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胡德海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中心小学校)
摘 要: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教学是建立在儿童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认知形成的基础阶段。随着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也将关注点由知识教学转变到思维模式的培养上,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围绕思维可视化的具体应用,探究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的教学发展运用。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技术;小学品德;社会科学
小学品德课程和社会教学是根据儿童的社会生活设置的,其目的是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了解更多社会发展信息,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实际执行中,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常会出现冷淡无趣的状况,因此,必须转变教育发展的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其在可视化思维技术的应用中,通过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思维可视化技术分析
思维可视化技术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学者提出将教学关注点逐步由传统的知识教学转移到思维培养方面,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提升。具体来讲,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主要的思考方式和路径采用图示技术,生成相应的技术软件,将一系列信息通过传播、呈现等形式展示,其中,图示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学模型图的建立、概念流程图等形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自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激发学生运用合理的思考方式对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标的实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得到了逐步运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该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意义
1.使教师更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情感价值、学习态度、学生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目标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是,小学阶段作为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其社会知识内容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造成对主要知识点的遗漏。采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能建立完整的教材目标体系。如,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主要围绕保护地球环境展开,每个单元也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地球生活,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整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从整体教学手段、思维方法等方面着手展开教学。
2.思维可视化可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开放性,其教学方法也不固定,教师利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合进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多种因素,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为轻松。从课程的预习、课堂学习及后期的复习等过程,均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由浅入深地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促进其更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并在发展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学活动。
1.对思维可视化技术认识不够,应用范围较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知识点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并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来证明其可行性。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思维可视化教学,但是具体操作不能根据教学发展的实际,只是单纯地从网上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并未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三)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的时期,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是素质教学的主要体现,在实际发展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安排,制订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示意图,并结合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其联想和记忆能力,从而减少对知识理解的难度。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课程教学的影响下,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情感处理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117-120.
[2]万秀英。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4(15):10.
[3]徐凌。小学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