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差异提供思路。
关键词:区域差异思想;世界海陆分布;渗透
区域差异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1],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上分布特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是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1.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教师经常在导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面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作答后,却很少有教师思考问题的内在逻辑。学生早在历史课上了解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甚至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是个蓝色的星球".上述问题的提出缺少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教师应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只有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才能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区域空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异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是教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可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如果运用数据,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探究如何证实:"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面貌进行想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并借助地球仪和地图思考"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此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利用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图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重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部分教师还设计"数珠子"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异思想关系的分析,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向学生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开始,到回顾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渐变过程,恰好反映出差异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进一步讨论区域间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理解"区域联系的重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异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教学案例
案例1 初步感受"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思想。为突破原有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异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分别从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图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感觉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是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图、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尺度的景观图片出发。问题1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图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图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图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尺度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尺度到大尺度、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从不同尺度看到的景观不同,都存在差异,从而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
案例2 归纳从不同角度描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怎样描述和用什么方法描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
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图,完成相关试题。
"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感知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图版教材中"世界的海陆分布图",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特点;其次,从半球尺度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均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从而理解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总结出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可从均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进行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通过生生交流,拓展视野,课后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更深入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 海陆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基础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补充关于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进一步渗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异的思想。
问题7:能否跟据实例说明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了解陆地深受海洋影响,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部季风区相比,由于前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其自然环境特征与东部季风区有明显差异,同时导致两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又因为海水相连通,海洋运输成为联系世界的重要方式,使某些地区具有海上交通运输的优势,如马六甲海峡;还有的大陆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长期独立发展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等。总之,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均与海陆分布这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杨澜采访刘洋的一段视频中所说:地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星球。最后,教师总结提升:"生于陆地,有赖海洋,地球母亲,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0(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