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

  作者/钟倩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这点认识以及课堂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文本语言中审美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教材文本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欣赏其语言美上。借助文本语言,学生才可以真正深入文本的情节、人物、事件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美人手,引领学生赏析、比较、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呢?”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说:“‘南沙的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这句话写出了南沙的天是那么的蓝,海是那么的绿,真是太迷人了。”有学生说:“‘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真是迷人极了!”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学习氛围中,我又趁机让他们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这样教学,从发现美到欣赏美、诠释美,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洗礼,情感受到了熏陶,达到了美好的教学效果。

  该案例中,教师主要引领学生从平凡简单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美,并鼓励学生进行美读。如此教学,既有助于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提升,也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文本形式中审美

  文本形式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引领学生以审美阅读的形式去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修辞特点等,并进行感知、赏析、品味,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秋天》一课,作者主要以活泼欢快的儿童诗的形式表现了对秋天的赞美。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秋天的赞美都非常多,有的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记叙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现……虽然他们的表达形式各有千秋,但是对秋天的赞美与喜爱是他们一致的追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美呢?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关于秋天,我们游览了《北大荒的秋天》,也欣赏了《秋游》一文中小朋友们快乐玩耍的样子。(www.fwsir.com)那么,今天这篇《秋天》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秋天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纷纷就这首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浓郁的儿童情绪”等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在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品评鉴赏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案例中,根据《秋天》一文中儿童诗特有的特点,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站在文本表达形式的角度去欣赏美。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三、在文本情感中审美

  文本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常常凝聚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些情感的渗透与熏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情感,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月光启蒙》一课,主要讲了“我”童年时代,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母亲为“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在教学这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以及“我”对美好往事无比怀念的感情呢?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是哪里。经过仔细阅读,学生从母亲不识字却能够从小在“我”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以及母亲给“我”的温暖感受中,体会到了母爱之伟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主要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引向了对文本情感的关注。如此教学,学生不仅阅读了课文,而且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从而为他们回报母亲,感受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以及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阅读不光可以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发展其审美思维,还可以激活学生沉睡在脑海里的审美想象,增强其审美感受,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