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导入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导入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导入策略

  叶 双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入;兴趣;策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导入,初中化学学科更是如此。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位教师思考的课题。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总结以下几种方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导课方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以及主要内容,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这样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比如,在教学“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直接将氢气的制取实验装置展示出来,将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不仅揭示了氢气的可燃性,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氢气燃烧然后产生的产物,直接进入本堂课学习的核心问题。这样的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能突出课堂学习的中心,提高课堂效率。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导入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运用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实验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包括教师演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让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明了,富有趣味性,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将金属镁在空气中点燃时,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学生对这样新奇的化学现象充满兴趣,从银白色的镁到白色粉末,学生会带着疑问继续探究生成物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通过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故事导入新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介绍化学领域中与新课内容有关的科学成果来导入新课,在学习制碱法时,可以首先介绍侯德榜制碱法,他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这些故事能培养学生科学钻研的精神,激发探究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通过设置疑问导入

  设置疑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面对教师提出的疑问,学生渴求解决问题,急于找到答案,为自主探究提供广阔舞台。比如,在教学“盐类水解”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知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那么盐一定是中性的吗?”对于这个问题,课堂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说盐是中性的,比如食盐氯化钠就是中性的,有学生说盐是碱性的,比如我们蒸馒头用的碳酸钠就是碱性的。那么,盐究竟是什么样的性质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有些学生对刚才提问的结论寻求验证,课堂充满研究的气氛,学生争论不休……

  总之,课堂的导入是一种艺术,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导入的作用,同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导入方法,以诱发学生的探求激情,提高课堂效率,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王文倩。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导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