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目标检测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目标检测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目标检测
"检测导结"作为"三步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检测导结"要致力于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为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拟就检测题
教师你就3--5分钟的检测题,或全部检测、或分组检测。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可建立"错题记录".同时让学生整理难题,重点学习,加深理解记忆。)如《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如下检测题:
1、看拼音写汉字。
2、多音字组词。
3、联系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打"√".
课题"丰碑"的含义是:
(1)高大的碑。( )
(2)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
(3)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
4、填空。
冻僵的老战士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 );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 )。
二、引导学生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特征进行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让学生融会贯通地自主创新学习,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其次是综合设计。教师根据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求异新,真正从心里上获得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从而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创造思维品质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创造性思维是从疑问和好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地释疑。
如:教学《精卫填海》时在讲完该课后安排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精卫到底有没有填平大海?"我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精卫肯定填不平,因为大海辽阔无边,靠一只小鸟是不可能填平的。"有的学生说:"精卫不一定能填平,因为糨说:"万一填上一万年,也要把它填表平。"它不填平大海,就不停止填海。经过一番争论,大多数学生都赞同了后一观点。就这样,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问题的多种答案,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四、 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应设计探索性问题,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空间,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威尼斯的.小艇》第五节举例说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此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人们还可能乘着小艇去干什么。再如学习《长征》时,揭题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由课题想到了哪些故事,等等。这些开放性问题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和探索热情,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此外,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要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与课堂教学活动,做到教与学和谐共振。要保证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应人人参与评价,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自由地发表评价意见,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从而提高自我评价的信心。要坚持自我调控学习。学生除了根据从别人(老师、学生)那里得到的明确的评价和态度来调控学习外,还应学会根据别人的暗示和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处我调控学习。其次要公开表述。学生可先自我、再小组、后集体交流并整合,通过集体交流和整合,学生将个人学习成果贡献给集体享用,同时接受集体的帮助,享用集体学习的成果。
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内容、对象及自我特点,灵活运用"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运用该模式教学,有利于课堂结构诸要素的整体优化,从而创设平等、自然、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挖掘学习潜力,充分开展个性,进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