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艺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艺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艺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摘 要】目前,随着高中数学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譬如:对传统教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怎么摆正自己的角色;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问题的情境;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一般数学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改进,才能促进教学的提高。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与广大数学教师进行切磋。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改;教学艺术;问题

  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要面向学生、诱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具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就是教学艺术。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实施要注意在诱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上下工夫。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正确认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和双基训练,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显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当是互补而不是排斥和对立的关系。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似乎更青睐于西方的教学思想,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赞不绝口的新理念新的教学法。在表面看似壮观的课改热潮中富有个性的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被同一模式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求实严谨、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急功近利的风气所淹没。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只有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的结合,才有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以为,课改决不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否认,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它要求数学内容顺应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现实对高中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保留原有的实践证明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就数学教学而言我们应当在原有注重双基训练的基础上,谋求数学上的创新与发展;在尊重数学经典和数学推证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严格要求的强化训练中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和谐的学习和探究空间;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勤奋踏实的学生精神的同时也要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新课程的教学应当是一种原有教学方法的积极改进。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无疑是教学理念的一个进步。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如何把它贯彻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在上面的要求与导向下,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教师在书写教案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书写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这是否会沦为一种新的八股文,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确值得我们商榷。

  笔者认为,数学学科有别于的教化功能是很强的人文学科,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在学习中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我们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及执著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感人幽默的教学语言,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呼唤的是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数学教师,而不是华而不实,学识浅薄的教书匠。上每堂课时都要与现实世界挂钩,数学的发展除了源于实现生活外,它还可由数学内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概念。可见,没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谈不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会有新的提升,作为数学教师更应当明用清醒的头脑分清数学每一个知识点所蕴含的价值,把握数学发展的脉搏。切记当我们把看似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凌驾于数学思想性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只是使人昏昏然的热闹场面,而失去的却是与学生心灵上的共振。

  3.理清"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老师这个"主角",在课改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又是裁判员"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年轻的教师在学生这个"配角"面前反倒是战战兢兢了。这里除了因为是学生的信息源多了,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一个知识讲解不到位而遭致学生的质疑外,也有我们的教育过多的倡导平等意识有关吧。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么?他们的生活阅历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工作指向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他们工作(学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抛开很多的不一样却要机械的谈什么平等,显然,这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从高中生心理学上看,学生已的个人表现欲已经大大低于初中生,学生的思维也接近于成人。从教材上看课堂的容量和也明显地比初中教材增大,更多的还是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来看,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如何把数学内容自身先内化,以简捷明快自然的语言切入引出问题,以机智、幽默的言语化解课堂教学上的矛盾,以生动、直观的比喻使数学哲理潜入学生的心田,以合情推理和严谨的论证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洗礼。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的是高品位的数学文化而不是花哨和空洞表演和做秀。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更多地应当是心灵上的交流和碰撞,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激情四射地进讲课,又能从学生会意和疑惑的眼神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期间又有学生,适时和精彩的提问,以及教师,精确到位的分析,论证,总结。课后师生都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你能说这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好课吗?

  使我们感到遗憾是现行流行的教案是事先设计好的老师问,学生答形式的教案,且不说学生的回答是否能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即使是学生的回答能完全按照教师的套路回答这种设问是否有价值,这种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否高效省时,实在值得我们反思。然而,时下年轻教师的教学正是在这种无病声吟似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一片赞誉。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势必使我们的数学教学陷入新的一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作为负责任的数学教师他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终究是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很好地把握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与丰富的学识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教学风格,并应牢牢地扎根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唯此,才能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