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探析
如何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探析
如何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探析
新疆叶城县第四中学 郭 军
【摘 要】数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科,每天都与数字、符号、图形打交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开始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我们不仅要交给他们数学知识,还要不停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快乐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方法;积极性
一、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二者会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直观形象,操作性强,注重的是学习数学的兴趣。进入初中阶段后,从初一代数起,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就要讲究学习的方法与学习的兴趣二者相结合。而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就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知识产生的介绍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摆脱掉学习数学枯燥无味的看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掌握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也就不需要简单的死记硬背了,从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课时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方法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或趣味性问题情境;也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或创设疑惑陷阱情境;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擦去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半,只剩下△ABC,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积极动手尝试,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正确地画出来的。又如在进行《梯形中位线》教学时,向学生展示:梯子模型(如图),并提出问题:“试猜想中间横杠BB′与上下两个横杠AA′、CC′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容易猜想出位置关系是平行的。而对数量关系,则有的猜想是CC′的二分之一,有的认为是CC′-AA′,这就产生了与原有的认知相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有一个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学了数学与实际一点用也没有,于是在每次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总是以这个为借口,渐渐的,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对学习数学没有了兴趣,放弃了数学。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把数学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激发起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要满足三性:一是生活性,所提出的问题是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二是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认真调动和组织原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三是开放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惟一的。因此,这个学习活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恰当”。补全等腰三角形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两腰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学生的原有经验是用量角器和直尺。学生原有的知识不同,有的熟悉两腰相等是等腰三角形,有的熟悉两底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学生在勾画等腰三角形时,就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二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高、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重合,从而解决了补全等腰三角形图形这个生活问题。总之,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取材于课本知识,对书中的例题、习题进行拓展研究作为开放式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用数学思维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即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
四、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对例题、作业等进行加工和变式,让学生体会“再创造”的过程。比如改换条件,探究新的结论;从图形的位置关系来考虑,把例题进行变式;或者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从最简单的入手,逐渐增加条件,让学生探究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还可以根据几何图形的变换创设问题串。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注意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养成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不能满足于给学生一桶水,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求水源,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各种综合素质的提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