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刍议

  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刍议

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刍议

  鄂振东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摘 要:新一轮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高中各门学科的变革方向,更规定了重点学科的教育新理念。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阶段理科学科的一门,具有明显的实验性和实用性。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引进新的现代化物理教学理念,将所有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观点都着重放到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心上,是现阶段新形势下高中物理课程新理念提出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新理念

  众所周知,高中学习阶段是学生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飞跃性阶段,高中所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为了总结整合学生所掌握的一切,最终实现质的飞跃。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具备更多的知识量储备,知识的平均难度也有大幅度提升。同时,高中物理又是一门具备明显实验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课程新理念的提出,不仅纠正了常规模式下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种种落后性问题,更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计划和新形式,提出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挖掘物理”的新型概念,将理念与方法双管齐下,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领先完成质的飞跃。

  一、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1.教学改革使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有了新变动

  新一轮教学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更加注重高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性质,而不是只关注物理学科知识教学为高考知识储备所打下的基础作用。教学改革指出,要加强高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将物理教学与科学探究相结合,使教学的宗旨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包括设计问题、问题提出、探究过程、问题解答、整理总结等环节,都与科学探究紧密联系。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方面,按照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概念,教学方式要一改以往陈旧传统的特点,以全新的轻松愉快氛围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2.教学改革使高中物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有了新变动

  现代化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个性化人才。高中物理课程新概念提出要以文化促进科学,以科学发展文化,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善于分析的逻辑理念,还要具备身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继承人所具有的品质,追求真、善、美在现代化人才身上的融合与发展。这不仅是高中物理课程新理念提出的要求,更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

  二、完善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教学的主要措施

  1.转变高中物理教学常规模式,开拓高中物理教学的新大陆

  常规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一般都是由教师在教室的前面讲解基本知识和物理原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记录、总结,在全面吸收了这些知识之后再与教师一起在习题中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原理。而现代化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培养出全方位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主复习,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促进彼此学习能力的提高。

  2.引进与现代化教育相符合的信息化设备,将物理教学提升到现代化新高度

  新一轮教学改革旨在追逐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步伐,既然说到现代化,那么教学的信息化是不可不提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引进现代化设备,用多媒体设施、音响、视频、图片多位一体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内不能满足实验完成得以总结的客观条件,例如光的色散,如果没有足够的阳光或是在阴天,那么实验就无法完成,浪费了时间。这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来播放完整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达到理解实验的目的。

  3.加强对实验过程中高中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现象和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的结果。例如,在观察液体沸腾的时候,必须一直细致地观察液体的表面与内部现象,稍加松懈就会错过重要的临界点,必须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细心地将所有结果加以记录,这不仅是高中物理学科实验要求的,更是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能力。

  4.及时做好高中物理课堂的课堂评价与课后总结

  课堂的评价和总结是教师能够总结提升、寻找问题所在的重要依据,因此,高中物理课程新理念更是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更要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来管窥学生的将来发展趋势,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通过不同的特点来综合改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高。提高高中物理中等生学业成就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严雪琴。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与整合[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