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
刘广纯a,杨绍斌a,强鹏程a,杜兴a,杨启舟b
(沈阳大学a.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b.师范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本文从生物工程专业专业系列课程角度入手,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对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办法,探索研究现代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培养有质量的高级生物工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探讨生物工程科学建设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的灵活性。系列课程是在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各门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加强各位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新的课程结构创建整合,使课程教学大纲更加的完善,使各门课程更加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程之间的重复与脱节,正确地处理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专业特色系列课程;课程建设
项目来源: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698);沈阳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1153)
作者简介:刘广纯(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生物工程专业所开设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纷繁复杂,新产生的课程名称不断增加,尤其是各课程之间内容交融,既浪费学时,又浪费资源。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按生物学知识形成脉络,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地安排课程衔接顺序,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系列课程体系。但是目前生物工程专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选用的课本出版时间较长,内容陈旧并且繁杂,开的课程种类多,没有从专业特色角度出发构建课程体系,没有按系统论整体优化的原则,从宏观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性等问题,导致有些课程之间存在内容简单重复、实验项目雷同或内容相近,彼此之间衔接不合理,课程体系没有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
2.有些老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只是单纯地放PPT,没有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致使有些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枯燥乏味,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3.由于学的课程比较多,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在教师授课时,造成了课程内容之间大量重复,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如遗传学中“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就与微生物中的“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有重复内容。若反复讲解,则使内容过于冗杂,不但浪费学生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
4.理论课学时长,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及工程实践训练课时小,这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了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
5.考核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由于以上的教学模式,一学期结束,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教师不得已划范围,给答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都追求不挂科而不是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这严重影响了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的发展与毕业生在社会中立足是十分不利的。
二、基于专业特色研究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方案
1. 专业特色系列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课程建设标准,主要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更新。所以构建专业特色系列课程能够有效地解决生物学内容繁杂、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
2. 按专业特色系列课程实施模块式教学改革,建设师资队伍,开展教研活动,整合教学内容。按生物学基础知识脉络和学生认知规律来确定课程的衔接顺序。系列课程体系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统一性的优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应以专题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当老师,让老师当学生,在讲台下提问,还可以在班级里分组讨论。采用专业特色系列课程,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专业特色系列课程,为避免生物学系列课程内容简单重复或实验项目相近,应合理安排衔接顺序。(1)根据专业特色,构建生物学知识系列课程体系,其衔接顺序: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性,免疫学。(2)根据专业特色,按核心知识、技能安排生物工程系列课程,其衔接顺序: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化工原理,酶工程,发酵工程设计,生物工艺学。
4.根据专业特色,按“上游、中游、下游三阶段”建立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色,按“一条线”构建集中实践教学系列课程体系。构建带有专业特色的“一条线”实践教学体系衔接顺序: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制药生产实习,食品工业生产实习,发酵工程设计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避免走马观花式见习。
5.系列课程组的教师应按照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应以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考核,加大覆盖面。系列课程组教师集体研究命题范围,重点、难点,分值比例。评卷要采用流水判卷。系列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不但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分工,而且各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性、结构的合理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应非常严密,而知识本身又具有客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采用系列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吃透其“精髓”,学生才能对所学专业更加感兴趣。
6.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系列课程体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艺学,生化大实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同时还应加强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建设,争取让实验室做到全天性开放,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应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www.fwsir.com)对于经典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其精髓。实验室的试剂、药品、器材应配备完全,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7.教师在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系列课程组开展教研活动。专业特色系列课程组教师彼此互相听课、评课,研究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避免系列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实验项目的雷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系列课程教学模式下,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建立知识体系。
三、专业特色系列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基于专业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广泛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尤其是适用于理工类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等。课程体系能够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学时、知识、能力培养要求等更加合理。
2.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采用系列课程的教学方式,优化了课程教学,能为学生节约大量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感兴趣的方面,做他们感兴趣的实验。
3.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通过独立设计实验,锻炼了他们做实验的能力,使学生的操作技术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学习方法也变得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杨绍斌,杨萌,韩俊艳。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育教学,2013,(9 )。
[2]骆鹰,张敏,刘小文。生物工程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13,34(5)。
[3]张雅利,孔宇,亓树艳,莫晓燕。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4]常景玲,惠明。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索[D].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200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