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改革的探索

  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改革的探索

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改革的探索

  孙宏

  (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036)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适应能力。所以,作为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小学数学的改革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更多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教师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宏(1964-),男,四川成都人,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新的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注重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了生活化、综合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课程结构方面,更加注重学科整合,开设了艺术类、实践类、科学类等多种科目,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呈现了结构均衡和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了尽快适应课改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新要求,高师的基础教育专业必须加快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学教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成都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建立在教育学与数学的基础上,结合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种相关领域的成果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师范类的学生通过学习此课程,可以学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掌握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可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学生今后教育实习工作的效果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对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和推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多种因素,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出现先天不足的现象,为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高师院校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

  一、高师院校基础教育专业学生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应该具备的素质

  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社会对师范类学生和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和高校也相继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1.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强、应用范围广、既抽象又要求准确性的学科。数学教学的主要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是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教师的教学效果良好,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数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实习与科研相结合,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严密的知识结构的小学教师。

  2.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关系到今后学生就业后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学生自身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新课程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革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逐渐取代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思想,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的课程体系更加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感受,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新课标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能够摈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将自己培养成新时期下新理念、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

  3.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标中的“新”体现了一种先进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这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必须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创新教育。只有教师作为带头人打破传统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以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尝试、开拓进取、创新求异,不断创造出新知识,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因此,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认真研究和灵活运用数学教学策略,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为今后成为新课标下的合格小学数学教师而努力奋斗。

  4.加强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培养自身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快速发展,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者,其自身的地位和专业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成为衡量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课改的实施强烈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生成能力。为此,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到小学数学学习对小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小学教师必须能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环境的要求,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不断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增强对课程理论的自我构建意识,做好课程的研发者和实施者,希望将来能够成为跟上时代发展的优秀小学教师。

  二、高师院校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初始课程就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开展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服务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整个过程的重要课程。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地,不论是从其特有的示范性出发,还是从教学本身出发,都对教育体系层次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次研究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所贡献。

  1.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通过分析各种教学案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观摩课让学生观看新课程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录像,让学生适应新课程下的新教学方式。另外,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来源于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最终也要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在选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建设方面,要保持其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分析和利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融入国内外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增加基础教育所倡导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案例,对重复性、操作性不强的理论知识进行删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让学生自主地在平台中查找资源和交流信息,加深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掌握,以便学生尽早掌握更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

  2.教学方式: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发源地,其本身的教育就具有示范性和教学性两种特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方面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师范教育中常用到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也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和示范性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类似于真实情景中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尽早习惯教学实践中的各种不可预期性,对他们将来走向就业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评价: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评价有了新的要求,要重视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多方面潜力、学习过程、态度、参与程度,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业考试、见习效果、教育实习等方面综合起来,通过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和挖掘学习潜能,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鼓励学生与他人多多交流合作,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师资队伍: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重要科目,需要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不但要负责编写、修订课程和学习指导书,还要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另外,师范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给予教师进修和在职培训的机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和见习,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适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深入小学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认真构建和设计小学数学专业化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在原有的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对培养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很大的作用。当前,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只有不断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积极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使得这门课程更加完善,才能对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海杰。论师范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梁宇,邹循东。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3]王安平,李小飞,冉庆鹏。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2)。

  [4]潘小明。高师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2011,(06)。

  [5]刘娟娟。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