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情感体验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丰富情感体验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丰富情感体验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谢飚英

  (福建省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福建上杭364200)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犹如沐浴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简单练声视唱、学习歌谱歌词等传统教学老套路,转变为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本文作者从“民主平等、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激活潜能”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情感体验;有效课堂;音乐素养;协调发展

  《新课堂》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音乐,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艺术创造,为学生终身学习、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段精辟论述为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时代信息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地发挥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让实践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呢?在此,我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民主平等,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人间最美的是微笑,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以良好的心情走进课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使学生有“轻松感”、“自信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最后,教师要营造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用声音编织故事》一课时,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围绕“探索、创造声音并用声音来编织故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感受和听辨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体会声音的长短、强弱,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生活中的无限乐趣。第二步,以《小猪过生日》的故事编创用不同的声音演奏出小猪生日宴会上锅、碗、瓢、盆交响曲为线索,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音色、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受与体验。第三步,在创造音响的过程中,注意感受声音的强弱,让学生了解不同力度表现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同,每一种声音,都是一个动听的音符,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伴随着我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所以,这节课下来,学生在编创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模仿、学会编创,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要素、音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为了积极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当学生是“小老师”时,我走下讲台,坐在学生中间,认真听这位“小老师”讲课,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学生小组讨论时,我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每学完一首歌,我都要举行歌曲演唱会,每当学生上台演唱时,我就与学生一道当观众;当我范唱时,又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点评。总之,教师要用鼓励和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过程中去实践体验音乐活动。

  二、合作探究,构建生生互动的和谐关系

  所谓合作,是指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进行生生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例如在教“竖笛”的器乐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首先,以吹奏一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歌曲作为引入新课的切入点,让那美妙娴熟、悦耳动听的笛声感染每一位同学,这为下一环节教学营造了安静、良好的氛围。接着,我直奔主题让学生掌握竖笛吹奏的方法:“孔按严,轻轻吹”,让学生尽快享受自己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一下子学会吹第一个音“5”时,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歌唱与竖笛伴奏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营造在合奏过程中相互配合、彼此照应、合作交流的.氛围,从中启示学生边演奏边聆听同伴的演奏,切身感受合奏的内涵,追求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从中体会团体协作精神。然后,我又循序渐进,从学习吹“5”一个音,到“555”、“5555”、“555、555”节奏学习;再进入学吹三个音“Sol、La、Si”。当学生能吹奏这三个音后,又进入演奏旋律与合奏,培养学生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在“玩”、“趣”中轻松学到笛子的演奏和技能,并让集体主义、群体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最后,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个音以内的歌曲,把唱歌、欣赏、创作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得到音乐素质的“多元”收获。总之,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新歌教学后的小组合作练唱,能以好带次,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到互助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节奏创编中的合作探究,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创新活动的体验;舞蹈动作的小组创编,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在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只有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们才能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三、自主发现,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作性,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春天回旋曲》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的:第一步,进行《春姑娘交响曲》多声部节奏创作。在此环节中,旨在通过节奏的创作达到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巩固新学的十六分音符,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提高学生分辨音色的能力;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二步,在节奏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报春鸟》之歌二部声旋律创作,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为《春天回旋曲》的创作做准备,并选用“F”调进行创作,让学生熟悉口琴或风琴“F”调的各音位置,积极探索布谷鸟叫声的各个音符,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第三步,师生互动进行《春天回旋曲》的创作,按《嘀哩嘀哩》→《春姑娘交响曲》→《嘀哩嘀哩》→《报春鸟之歌》→《嘀哩嘀哩》→《春日》→《嘀哩嘀哩》的结构进行《春天回旋曲》的表演。这样一步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要点,在解决、消化难点和要点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并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主动的发展。

  四、激活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培养学生将来有更完善的“理解、创造”美的能力,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人天生都希望被人所重视,孩子更是如此。德国教育家帝斯多会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自己时常受到表扬,个性得到张扬。实际上学生的潜力非常大,就看教师怎样去挖掘,去发现。如五(1)班上一个学生非常调皮,教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后进生,每节课他都爱找人说话、惹事。有一次,我一直用目光提醒他多次,他还是旁若无人的转头与后面的同学打闹,于是我指名让他上台演唱刚教的那首新歌《童心是小鸟》,这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可当我耐心问他还会唱什么时,他满不在乎地走上讲台,亮开嗓唱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优美的音质、良好的表现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大吃一惊,他刚唱完,我就引导学生把掌声送给他,这下同学们的掌声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同时,我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努力,长大当歌唱家。从这以后,他上课时目光总是关注着我,只要有机会,我总会让他主动上台表演,主动当“小老师”,从此他上课变得认真积极了,在班上不再惹事生非了,并且其他学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他的成长,我欣慰不已。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只有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

  综上可知,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激活潜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梦,苏籍。新版课堂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音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