部分学生沉默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课后我才开始问自己:难道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上,作为教师的我,真的无能为力,真的就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吗?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地失败之后,我对口语交际才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才开始重新思考:口语交际到底是什么?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我的位置应该在哪儿?可以说,我虽然没有能够很成功地完成这堂口语交际课,收益却还是不小。因为上完这节课后,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要把握好“听”的'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而这项技巧和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小学生尤其喜欢自己说,不喜欢或不习惯听别人说,因此,课堂上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他们脑中还想着自己一会要交流的内容,根本没在意去学习他人的优点,学生听得不认真,在紧接着的提问中也就不能够围绕主题,而后,在评价他人的环节中也不能紧紧抓住同学在介绍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不知听是一种学习、一种借鉴。

  二、要重视“情境”的创设。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因而,创设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也试着去创设情景,首先请大家倾听《童年》这首歌,“好听吗?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然后试着把学生带入到情

  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展开交际。所以这节课中学生的表达欲望还是非常强烈的。

  三、要实现“双向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双向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如,本节课中,引入课题后,我强调的是“本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一起进行本次口语交际”。当个别学生讲完自己的童年趣事时,同学们都被他们故事中的趣深深吸引了,而忽视了本次训练的要点“讲清楚、讲具体”,所以我也及时的讲了自己的童年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我想,在今后的口语交际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不能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而忽视了我在课堂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丧失了我的主导作用,从而使课堂缺乏纵深延伸,出现散而乱的现象,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我同样也要注意倾听,及时总结学生的各种意见,捕捉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5

  一、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

  胡老师的整节课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进行。首先,老师呈现了情境把学生放入接待同学小客人的形象情境中,接着呈现的是接待奶奶、阿姨的情景。带着孩子们围绕共同的话题,回忆在真实生活中如何接待客人。除此,都对这两种情境进行了评价,评口语交际中的互动,评互动中的方法、状态、表现,又以此创设了一种情境,使课堂在几十分钟之中都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中进行。

  其次,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说套话。如这节课所创设的情境,接待同学、接待奶奶、招待阿姨、转述话题等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所引出的话题都是学生急于了解和解决的。

  再次从创造人际交流的情境中,教师只是提出话题,把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孩子,去想象、去发展、去思维,使课堂生成出很多问题。如奶奶刚从老家来,年纪大了,就生成出了很多问题,如何接待?如何让奶奶觉得自然而亲切?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话题“应该怎么做?”使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同伴、选小组,进行交流。

  二、口语交际应重视培养孩子们在交际中的角色意识。

  实际生活中,角色是不确定的,学生在课堂、教室中的角色不同于生活中的角色。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要让学生能力真正得到锻炼,能力和素养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此时的角色。如胡老师在让学生上台汇报时,在介绍谁是奶奶、谁是孙子时,教师马上强调:“看,奶奶年纪大了,眼力不好了!”老师此时就是在强调他们的角色意识,说明教师这个意识很强烈,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情境,把角色定位好,学生才能完成好对角色的演练。在此,强调对低年级角色的转换,主要靠点拨,另外,评价也应从角色这个方面给予定位。

  三、在口语交际课中,特别要注意发挥典型典例、原形的启发。

  孩子们学语言在模仿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们让孩子们有典范,如何处理、解决问题,就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有启发。如胡老师,首先让学生再现情景,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得以启发,获得借鉴。让学生们说各自的观点时,孩子们不说,这时胡老师发挥教学机智,根据情境自己说,起了引路、示范的作用,冷场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得到启发后,主动参与。

  四、口语交际要重视对交流活动的组织和活动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有异于说话课。听说课训练侧重于单向信息的交流,而口语交际课更强调对话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交流,身份是有变化的。不仅听、不仅说,还要关注对方,重视对方的自我反应,还必须根据听者的反应强调说话内容,说话态度,口语交际听者不是被动地听,而是积极思考,表述思考,再参与讨论,从而变成说者,这就是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倾听、说话、应答、商讨等能力。听和说是互相转换的,互动的,因此教师就不应满足于学生说大段话的要求。今天这两节课,学生对答精彩,我想这种能力不仅只在课堂上训练,而应在生活中互相交往形成,这些孩子的表现,是平时训练和教师设计巧妙的结果。

  对这节课稍感遗憾之处:

  这节课,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而口语交际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顺应学生而教。在反思中,教师也谈到对自己的课不够满意,如果他们非常了解学生的状态和层次,就可能留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话交际,就有可能让学生角色把握更到位。另外口语交际要注意强调学生,不但要自己说,还要注意听别人说,从别人的发言中,强化、丰富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小组的话。如果老师熟悉学生的话,就会加以引导,就会让不同观点的学生交流,使课堂呈现出辨论的状态,若再放开,学生最后不一定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就会生成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状态。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6

  上个星期,听了同年级的一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课上得井然有序,孩子们的表现中规中矩,几个句式的也在课堂中得到了训练和落实。看了课,总觉得少了什么?就我自己看,仿佛少了表达的热情畅然,少了应对的碰撞快乐。

  课下,西师版教材编者周光旋老师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所谓口语,就是生活交际的语言,没有书面表达的那么多套路和框框。因此,孩子们能在口语交际课上自由说,乐于说,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课中能进行应对发掘,达到思维深度的扩展,应答能力的提高。就是口语交际课设立的目的所在。”

  对周老师的话进行自我解读和吸纳以后,在进行我们一年级第一口语交际课的时候。我感觉收获颇多。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爱吃的蔬菜”。刚刚学习了课文“粮食蔬菜”,孩子们应该感到有话可说。如何让孩子乐于说,自由说,体会表达的乐趣和应对的快乐呢?我进行了几个方面的预设:

  一、创设情景,激发表达的热情。

  在课中,我进行了2个情景的创设。其一,考虑到孩子们向往大人当家作主的特点。便创设了一个“今天我当家”的.环节。让孩子作主给家里买蔬菜。提示孩子:你会买些什么蔬菜?为什么要买这些蔬菜呢?实施下来发现,孩子们在这种情景中,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蔬菜,还说了家人喜欢的蔬菜,有的从营养的角度,有的从滋味的角度。精彩纷呈。其二,设立了一个“美食介绍会”的环节。让孩子们买菜以后,介绍根据这种蔬菜做出来的菜肴有多美味。孩子们便从颜色滋味上进行介绍,个性表达很有意思。

  二、提倡应对,体会思辩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提供应对的平台.在“今天我当家”的环节中,让小朋友对于汇报的孩子进行采访和追问:你为什么要买这种蔬菜?于是汇报的小朋友会侃侃而谈。有的从营养角度考虑,有的从味道的角度出发,还有很多的小朋友从家人的角度思考……精彩纷呈。在“美食介绍会”中,我也让孩子们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发表看法。比如,有的孩子说到自己的介绍的菜很好吃。不少孩子就纷纷提问:到底有多好吃呢?于是讲述的孩子就会用上一些形容词,打一些比方,让自己的话语变得更加具体有趣。这样自然比老师的提问显得更加水到渠成。全班小朋友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善的感召,在应对中碰撞,成长。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脸,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富有趣味的话,我似乎感觉触摸到了口语交际的灵魂。更是体会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快乐。我想,我和孩子们都爱上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7

  语文教学要追求综合效应,口语交际课属于语文课的一种,也应追求综合效应。口语交际,就要激发学生的主动说话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因而要上“活”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广告”练习说话,而“广告”在我们身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学生也已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因而在教学中,我用广告词导入,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激发起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其次创设了交际情境,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广告词,让学生明确一则好广告,表现形式要简洁、新颖,内容上要讲清产品的特点或作用。这也为学生评说广告和设计广告作好了铺垫。最后,在情境中拓展创新,活动延伸。让学生给自己的校园设计广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了学于致用的教学训练。

  这节课围绕口语交际的特点,营造了和谐,宽松的交际氛围,引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注重了示范引路,为学生搭建平台,强化实践,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训练。

  通过本次的教学,学生不仅详细地了解了“商业广告”,体会到广告语言的精妙。还了解了公益广告,受到了公德教育,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还存在许多的缺点:

  1、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东西设计广告时,学生多拿笔、书学习用品做广告,说的面太窄了,并且广告语不够简练。还可以说一些环保方面的`。

  2、课件出示的“最佳创意奖”的画面时机不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仍然会尝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并力求上得更好。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8

  在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口语训练而轻交际指导。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提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我们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口语交际时的情感、态度和文明用语等交际技能的.指导与训练。

  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不伸舌头,不做鬼脸,始终保持专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态。(2)产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3)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还可适当运用手势语加强表达的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中,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方法与要求,点拨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如教学《猜谜游戏》时,教师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说谜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说,然后由他自己请同学猜谜。同学猜完后,要求他用上“祝贺你,猜对了”“对不起,你猜错了。谁能帮助他”之类的话进行评价。如果同学在说猜谜的依据时说得不充分,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后,要求其对那位同学致谢。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同学们与说话者保持目光的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9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语文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中,对口语交际的研究与实践却并不成熟。口语交际成了语文教学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孙老师的课交际目标要求明确、突出了小组交际、学生互动与互评,让我对口语交际的组织与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仅就《该怎么做》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情景创设“接地气”。

  课堂以一声突如其来的碎裂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们的猜测中,本节课的课题也慢慢浮出水面:“小松一不小心打破家里的花瓶,该怎么办?”情境创设直接取材于低年级学生实际生活,而教师的导入精巧别致,使学生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脑海展开了重重联想,直接刺激了学生的交际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对此话题展开了充分想象,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当机智与诚信的讨论足够充分以后,很多学生的思想都倾向于“诚实而又聪明”的'办法,如果此时教师出示小松的最佳处理结果(先哄爸爸高兴,再诚实地向爸爸道歉),那么本次交际很可能成为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了。孙老师偏偏又将学生从崇高的思想品德课上拽回到现实的交际中——第二幅情境图上,小松因实话实说挨了一顿打。学生们更兴奋了!因为这才是他们实际生活中最可能遇到的状况!就这样,课堂情境环环相扣、处处“接地气”,给学生以情感的释放,这样的语言自然富有生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有效集中时间比较短,听课效率普遍不高。能专心听老师的话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专心听其他同学的话了。孙老师的课堂是怎样让学生专心的呢?——你不认真听,就没办法参与到下一个有趣的课堂环节中去。老师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激情、感染力很强,往往老师声音放得越低,学生们小耳朵竖得越尖,生怕错过了哪个精彩的环节。这让我想到雷夫·艾思奎斯的《第56号教师的奇迹》中的一句话:“对学生违反规定最严厉的惩罚,就是禁止他参与到违反纪律时所进行的活动中去。”孙老师不仅是个优秀的表演者,更是个优秀的倾听者,他专心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的、诙谐的评价,使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去听,去感受。

  三、表达需要注意清晰、准确、有序。

  听要听的认真,说要说得清楚。表达清晰、准确是本次口语交际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交际情境中也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由于教师的引导性问题过多,对学生的本身的思维逻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学生的语言缺乏规范。思维逻辑上,学生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缺乏独立组织语言、进行有序表达的训练,可谓美中不足。

  此外,口语交际的最终落脚点应放在“交际”上,也即语言的表达与运用,但由于时间调控问题,学生最后的交际内容没能充分展开。建议教师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后,适度放手将表演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退到一旁进行适时指导即可。如果始终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得到的发展是有限的。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0

  3月22日星期四第五节课,我上了《口语交际》专题复习验评课,等级是“优”。

  第一次教毕业班课程,能有这样的成绩,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吴老师和黄老师,她们直接或间接地教给了我许多东西。她们都是经验丰富又精益求精的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中,教我研读考标,整合历年中考题型,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由于复习课内容及进度一致,她们的课堂也让我深受启发。吴老师的课有条不紊,采用两名学生展示对比的方式,鲜明地突出学生答题的误区;黄老师的'课堂能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题材用到练习中来,贴近学生心理。她们都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刻又深入地体会到“口语交际”能力在考试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教给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两节课听下来,我心里很慌。她们上得都很好,我要怎么办?除了依葫芦画瓢,现学现卖,我还能怎么办?

  我首先修改了一下课件,原始的课件到我上课时变成了第四版。除了视觉上的效果,我还将真题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学生做题板书展示,呈现出了问题,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相信学生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题更有把握了。

  然而一节课的容量略显少,预设的内容也没有讲完。希望学生能从容量有限的课堂里掌握方法,能在课外举一反三吧。一节课上下来,我发现学生做口语交际题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读题审题,是不够细致,领悟不出出题的意图。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们喜欢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出发去交际,直来直去的,追求一吐为快的感觉。

  这些习惯问题,我们只有在生活中慢慢注意并去改善。我们始终要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无比重要;我们还要开发教材有效资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此外,积累语言也十分必要。听了有趣的笑话,生动的小故事,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电视等,要是试着说给别人听,就会在复述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1

  学生每天都可能遇上高兴、生气、难过、感动等印象深刻而难忘的事。本次口语交际要求“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三个思路,即学生看到、听到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从这三个方面选取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课前我和学生各自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故事,以备上课用。

  本设计从真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我先以力克.胡哲的故事示范引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本个环节我认为做得比较好,因为选的题材比较特殊,因此学生听得入神,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7的口语交际内容,明确本次交际内容与要求还有方法,(这个环节非常关键);接着列举课文的例子就如何把故事讲述清楚、生动做了指导,有效地引导学生把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这个指导非常有必要,因为要把事情讲述清楚、生动没有合适的方法是办不到的,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我用了学生熟悉的课文的例子,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与运用);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也为全班交流作了铺垫,然后把分享的范围扩至全班多向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说充分。(小组交流是全员参与,而全班交流是把分享的范围扩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输入信息、分析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在这个环节里,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但有些学生由于紧张,虽然老师已经在相机进行指导了,在讲述故事时,表情还不够丰富,也没有合适的动作来配合。)

  周所周知“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教活口语交际课,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和氛围。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以情为主线,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采用多向互动的多样化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种运用“活”的、“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言语实践的方法,不但能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升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2

  口语交际作为课改下的一种新型课,历来是最具争议,也是最让一线老师“思绪万千”的话题。刚进入三年级,教学重难点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出现了“老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的窘境。但只要抓住口语教学要点,这样课上有了准绳,就不会偏颇。

  口语交际课型特点: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简散性

  口语交际课型要求:情境性主体性多向互动性层次性规范性

  一、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三、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3

  对于口语交际课,我一直都觉得我没有能力去把握整个课堂的节奏,也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引导我的这群山里娃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口语交际——自然奇观》教学反思。不过,在听了赵莉娟老师和牛好梦老师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后,我多多少少有了些思路。回来后我再次修改了我的课件,把我的思路稍做了整理,周一的语文课时间,我进行了口语交际课堂的初次尝试,有不少的感悟。

  在创设情况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先倾听的方式。课堂一开始,我就告诉孩子们,在他们生活的周围,有一个神秘景点,而且大家都还去过,看一看谁能第一个猜出来,猜出来的孩子有大奖可以拿。通过这种真实、自然的开场,立马调动了班里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踊跃回答,非常的有课堂氛围。但是下一环节真的就如同我之前的设想,稀稀拉拉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那么,下一环节,我做了什么呢?唉,其实主要就是让他们“说”。大屏幕中我出示了一系列的画面,让孩子们仔细观看,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我上课的实际过程与我的设想有些出入,似乎提前了,原本,我是想把赵老师的导入部分用于我的第二环节,即让孩子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或者说是本次课题“自然奇观”的要求,即每个字的特点。可能是我过于着急,在孩子们说不出来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失误。慢慢的,我又引导孩子们明白课题中每个字的课点。之所以非要先让他们明确要求,是因为我想学习两位老师,在我的课堂中也采用“课文学习法”、“小导游/景区宣传员”、“为自己的景区拉票”等的方式完成本次口语交际,教学反思《《口语交际——自然奇观》教学反思》。在课文描写方式的学习上,同学们表现得还不错,不过,在景区小导游介绍景区奇观方面,孩子们只是随便地说,没有针对性,而且也没有说出景观的“奇”来。

  其实,在介绍奇观的环节中,我稍稍改动了一点。我让我的孩子们只是思考自己准备介绍哪个地方,列一个提纲,再自己组织语言,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并进行适当的修正。之所以没有采用两位老师课堂上的“写”,是因为我觉得口语交际最重要是在学生的“听”和“说”上,这并不包括“写”。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本次口语交际课,虽然开始时孩子们对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还是表现得不会说、不愿说、不敢说,而我在课堂中评价激励这方面做得不好,一是不够,二是没有艺术性,很单调。这一点需要我以后在教学中逐渐改正。除此之外,我发现孩子们的口头语言需要规范。

  赵老师课堂中请小导游上台交、倾听者评价、获得星级荣誉的方式,以及牛老师课堂中景区宣传员为自己景区拉票,倾听者评价的方式,都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听、说双项互动这一点,非常的棒!在我的课堂我做得也不是很好,也是需要改进的。

  对于我来说,敢上手上这么一节不容易的课,真是源于这次听两位老师课,它让我收获颇多。通过两位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口语交际课要在学生交流之前就引导学生明确听、说、评的要求,即:亲切热情、声音宏亮、自信大方等,除此之外,还要在口语交际中提醒学生纠正不恰当的地方。

  每一次不一样的课堂,都需要多次的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尝试中改进,便会在尝试中成长。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4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和本节课教学目标,赵楠老师在这节课中及时有效的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乐说,在表演中把转述的内容说清楚,体现了生生、师生、群体互动,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

  本节课赵楠老师先利于游戏“说悄悄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正是转述出错了,所以教师揭题,讲解什么是转述,以及转述别人的话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接着练习转述,利用课件出示文本内容,让学生同桌之间练习,然后老师扮演李响,生生之间表演练习转述。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转述。

  优点:

  一、体现情境性

  练习转述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文本内容,让学生同桌之间练习,然后老师扮演李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表演练习转述。创设情景让孩子表演,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乐于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体现互动性

  口语交际课堂,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模拟生活场景,学习语言的使用。教师要做学生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天,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课堂的最后,听课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很有意思,孩子转述听课老师对大家说的话。

  三、体验形式多样性

  在导入新课环节,赵老师先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悄悄告诉你”的传话游戏,让孩子们从活动中认识到了只有正确转述才能取得游戏的成功。从游戏中孩子们总结出了“学会转述”的要求。在交际活动中,她注重培养孩子们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让孩子们学会使用文明用语进行人际沟通。

  四、体现评价重要性

  赵楠老师不但能根据孩子的回答及课堂表现给及准确、及时的评价,并且善于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当孩子上台表演的时候,赵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进行评价,例如:你想夸夸谁?你想把建议送给谁?

  本节课的课件简单明了,有助于孩子们学习,较好地完成教学。

  建议:

  1、传话游戏,分为三个大组进行,因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传话的句子长短不一,有一个句子过长,所以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有一个大组没有成功的完成游戏。句子可以简短一些,甚至用同样的句子考验孩子们的传话也是不错的选择。玩游戏时要注意先讲清楚游戏规则,这次有一个小组提前开始传话了,对其他小组来说有点儿不公平。

  2、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怎样转述才正确,孩子们总结后老师板书:听清楚、记准确、说明白,文明用语。孩子们在转述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复述内容一字不差,所以略显紧张,不够自然,有些孩子在表演的时候一直回头看大屏幕上的内容。

  3、板书时字体要规范,写端正,对孩子来说,黑板上的每一字对孩子都是一种教育。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5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是《话说寒假生活》,在听了学生们的发言后,我觉得存在好多问题:

  一、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

  学生在说起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转达不清楚的情况。这就说明孩子的词语掌握及在词意理解的知识上掌握不好,需要训练加强。

  二、 掌握不住重点

  学生讲的内容多数是随心所欲,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时在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都会忽略。

  三、 多数学生不敢说,不会说

  因为平时练习的不够,所以学生不敢在全班学生面前讲,怕说不好,怕受嘲笑,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多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平台供他们交流,熟能生巧,练得多了,他们自然能做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教学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学到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