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素材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素材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素材的作用

  湖北省公安县倪家塔小学文黎明

  【摘要】如何落实数学教学中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教学要求,文章从教学素材的角度阐述了自己提出问题的做法。  【关键词】素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增加了新要求,很多老师不以为然,更感到无抓手、无合力、无动力、无目标、无压力。下面结合“教学素材”这个抓手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做法:

  一、用好主题图素材,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前段时间听取了一节由年轻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对主题图如何处理引发了一场争论与思考。事情是这样的:老师在开课伊始就利用大屏幕出示一年级下册第8页《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主题图,并提问:“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下可热闹了:我发现了有同学踢球、我发现了有同学在观看、我发现了有同学在玩套圈游戏、我发现有奖品,在广场我看见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只有一个同学戴帽子、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我发现有小树,是绿色的、我发现男同学多些、我发现他们是在草地上玩……时间在热闹中过去了四五分钟,可还是有很多小手高高举起,教师也没多少经验来应对。在课后组织的议课活动中,很多教师就提出我们应该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主题图,在明确的要求下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教学,数学课不能上成说话课。看着这位年轻的数学老师,想到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尤其是高年级课堂的沉闷,笔者思考:小学每节课时长都是四十分钟,对这么小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段比较长的时段,而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甚至能达到口算的水平,作为教师,我们就一定要按照不成文的“规范”来开展每一节数学课?在学科整合的背景下是否可以更开放地利用主题图来组织教学、生成资源?假如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主题图进行有序观察,积极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或问题,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坚持几年,我们的学生将一定会有别样的精彩!假如本节课在学生提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运动场上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等基本的数学问题后,还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为什么小华会比小雪多套中,在套圈中有没有秘密?为什么广场的圈很难套中?与远近有没有关系?”等等,但至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这节课的“含金量”还会低吗?

  二、用好操作结果素材,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现在的课堂出现了较多的操作活动,学生动手操作也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但从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来看,有些操作只是流于形式,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其中生成的资源缺乏足够地追问与思考,从而缺少思维深度。动手更要动脑,我们要对动手的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操作步骤得出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首先宣布今天我们要研究一种天下最美、最特殊的图形,就是它,多媒体出示一组组美丽的圆形图片让学生欣赏。它美、它特殊又在哪里呢?

  1.操作:分发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多次。

  2.观察:在展开的圆形纸片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并进行文字记录。

  3.交流:

  生1:圆纸片上有折痕。

  生2:圆形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

  生3: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

  生4: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

  生5:反复折无数次都能重合。

  生6:这些折痕我量了一下长度都相等。

  生7:每一条折痕都可以分成两条线段,还相等(你是怎样发现的?能不能演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都同意吗?)……

  4.看书自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我们刚才的一些发现和想法书中是怎样说的?

  5.整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6.画圆:拿出圆规自由画圆并思考:怎样才能画好圆?圆的大小与位置各由哪个因素决定?

  7.追问:为什么说圆是最美、最特殊的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学生的思维一整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中,人人都在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至今仍印象深刻。

  三、用好知识链素材,在触类旁通中提出问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铺路搭桥”式的引导,生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运用猜想、类比、验证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且能将数学知识有机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笔者是通过四个填空题的完成去新知教学的:

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素材的作用

  在个人尝试、集体努力下完成后,提问:观察这四道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如果有,先与同位小声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得到支持,如果意见成熟了,可以举手等待发言。在交流中,问题很快就集中在“比很可能也有一个这样的性质”的.焦点上,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追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想?你能举例证明吗?如果有这样的性质,用文字怎样描述?”通过这三个有层次的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四、用好生成性素材,在比较分析中提出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收集他们的信息,个性的错误课后或当堂处理,共性错误及时作为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将新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尝试计算: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素材的作用

  第二阶段:分类处理。面对四种答案,笔者同样没有予以表态,只是要求答案是第四种结果的同学用画图或折纸的办法来证明你的答案(这部分学生已经能计算,但不一定掌握了算理,通过证明会更准确地理解,同时还将利用他们的成果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资源);答案是等于0.75的同学将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改成三分之一,继续试算,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听老师安排(这部分学生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按小数的加法法则计算,但改成三分之一后,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无法计算,让他们明白前面的方法只适用于少数题,不是最佳办法而及早回头跟班上课);答案是第一种和第三种的同学请计算:4米+0.3千克=?,(还真有一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4.3,在同学友善的笑声中我提问:该带单位吧?你说带什么单位好?他只好回答:我太急了,加不了,因为“单位不同”。好,关键词出现了,笔者记在黑板上。继续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算这题的?了解完,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的同学也回来了。)

  第三阶段:在估算中发现错误。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数,你认为等于三分之一对吗?为什么?

  第四阶段:探求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单位不同加不了,那么这两个分数单位相同吗?各是多少?能不能利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转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第五阶段:图例证明,总结算法。计算结果是多少?都一样吗?有谁能用画图的方法证明结果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异分母加法?如果是异分母减法,你会算吗?

  本节课通过学生错例这样的切入点去组织教学,让学生面对错误,在“碰壁”中引发思考、寻求办法、得出结论,效果同样喜人。同时还面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让人人有所思、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李广修.对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和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11,(7).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