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1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是由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4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状物类散文《秦兵马佣》,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散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习作要求学生模仿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整组教材的共同点,从内容上来说,展示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展现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表现形式上来说,都抓住它们的特征,围绕中心词、中心句来写,纲目分明,条理清晰。《秦兵马俑》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本节课展示的是“引导自学”课型。我设计的自学重点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同时,通过两篇课文的对比阅读,了解文章结构及过渡句、中心句、说明方法的使用。个人认为这节课的目标明确,从课堂效果看,这两个目标也基本达到。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也尝试了创新:对比阅读《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这两篇课文,总结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当然,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首先,在总结两篇课文写法共同点的时候,很多同学由于对《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不太熟悉,在找说明方法和中心句、过渡句的时候,模棱两可,不能确定。《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我仅仅让孩子读过几遍,并没有深入的讲解。可能部分学生没有熟读,对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还不是很明确。

  其次,个人感觉在围绕第一个重点讨论的时候,学生专注于朗读精彩段落,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显得学习后面的第二个自学内容时间有些仓促。其实,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已充分朗读了课文,在第一个讨论提示中这点可以忽略,节省时间为后面的自学内容。

  最后,“引导自学”型课堂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整节课的主体,教师仅仅起着引导的作用。综合来看,我班级的小组训练仍需加强,特别是讨论的时候,部分组员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其他意见也是符合或跟随,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训练在平时,只有发挥好小组的力量,“引导自学”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2

  孩子们在习作的时候,往往是有话写不出,总是用概而括之的词语和句子来告诉别人自我的感受,如“太好了!”“真美啊!”等等,但是到底多么好,多么美,缺少更多的词句来描述。

  当我们读到《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之后,是不是从中有所启发呢?

  这篇文章是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以及其艺术性所在。作者采用了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以及由所见到所感的顺序介绍所见所闻的。这种写法我们见过不少。《长城》《颐和园》都能找到这种写法的影子。

  此课教学时,把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及价值,再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礼貌学习了。但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图文细细评味,通过深入体会到两大特点。让学生来明白兵马俑之伟大,中华民族之伟大。所以一下转入学习后面资料,学生只是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感悟,这是一大缺点。为此我感到: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评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难点。重点解决。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念,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才默切配合,淋漓一片。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文中有身材描述,着装描述,有动作描述,有神态描述,无论用词,还是造句都让人神往——想真的到那里去看看。尤其是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对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展开的联想,很值得一学:

  每一件兵马佣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兵马俑神态后面的内心,当然,这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透着对兵马俑这一祖国瑰宝的赞美,对古代那些雕塑兵马俑的劳动人民由衷的敬佩。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前呼后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对我们写好习作有这样一些启发:

  第一,要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抓住各种兵马俑的特点去写。

  第二,要学习作者描述事物的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写联想都是为了让眼前的静物动起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还要学会巧妙地构思。对所写资料的布局也是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

  第四,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这篇课文中,四字词语的运用让文章充满了气势。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描写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了秦兵马俑的视频资料,形象地感知、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体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与此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教了《秦兵马俑》一课,上课之前,自认为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应该能够做到学习流畅,语文能力有多方面的提高。但前面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使得整节课混乱不堪,教学效果低下。

  那个出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本来设计的是先让学生找出有那些类型,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类兵马俑,一个学生模拟,一个学生离开书本介绍,其他的同学对他们的模拟和介绍结合课文内容做出评价。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魅力。学生模拟必须先理解,学生离开书本必须内化,学生要评价必须要理解,并对介绍同学的评价可以体会原文语言的魅力。

  但在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担心学生书未读到家,便又分别指明几个学生读了4~9自然段,结果在这一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在单调的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减低,使的在后面的合作上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较多,使得在教学第10自然段未能很好的体会和拓展。而且最后一个环节,先让学生上黑板写下学完课文后秦兵马俑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概括。然后选择黑板上的词,说说读了课文的体会。这样既总结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说话训练,可谓一举多得。可教学时间不足,我又坚决不占用学生下课时间,这个环节未能进行,着实遗憾。

  上课也如下棋,一招不慎,满课皆输。以后对重点段教学的设计还要在精细化,无特殊情况做到教学案一体化,切勿随心所欲。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4

  今天上《秦兵马俑》,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这个标题,心中蓦然想起若干年前曾看过的一部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很喜欢这篇课文。

  文章的结构很明显,我先从中心句入手,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句子。然后我们来理清课文的条理。阅读1自然段,重点让学生理解“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然后再由这两个词引入下文。理解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时,重点采用了学生自读,勾出让他有这种感受的句子,然后感情朗读。感觉学生找的也比较准,读的也还到位,唯一的缺憾是没有多媒体课件,不能让他们亲眼目睹,虽然结合了书上的图片,但那种震撼的感觉自然也就缺了几分。

  在理解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时,本来想采用学生自学自己喜欢的那段来学习,但在看书上的图片时,学生爆发了争执。认为是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的都大有人在。于是,我决定改变学习方法。我让他们自己仔细阅读三段文字,找出属于自己的根据。学生静下心来,细细读文章,有几个性急的没有读完就想说,也被别人批评,让他们仔细读课文。我很高兴地看着他们细读课文,然后在很多孩子举手时,没有立即让他们说,让他们自己讨论。学生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没过一会,居然达成了共识,教室里孩子们“武士俑”的呼声喊成一片。然后我再请孩子起来阐述理由。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不但细读了课文,仔细观察了图片,而且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们的理由不但充分,还有一些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看来这部分的内容在他们自己的学习中解决了,我只是让他们感情朗读比赛,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在学习兵马俑的神态时,受上面的启发。我也让他们自读,然后让学生做神态,让别的学生来猜,把猜到的句子读出来,并且对表演的人的表演提出建议。对于后面的省略号,我让学生说说还会有哪些神态,学生说的很多,然后我让他们写下来。

  在学习最后一节的时候,主要还是让学生们读后感悟,学生们谈的不错。我想: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