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学语文论文15篇
(热门)大学语文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语文论文1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如今的大学语文有些向反方向的方面发展,让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缺失,也让大学语文教育走向了困难尴尬的处境的主要原因。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发展是现今最为基本及其重要的任务。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素质及精神的提升。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是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从现今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的缺失角度出发,从现今大学语文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状况出发,找出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维度;育人;审美教育
受现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和文化潮流方向的环境影响下,现今的大学生大部分存在着心浮气躁、重理轻文和急于求成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对知识文化的积累,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学中的模式及理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已无法符合现今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文教育的意义将无法得到全面的体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及意义,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发扬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教育的主要性质是推动社会生活的有机整合体,也是促使个人人格、价值观等全面的完善。文化和专业技能是教育的两个层面,它们是共存的的整体,不是相抵触不容的。我们应充分的了解到当前高校的人文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人文维度的重建需是以大学语文教育与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高准则。
一、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大部分作用只限于学生对文章作品的了解、欣赏及表达出来,使其大学语文教育成为了语言交流工具,而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本质根据没有体现出来及对资源的浪费,将会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缺失,其造成现今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境界,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重视度不高、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学时不足等,具体如下:第一,过于专业化的专业设置及就业压力的加大。长期以来,我国的文科理科是从高中的时候开始区分,其受教育过程中教育越高,其在专业化的划分上就会越细腻。从而导致学生入校之后就被束缚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从而自己局限一个专业领域。一些高等院校以理工为主的更加的重视和着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虽这些高等院校是为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然也会导致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程或者不开,其重视度不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就业压力的加大也迫使学生只注重一定的专业或学科,从而忽略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而高等院校为增强就业率把专业文化知识及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可以迫使大学生在面对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所倾向及误会,大学生面对语文教育也将会失去几分兴趣及积极性。而人所学的知识及才能并不能很好的保障人们的生活幸福、自由及发展空间,就业压力的加大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脆弱,人们更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造成了人文文化知识与精神的南辕北辙。人文精神也是当今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也是人为维度的最有实质性的一种表现,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陶冶情操、抗压力的增强及有一个真正的人生价值观。第二,传统文化的丢失崇外思想和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判断的接受及盲目的学习国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从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丧失,过度的重视经济效益从而让我们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高等院校中大部分把英语课程作为必修之课,而语文作为了选修,有些崇洋媚外的感觉。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丧失,各种非主流事物不断扰乱及高等院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导致大学生对信仰的不知所措、价值观的曲解、社会责任意识的降低、坚持本心及不懈努力的精神淡化及人文素质不高等方面,从而造成大学生在面对事情时显得更加的`急功就利。重智能、智力轻视道德方面的培养的观念已经产生,这种忽视人文教育的状况只会使教育变得势力化、工具化及俗气化,最终教育的意义也将背道而驰。第三,教师人文知识及精神方面的淡化和缺失。市场经济的开放、自由、公平等观念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有所下降,其心起伏不定的状态下,无法做到以身作则其教师的威严、威信及吸引力等崇高的人格魅力将会淡化也将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的都是过度的注重于自己的第二职业,其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产用听之任之、草草了事的态度,将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所影响。其教师在教学大学语文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育方法。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众多学生安排到一个教室,教师也不能顾及到时每一个学生,造成教育质量的低下。固定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文素质的缺失也将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缺失。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其这三个又代表着不同的层次,每一个所侧重的内容知识点不同,之间相互联系与递增的关系,其重点和主要要素就是文化。其小学阶段我们主要一些文字,为了进行交流、表达及写作等;其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育主要为了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文学知识,让我们给我们的心理上塑造一个轮廓,心理特征更加的明确,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及智力得以提升;其我们所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书面(“读”“写”)的表达和口头(“听”“说”)的表达;而大学的语文教育主要让我们了解语言文化(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关系思考的学科,主要是交际、思维、认知工具,文化的载体、知识情报资源的载体),能够让大学生步入社会对能够在精神层面及对社会的认知情感上能够积极向上的面对,即语言情感。语文教育具有人文和工具性两者兼具的功能。人文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文化素质(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和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就是以精神文明为向导的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工具性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即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其好的口才能够弥补一些弱点或缺陷。其语言情感所对应的是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语文教育而言人文性最为重要。其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定位存在着偏差,其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完成,根据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性与所需,大学语文教育应以人文性为重,从而使大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其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遵循一切以人为本的想法,根据已有的教学条件、资源及渊博的文化知识,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渗入,来找出其中所含的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从而陶冶情操,引导大学生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及道德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的健全。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
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需将大学语文教育为一个核心的任务。其应当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及重视,实现统一的态度,并付出行动。大学语文教育应对于大学语文的科目的性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定位,大学语文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更要深切的了解到及捋顺。而人文维度的缺失是大学语文教育进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大学是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及提升能力等,其主要的作用是育人。而大学语文也应从大学的领域来制定语文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在于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考虑:第一,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各大院校的教育者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其最为根本及其重要的是在于其人文教育。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在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知识和价值观)与职业技术的培训之间进行争议。而今社会是多样化、复杂性及广泛的思想活动的有机体,其作为大学应提供重要的人文教育。而增强和改善人文教育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增加伦理、历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从而使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及人格的健全。第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应日新月异,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老师在讲解古今中外的名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串讲,由此联想到时什么内容,都可以讲出来,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的深思自己应该遇问题该如何面对,增强情感的投入。通过历史、名著、伦理等古今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自己的交流,通过别人内心的世界与自己内心的世界进行反思转换,提高人文教育的同时也是对语言情感的审美教育的提升。第三,重建大学语文的人维维度最为重要的是审美教育。社会是一个有机整合体,对美的审势,也有利于提升大学创造能力、修身养性、人格的塑造、审美及情感等方面。审美教育可以使人精神层次得以满足,从而更好的挖掘出藏在人们身体里的潜能。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教育应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让大学生体现出文字内在的魅力,体会生命的内存真谛,激发其独立、自由、创新的意识,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文化品质,最终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其重建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其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其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广泛的兴趣及职业操守,让其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从而使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收获成就满足感。而人文教育不止体现在人文知识的讲授上,其老师本人及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人文教育得以体现的方法之一。大学生是我国以后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之才。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有效统一;是我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其在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习马列哲学、加强文化知识底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正确的科学态度及精神、技能的提升及审美教育能力的提升和荣辱观念的加强,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技能及具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四、总结
处于全球知识信息化时代,如何处理好全球多元化的知识文化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为民族文化的更替继承者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及中华文明的探讨及传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关乎着我国经济文化和平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事业。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作为最主要基本的方面,其工具性作为辅助,从而有利于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
作者:宋卫泽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梅.论大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12).
[2]李明清,丁璞.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出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xx,(12).
[3]纪小丽.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推行策略[J].语文建设,20xx,(32).
[4]张文达.浅谈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J].语文学刊,20xx,(10).
[5]徐清华,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xx,(1).
大学语文论文2
对提高网络教育质量,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一流的专任大学教师队伍;其次要积极物色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语文教师加入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第三,教学团队年龄和学术结构要合理,能够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事实上,只有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提升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与课程建设能力,才能建好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另外,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专业教学设计人员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大学语文的学科专家不一定就是教学设计的专家,如果没有高水平专业教学设计人员的参与指导,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在课程设计中,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就难以实现科学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精品课程。小而实用的资源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资源建设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工作,包括课程教材包、教学资源库、教学网站等,为课程创造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软环境。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将每一个素材做成精品素材,每一个课件做成精品课件,通过宽松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功能、灵活的教学方法,扎实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应符合学科要求,依据网络教育学生的特点,注重简而生动、小而实用的视听课件的制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拓展教学容量和空间。如设计“大声朗诵”栏目,着重于对学生古诗文朗读的引导,以期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语言氛围中怡情养性、培养兴趣,并让学生在品味语言、驾驭语言中提升语言素养;开设“人文讲坛”,制作精品PPT,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设置“人生驿站”,让学生在忙碌之余,品味古典音乐之美与世界建筑之美,在精神得到放松的同时汲取人文素养;端一碗“心灵鸡汤”,让学生在养生与养心中享受智慧生活的快乐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其丰富强劲的表现力为提高精品课程资源提供了条件,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在自主开发精品教学资源时,要拓宽思路,放眼世界,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资源,改善精品课程的资源结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逐渐形成更新及时、内容丰富、运行机制良好的精品教学资源库。
个性化教学模式设计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所谓“精”,就是指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的教育内容、精湛的教学艺术、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显着的教学绩效;所谓“品”,就是指有特色、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品牌课程的重要生成要素。[2]检验一门课程是否精品,是否一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个性缺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致命伤。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很注重教学特色的培养和提炼,有特色才有亮点,这些特色使他们的某些学科处于世界的'最前沿,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要根据大学语文学科特点,建立特色鲜明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而不是趋同,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独特设计上。优质导学,互动强化。面对学习基础薄弱的网络学生,简明扼要的过程导学显得尤为重要。学期初的课程导学,包括课程介绍、学习方法引导、学习途径推荐等,还要介绍参考书籍和网上资料查阅方法,着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学术期刊网,尽量减少查阅纸质文章带来的不便,以便较快地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开阔学习眼界,提升文化素养。学期中要进行自学进度与学习效果检查,及时纠偏学习困难者,确保每位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学期末通过指导复习和网上训练,减轻学生应试心理负担,轻松应对考试。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强化学习印象,形成有限时间、无限学习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局面。自主学习,学以致用。毋庸讳言,精品课程建设最终的成果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作为网络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任。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在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要积极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实施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与共享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显着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加快了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交互共享,这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展示,而且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互动性与共享性是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显着特征。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强调建设者与使用者、同行教师、专家之间的互动建设,这对于保障精品课程的质量有重要意义。网络的开放解禁了课程的使用权限,扩展了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实现了成果的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大纲、电子教案、课件、习题与参考文献等全部上网,最大限度地达成共享目标。必须强调的是,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放,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成果的展示,而是一门课程资源持续建设不断创新的流动式和更新式的开放。实际上,开放背后远非“共享”的价值定位,更是课程建设者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促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应处理好“电网”与“人网”的关系,在构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数字化乐园中,必须厘清网络教育观,守持正确的网络教育理念,切不可把目光仅仅滞留于电脑及其网络的亮点上,思维凝固在网络技术操作的层面上。在强调网络技术精进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价值提升,精品课程绝不等同于传统教育的网络搬迁。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教育手段如何变迁,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学评价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科学依据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应当由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网络平台建设、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如学生和其他的网络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大学语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自我测试,这样可以拓宽教学评价渠道,为大学语文的教和学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应提供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教师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同时通过对学习者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以及答疑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程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应侧重过程评价,如个人自主学习读与写的进度、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平时作业及网上发帖子互动的数量与质量等,这是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特点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但大学语文课程也可以对一些客观题做题库建设,设置一定比例的机试评价。题库建设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支持。采用试题随机选题,为大学语文教学测试的公平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并且随着试题库的逐步完善和进一步扩充,大学语文课程测试的公平性会大大加强。
加强后续维护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精品课程要发挥示范性的作用,意指精品课程要保证课程内容及时快捷地展现在网站上并及时得到更新和维护,实现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谓的“精品”应是持续并且不断自我超越的精品,而不是一时性的评选精品。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精品课程的资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都应当不断更新与改革。由此可见,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站不应是一次性建设,而是需要与面向对象的互动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要时刻关注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及时调整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有机结合。因此,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渠道,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后期建设。如资源的更新、互动平台的完善提升、教学设计的改进、教学评价的效度检测等。“不改革无以求发展,非精品无以谋地位”,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事关语文老师的地位以及课程的未来命运。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会学乐学,让学生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奠定基础。而在学习型的社会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应该就是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
大学语文论文3
摘要:从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定位、课程设置、学科教材、师资队伍等影响因素,提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以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教学 审视
1、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审视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不难理解,《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正日渐走向“边缘化”。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学语文的定位模糊,二是大学语文地位不高;三是大学语文现行教材五花八门,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
1、 1 学科定位模糊
一是对大学语文是强调工具性、重在提高学生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上比较模糊。二是教学中存在偏执现象:或把主要精力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于教材范文的解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或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偏离学生的文化基础,单纯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三是高校办学理念越发功利性,课程设置趋向实用化,热衷于好处看得见、用得上的课程。
1、 2 学科地位不高
在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公共课,但处境尴尬:学校不重视,课时缩减,甚至某些专业视其为多余的课程而取缔;学生不重视,忙于专业课学习、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考试,对学习大学语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眼下的就业大环境无形中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有些学校适应潮流,也会有意无意放松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1、 3 课程教材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五花八门,不适应理、工、农、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一味强调对古典文学乃至古典文献的学习,忽视其工具性,造成课本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加之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1、 4 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确实有所忽视,缩减课时,许多语文骨干教师相应地转向了公关、交际类等的实用课程,或从事行政工作。要保证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实现,必须培养一支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从大学语文学科教师自身要求来说,必须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2、 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思考
面对当前大学语文的处境,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当前大学语文的现实,积极探索大学语文的出路。针对上文中讨论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 1明确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定位,提高其学科地位
从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阐述,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在素质培养上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同时我们应努力提高大学语文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要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突显学科的工具性在知识经济的年代,虽然我们反对实用主义至上的功利性思想,但我们也不能回避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必须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这门课的“工具性”作用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一种提升,同时也考虑到了大学生将来发展的实际的需要。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请示、报告、会议记录、通知、假条、合同、总结、评论、读后感等一些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应用得到的实用文体写作的知识。
2、 2选择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数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高职高专学校要立足实际,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的.教材。力争使所用教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专业实际。
2、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通过校内外结合、在职学习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地位,将其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建立合理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强调学在平时,练在平时,考在平时,利用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形象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1世纪的今天,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xx。(5)。
[2]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 J]。文学教育,20xx(5)。
大学语文论文4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而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师使用老套刻板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讲解传统文化,重视了文化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大学教师优化髙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讲解方式,建立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改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做到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的相互融合,这是提髙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而提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扩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同学们传统文化的道德素质水平,树立同学们的爱国敬党品格尤为重要。
一、重视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意识是顺应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推动新课标的深化改革作了重要的准备。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摒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不合理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并加强了学习和认知能力。高校大学生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同学们提高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能帮助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监察力和教育方式的掌握力度。更进一步说,引导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中国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同时消除了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一致性的情况再次出现,进而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离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基本概况
(一)髙校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传递速度的丰富性和迅速性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文化教育的需要,高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培养而忽视了髙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因而往往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投资力度,阻碍了开展高校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为了保障高校大学语文文化教育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高校增加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是保障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然而,高校每年在专业项目成果的研发方面资金投人较多,对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无法满足开展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降低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大学领导缺乏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如果说教育是承继传统最主要的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民族精神塑造的最主要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只要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成功抵御住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思考观念。
髙校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储备,不利于开展高质量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推动高素质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因而,重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需求。由于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使得许多语文教师肩负起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不利于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深人研究,因而在传授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加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年龄也趋于老化,使得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带头人,不利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科学有效的进行,不利于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得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的单一性,也使得我国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规模比较小,很少能够出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利于实现我国髙校大学更大范围内高质量传统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大学生参加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单一性。科学技术的飞般展使得传统的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多样性可言,只是依靠老师讲解和板书来进行课堂学习,不能合舰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影视扩展方等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采用传统“三步走”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新意,乏味无趣,这和大学语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种以讲解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探讨,造成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单调沉闷,枯燥无味,降低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在进行高校语文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测验中,同学们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背诵记忆,不能进行自我观点分析陈述,对学生自我发展不利,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功能。各髙校教师应首先发挥先行者的模范作用,以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为先任,再选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融人现代教学体系中。学校也应适当地给予教师自主权,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课堂的文化教育方式,给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积极活跃性,只有不间断地创新和超越,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固有博大精深的影响力。
三、加强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由于经费问题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为了有效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满足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加大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高校应当重要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资金的专项投人和使用,积极推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合理、高效使用,充分提升有限专项文化经费的利用率,引导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相结合,确保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准确性’这是决定大学语文教师提髙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大学领导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当引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素质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队伍建设。高校大学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和教师自觉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在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编时,编撰人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探讨交流,建立明确的改编方向和构思网络,增加能够开发同学们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课后作业,同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材做出整体融合,得到逻辑与现实结合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现阶段,为了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开阔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视野,丰富传统文化活动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髙校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提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思考和交流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探索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
(四)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为了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高校大学老师应当改进讲课方式,适当增添活跃开放的知识内容,营造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提升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学语文老师就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技能的教育,这是提高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一种高效方法,为了增加大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采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开展文学讲座、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等活动,促进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加强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概括和汲取吸收,使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实现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希望使传统文化意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结语
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添加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此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合适的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改进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同时整编大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部分的系统融合’开展文化活动,则可以促进大学生亲历传统文化,体会古老文明的精神,让大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学习、理解、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彩世界,营造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论文5
摘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提高农村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改变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唯一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效果
一、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45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苏州园林》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介绍、评论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样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欣赏园林艺术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写了有关园林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图片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的。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45分钟来衡量的。
二、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这门学科也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使我们的学生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就可以调动学生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光学知识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解释花儿这样红的原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应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野拾稻穗。那金黄的稻浪犹如一张宽阔的地毯,辛勤劳动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层出不穷。
四、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所以,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我们通过让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课前,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北京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首都北京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首都北京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北京首都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壮观,也是孩子们渴望一睹为快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了升旗、阅兵仪式的录像片断。国旗班战士优良的作风、雄壮的国歌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还有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观看后,笔者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想到了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体育健儿,有的说想到了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的辛苦,有的说自己将来也要为国争光……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吧!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吧!
大学语文论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技术本科 人才培养
摘要: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革新评价体系,加强课程外延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支持。
“技术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传统教学中的观念、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学目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实质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实施技术基本训练的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中创新能力更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课程本身的培养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树立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己任,更要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深层目的,转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失衡状态,促使二者的相互融合、渗透与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古人说:“诗无达话”,西方也有“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类似说法,就是鼓励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终日埋头于公式数据的演算或实践技能的操作中,其思维方式普遍具有科学严谨性,往往关注于答案的唯一和操作的准确,而忽视了发散性思考的训练,甚至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地去理解和体会文章,有利于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经验表明,加强文学阅读、丰富情感,是提高想象力、改善思维习惯、促进科学创造的一个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以文学想象力激发技术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创新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是想象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如拘泥于此,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存在的多样性。文学与现实世界建立一种想象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其想象和联想活动都极为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另外,大学语文中的写作训练也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从而为技术创造得以实现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注重教学拓展,向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掘。“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木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它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它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大学语文课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仅是基础课,更应该是提高课。特别是在学生基础文化课程不多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中,以文本为中心,由文字而文章,由文章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偏向于理工科的技术应用型院校学生来说,在单调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语文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许多优秀的文学经典,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可缓解或替代理工科课程的枯燥和单一。更能通过语文课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丰富语文知识、汲取文化精髓营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品味,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以致承担领导角色。
第二,针对职业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一线科学技术人才的地方。在教育学生科学求“真”的同时,更应赋予科学技术教育以“美”和“善”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不同篇目的讲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首先,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观念,千百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志士仁人。通过对有关篇章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应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类进步服务;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执著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用“深挚的宗教感情”来形容他探究科学奥秘的虔诚态度和执著追求,而这样的科学精神对于日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科技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已成为普遍工作模式。可以借助大学语文《张中传后叙》中许远、张巡、南雾云合作抗敌的故事,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教育。此外,还可结合《大自然在反抗》这样的文章,介绍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会由于对生态的破坏给自然、环境、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训练。在专业技能方面,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个人技能方面,则能够强化他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而在公民技能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及对多元文化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普通话训练、课堂讨论、课后随笔、阅读笔记、演讲比赛、社会调查、学期、读书活动、系列讲座,等等,都可作为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落实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
三、革新评价体系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课业任务较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论英雄,既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难以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还往往冷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试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也难以评价,对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是难以考察。因此,必须建立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考核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能力为目的。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核、开卷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采取闭卷方式,考试设计基于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语文研究问题。主要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的程度,考查他们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采取开卷方式,考核形式以自主阅读、写作为主,只做统一要求,不出统一试题,不设固定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把被动应试变成主动思考、辨析、创新和提高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全过程,给予相应评价。在日常学中设置普通话练习、演讲、讨论、辩论等小环节,对积极参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这样,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学习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考核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程外延建设
为了使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课程内部挖潜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课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等课程外延建设。
首先,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个人的技术教育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图片集为一体,化静为动,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其次,要提倡小班授课,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出现了一定的边缘化倾向,教师流失严重。加之大学扩招,造成师生比失调。因此,大班灌输成为时下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就目前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数量比综合性大学要少一些,在师资和教学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完全有条件开展大学语文的小班教学。
再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关乎语言、文学,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追溯和感悟,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还应文理相通。因此,大学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大”的视野。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就是阅读,大学语文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经典来加以支撑。高校图书馆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因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藏书往往相对较少,加强此类书籍的馆藏无疑十分必要。大学语文还可以与专业背景相链接、与校园文化相链接,与社会生活相链接,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开阔学习视野。
大学语文论文7
摘要:面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态度的转变,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几方面入手进行改革,真正实现大学语文应有的效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体悟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实现语文教育的初衷。
关键词:大学语文 改革 文化素养
认为可有可无,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课比起来,缺乏工具性与实用性,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成为“鸡肋”,逐渐被边缘化。而在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通知,在高校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要重视国学的教育。这一重大转变促使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作出改变,真正实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散发出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并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如何凸显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别,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法与规范,如何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改变评价体系,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关于教师队伍问题。在教学中,“教”无疑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切都是空谈。但目前在高校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没有老师愿意教,在不少老师的观念当中,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行的老师才会被要求去教授公共课,所以,许多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都是兼职或者非专业课教师,他们并不致力于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深度钻研上,只是以此作为跳板,在此心理基础上,就难以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落后,延续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分析课文,没有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些都是教师队伍水平不高带来的问题。所以,要想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从教师队伍入手。要重视培养一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增强成员的力量,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加专家型教师的比例,切实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据调查,在某些高校中,在安排中文系的教授讲授大学语文课程之后,许多学生表示了对这门课程的认可。所以说,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上好大学语文课的前提条件。
第二,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与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比起来,学语文貌似太缺乏实用性,因为语文毕竟是一门见效慢的学科,往往需要我们长期甚至终身学习,所以许多学生放弃学习语文,转而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见效快,实用性强的课程上,比如英语等。有些理科生在沉浸于文学名著的阅读与欣赏时,甚至有一种罪恶感,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在不务正业。另外,由于教师教授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对语文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中学语文的水平上,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不愿意上课。没有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大学语文如何能存活下去?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文学名著不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大学语文是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它有助于学生去体会文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性情,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精神支柱。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以往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因为许多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被高考吓怕了,应试心理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认为语文是枯燥无味的。而大学语文必须带领学生从这种误区中走出来,让他们重新认识语文,重新认识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体会其中的魅力,真正发挥语文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大学语文应该重视学生听说读篇写能力的培养。许多大学生毕业,连一篇通畅的文章都写不出来,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普遍存在。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许多人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别提名著阅读,美文鉴赏等高层次一点的语文素养了。尤其是一些理科生,他们整天沉浸在数学公式,计算机语言的研究当中,中国语言文化严重缺失,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悲哀。只有学生以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当中,摆正态度,才能赋予大学语文课程新的活力。
第三,教材选文的问题。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有专家指出,“正是由于对学科定位认识不同,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其中的一些选文适合中学生使用,但却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审美取向的需要。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是高中已经学过的,学生对此意见很大,这种重复性学习显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认为大学语文不过是高中语文的简单重复,没有必要再在这些看似没有实用性的课程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因此大学语文必须要收录水平高的选文,多一点启发性强、思考性强的作品,来适应大学生对文学的需求。而且,在高校中,应该由最好的老师来教授大学语文公选课,让最好的老师来开经典课,让老师们在学生中去普及、传播经典。
第四,教学评价问题。当前的大学语文考察方式仍然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培养大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渐行渐远。我们应该探讨一些新形式的语文考察方式,比如口语表达的测试,写作能力的测试,美文鉴赏阅读等。也可以和中文专业的学生靠拢,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在考察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认为,改变教学评价体系,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方法,它的改革,会促使教师改变教授方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态度。
温儒敏说过:“大学语文应致力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让他们感受到其中魅力,进而引导他们进行终身学习。”我们应该把大学语文定位为审美化教学,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美育修复和美育慰藉。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不要简单的进行作品分析,应当从中启发学生做人的道理,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有关红楼梦的选文的时候,应该较为全面的为同学们介绍红楼梦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封建伦理制度和风俗,激发他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我们国家古典名著进行阅读,扩大知识面。除此之外,还应该辅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必要的时候可以走出课堂,在适合的场所让学生体会国学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文中沉淀着我们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由此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大学的中国语文教育,目的就在于经由母语确立和巩固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母语高等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它承载着使一代代青年全面提升母语素养、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不再把汉语看作“工具”,而是借“好文章”学习重温汉语文的“伟大的传统”,加深对汉语书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精神成果熏染灵魂,滋养心灵,提高以汉语文解释世界的能力――这些,才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美衡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xx年4月第10卷第2期
[2]张洁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年12月
大学语文论文8
一、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作为面向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1.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在人格品质体系中居核心地位,支配、调控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取向,对实现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起着动力和激励作用。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命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执著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留下的那些彪炳千古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壮怀激烈”的岳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杜甫“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忧国忧民意识,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豪气,文天祥“臣子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忠贞誓言,无不洋溢着崇高壮烈、震人心魄的情怀,这对于青年学生汲取精神营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2.丰富大学生的心灵体验
大学语文课程以经典文学文本为载体。文学以最自然的生命存在感悟世界,以诗意的方式呈现现实。通过文学世界认识自然、自我、社会,并在精神上实现超越,是文学的功能之一。可以说,最丰厚的人文情怀、最闪耀的人类智慧、最精深的普世价值,都在那些伟大的著作当中。这些都是最鲜活也是最感人至深的力量,能带给大学生丰富且自由的心灵体验。比如,读沈从文,如在午后煦暖的阳光之下饮啜一杯淡茶般恬淡、清然,学生们在如诗如画、如梦似幻、田园牧歌式的桃源福地中感受和谐隽永的诗意,心灵在喧嚣复杂的尘世面前无限舒展。读《相信未来》,便能于唯美意象的建构中,感受到那一代人,如何在黑暗艰难的岁月里,借着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挺起不屈的脊梁文学伟大而迷人的东西正在于其对大自然的诗意呈现、对人类生活的深情书写、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守护、对美德与善良的高度张扬以及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切焦虑。这些都外化为无限多样的艺术品格,学生的心灵在与这些艺术品格的碰撞中得到滋润、丰富和完善,并逐渐拥有欣赏美的眼界、包容的心态、仁爱慈悲的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守候未来的期待等等。如此,他们的心灵便不会苍白贫瘠。
二、如何以大学语文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1.设计合理明确的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授课安排。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大多都没有合理的、明确的教学标准。没有课程标准,就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性质定位的不准确;没有课程标准,教师就不知道围绕着什么主题来讲,应该如何把握整个教学的进度,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没有课程标准,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很随意,有的教师讲文学、有的教师讲语言、有的教师讲写作、有的教老师讲文字。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随意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只有制定合理的、明确的教学大纲,才能规范大学语文教学、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2.编写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语文学科具有天然的人文特征和向善、向美的感召力。大学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出发,编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材,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教材编写人员应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大学新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细致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对于大学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应有所区别。
首先要有明确而深入的认识,对于如何在高中语文基础上拓展深化大学语文教学要有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以此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与高中教材衔接得自然而合理。尽量避免安排与高中教材重复的选文,以确保学生能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避免产生厌烦情绪。要打破以往古典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尽量选取一些文章简单,但有一定哲理性的作品。因为就学生目前整体的接受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古文都看不懂。看不懂、听不懂就无法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合理安排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比重,针对大多数教材经典性有余,多样性和时代性不足的'问题,应加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比重。不能厚古薄今,过度依赖传统文化,应看到现当代作品,特别是当代作品在反映当下社会现实方面的巨大作用,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选择更多当代作家的作品,包括近些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青年作家的作品。另外,精选部分外国文学作品编入教材,将国外思想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如自由、平等、博爱、感恩等展现给大学生,通过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形成合力,给予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呵护。温儒敏版的《高等语文》就将一直以来深受学生欢迎的金庸、琼瑶的作品选入其中,陈洪版《大学语文》中甚至将罗大佑的歌词选入教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教材选文要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有助于青年学生养成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应对选文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思想情感上的影响和感染多加考量,对于选文在学生人格气质形成方面的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优秀的文学作品灿若星河,可供我们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仅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既有柳永、李清照的哀婉凄凉,也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豁达,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即便是同一位作家,也有不同风格的作品,甚至同一作品中也会既有“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也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些展现生活中美好而温馨一面,让人读来轻松惬意的作品不胜枚举,那些语言幽默诙谐又充满生活智慧,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又受益匪浅的作品也并非少数,那些作品中塑造的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向命运抗争,向残酷现实反击的人物形象同样不计其数。我们完全可以将更多这样的文本编入教材,特别是教材中诗词这一版块,必须改变婉约类作品一统天下的现状,让学生不要小女儿气地整天沉浸在伤春悲秋、无病呻吟的小小象牙塔中,应该走出个人世界,面向大千世界。应选择一些气势恢宏、慷慨激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的作品为诗词教学注入一剂强心剂。大学语文选文只有多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和坚强豁达的人格气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3.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立足课堂,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呆板、枯燥的授课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新知,从而养成学生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诗歌、散文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当学生们进入状态时,再加以适当的讲解和启发;在戏剧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在讲台上把戏剧情节再现,通过戏剧表演,有利于学生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品的主题;学习议论文时,先让学生对有关论题展开辩论,借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然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还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用图片、音乐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拥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努力钻研,以坚韧的毅力完成学习任务。
(2)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权利。大学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运用语言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第二,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开发一些实训内容,例如开诗歌朗诵会、撰写鉴赏文章、戏剧表演、电影配音等等,通过这些实训活动既锻炼学生的朗诵、鉴赏、写作以及表演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意识,还能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祖国母语的热爱与认识。在活动中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也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另外,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组织学生去风景名胜地区参观考察,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实用价值,为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唐诗系列讲座、人文素质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大学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暑期实践活动等。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平台,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居主导地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大学语文论文9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素养的任务,并对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即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提升理论水平;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的需求,也是当代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高校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融入民族文化,进而提升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一、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对教材进行建设尤为重要。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授,首先要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表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占据了大部分,再加之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语文教育中的典范,并且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辑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较为突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语文内容,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使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以我国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
首先,在文选阅读部分,一般会选择一些可以将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出来的作品,并且在每篇文章教学后都进行相关的学习提示及附带思考题,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其次,在语言实践部分中,一般会选择一些关于语文文体的写作和例文进行欣赏,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最后,在中文知识部分,则选择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并对其进行介绍,其中的内容要包含古代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可以看出,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大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有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根据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编订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大学语文教材更贴切本校语文的教学,并且将该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首先,该教材在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掌握该学习的语文内容,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可以将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体现。在编订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也遵循兼顾古今中外的原则,同时在教材中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影视类欣赏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每节文章后都安排了课后练习、知识链接及自学提示等内容,其目的也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学习。在该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课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可以与日常生活情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材不但汲取了语言文学知识的精华,还能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还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想要有效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大学教师务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大学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终生学习的理念,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教师自己也要经常欣赏名家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这样的做法,才能将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教学。因此,各高校必须要对其重视。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较为年轻,一般都是刚毕业或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方式及教学水平上较为薄弱,经常在教学中会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资队伍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及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学校可以聘请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到大学担任语文教学,让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发挥。因为这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在教学经验及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也都较为出众。聘请这些教师到高校内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承,还可以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教授给年轻的教师;第二,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语文专业人才,来建立大学语文师资队伍。
专业人才一般都接受过专业的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受到一定的熏陶,因而可以胜任大学语文教学,虽然是专业人才,但是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这样就需要专业人才向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讨教,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经验;第三,在建设好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后,一定要具备稳定性,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想要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那些包含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为教学重点进行欣赏,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思想和道德的重要性。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陆游的《示儿》及杜甫的《登高》等内容,都将爱国主义进行了诠释,李密的《陈情表》是我国忠孝思想的充分体现;李清照《醉花阴》、陆游的《沈园》等作品中将古代的爱情理想表达得淋漓尽致;陶渊明《归园田居》及苏轼的《前赤壁赋》则将田园生活及作者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进行了充分表达,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充分展示出来[1]。另外,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有大量内容包含对人生短暂等的感慨。以上所说的这些作品中都包含大量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刻地思考,从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务必须在作文欣赏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2]。
(二)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传播传统文化,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明确学生关注点,以此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比如,在教学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当前比较关注的感情观进行教学,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处于异地恋的状态中,如果能够将这些现象结合到教学中,势必能够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进而对这首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情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在传授这首词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感情,积极面对未来。又如,苏轼的作品《前赤壁赋》,教师可以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帮助他人、爱自己、爱他人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也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老人在雨中摔倒了,此时定格提问如果是你,是否要去搀扶?通过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进而引出诗词。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思想进行讲解,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大触动。
(三)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更生动形象。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垓下之围》的教学中,为了将项羽悲壮的一生及其英雄气概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事先铺垫项羽的生平和事迹,并通过视频短片形式来展现项羽的勇猛无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英雄人物所具备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人物、文章内涵、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尤为重要,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那么,教师就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生也不了解教师教学的目的,所以,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一定要重视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转化为开放式课堂,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而教师也可以在教案中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等。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及鉴赏的过程中更加轻松[3]。
四、结语
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借助大学生语文教育平台,可以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袁昌明.大学语文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xx,40(3):450.
[2]农朗诗.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31(2):140-142.
[3]叶荃国.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xx,4(1):67-68.
大学语文论文10
摘要:互文性,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改善师生被动交流的局面,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性,给大学语文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互文性
《大学语文》内容宏大深厚,它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等多项重任,理应受到重视,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社会需求,偏重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难以凸显实用和实效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作边缘化处理;学生也在功利主义思想主导下,轻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不加以改革,一味按照传统套路阐释作品,课堂教学缺乏思维机智和感染力,必然受到冷遇,教学目的必然成为纸上谈兵。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改善师生被动交流的局面,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性,给大学语文的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互文性理论简述
互文性,也被称为“文本互涉”“文本间性”,主要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受苏联文学家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启发,法国文学家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这一术语的诞生使描述文本之间关系的传统手法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和说明。继克里斯蒂娃之后,又有不少文学家对互文性概念做出了阐释。互文性理论认为,语词的意义借助“互文”才能全面定义,因为“语词(或文本)是众多语词(或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文本)来……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这就是说,文学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他们认为,文本也不是作家独创而是众多文本踪迹的汇集,而这些渗透了其他文本的无限的、游丝般的踪迹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意体系而存在的,正是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之下,不同的文本意义才得以形成。而这些联系文本间的踪迹可以是充分显性的,也可以是相对隐性的,所以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关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步。因此,“互文性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是主体文本与接受者文本之间永无休止的交换,是一种主体间性、主体交流”。互文性理论从主体间性入手,将文学的理解、阐释、再创造视为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就逐渐放弃了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使文学交流实践同文本研究相结合,从而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就将文学研究推向更为开阔的境界。
二、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内容也多是立足于单篇文本,按照固定套路加以阐释,视域狭隘,学生以记忆与接受为主,比较被动,教学缺乏活力。运用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拓宽了师生研读作品的视野,让课程教学变成了一种动态的思维成长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一)运用互文性理论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是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引领者,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语用能力、人格修养等,都会成为教学效果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和心性成长,而这些大多是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传统的就单篇文本加以阐释的教法,很难凸显教师个人经验、整合能力及独立思考的魅力。互文性使得文本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可以借助文本之间的意义关涉引入大量相关其他文本,从而多元化解读课堂教学所用文本,让自我及学生的视域扩大,思维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追寻的过程,充满活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意图,一向有争议: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去世而作,抒发微妙情思;一说是为庆祝儿子的诞生而作,表达喜悦和充满希望之情。了解创作意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诵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运用互文性理论认真解读文本,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发了学生研讨兴趣。首先,我从主题关涉引入互文本。“四月天”,是百花争艳的最美春天,但她极短暂,因此在我国传统的诗歌主题中,以惜春为主。如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秦观的《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等。林徽因古典文学造诣极高,又极敏感,所以不可能把刚出生的儿子比作人间四月天表达喜悦主题,念及犹如艳美春天转瞬即逝的志摩倒极有可能。再次,我从意象关涉引入互文本。“云烟”“黄昏”“星子”“夜”“月”“燕”等意象,在中国的古诗中多与思念有关。以“月”为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故林徽因用这些意象表达儿子诞生的欣悦可能性也不大。我还运用文本形式关涉等互文理论,引入相关文本来解读这首诗,说明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眼神和互动中能分明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对互文文本及当下文本的探索欲望。(二)运用互文性理论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相关的文本积累,将文本置于更宽泛的文化视域中加以理解,这都展示了教师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的思维品质,展示了教师专业技能的高超,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学生,给学生带来自由想象的张力和深入思辨的空间。这就自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求学生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讨论解读的过程真是让人惊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强大无穷。一个学生从“吟啸”一词引入互文本来理解。他说魏晋时有《啸赋》,描摹“啸”乃“逸群公子”“傲世忘荣”“精性命之至机”“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而出,不假声器,不借外物,“唱引万变,曲用无方”,“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故“啸”是何等质朴自然,之人对生命有独到的感悟,面对人生中挫折磨难及种种不平都能泰然处之;又《晋书阮籍传》,言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又《世说新语简傲》记,“晋文公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座,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结合这些文本内容,我们知道苏轼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实际是魏晋文人精神的体现,实在令人敬佩。有的学生从“竹”的意象引入互文本,有的从“蓑”引入互文本,还有的从背景引入互文本等,过程中有争议,有共鸣,讨论热烈,思路宽广,学生们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人格魅力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享受着经由主动思考带来的情感欣悦。(三)运用互文性理论重建师生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多是以向学生讲授知识为主,课堂的知识结构基本由教师掌控,有好多时候教师如入无人之境,高高在上,满堂皆我言,权威无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习惯于坐着安静地听课,记笔记,很少和教师讨论交流,更没有争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严重地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我思辨能力的发挥。
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文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文本解读方式,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也突破了以往一言堂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教学关系由操控走向解放,教引导学并促进学,师生的交流在文本相互交织的网络中穿梭往复。教师的引导在于注意针对文本提炼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问题,每个学生能够循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不同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互文符号,联系到不一样的互文本,这使解读更多地显现出了个性化,也更多地出现分歧,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辨析探讨,师生在剔抉爬梳、分析综合、参酌辩证的平等交流中解决疑难,深化对当下文本的理解。这样的互文性教学,大胆地让学生当主角,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且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好多时候教师也会在知识层面宽厚、思维活跃的学生联系的互文本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总之,运用互文性理论教学就是以开放性的眼光解读文本,让学生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整合知识经验,拓宽视野,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参考文献:
[1]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祝克懿.文本解读范式探析[J].当代修辞学,20xx,(5).
大学语文论文11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 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 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 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 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 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 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 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 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 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 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经典诵读文本材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读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 其过程就是诵读者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 实现文字向声音转化的过程, 通过经典诵读来塑造形象、传递感情,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 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 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 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 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 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 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 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 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 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 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 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 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 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 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 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 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 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 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 演绎经典文本。总之,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领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 只看书, 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 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它不仅是记忆, 而且有理解, 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 (诵读) 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必须理解在先”, 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 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 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 扫除读音障碍之外, 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避免不求甚解, 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 在诵读之前, 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 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 在诵读复句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 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 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 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 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 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 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 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 (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 的组合。同时, 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 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 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 区分主次。同理, 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 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 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 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 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 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 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 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 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 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 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 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 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 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 则应该博采参考, 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 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 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 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三经典诵读文本的深度揣摩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 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 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 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 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 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3]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 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 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 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 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 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 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 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 仔细体味, 然后进入经典,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 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 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 万径无人走, 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 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 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 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 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4]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 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 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 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 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 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 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5]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 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 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 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 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 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 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 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 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 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 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 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 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 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通篇基调热情高昂, 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 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四经典诵读文本的诵读表达
(一) 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 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 “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 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 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 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 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 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 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 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 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 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 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 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 (z、c、s和zh、ch、sh) , 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 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 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 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 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 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 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 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 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 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 避免出现误读。
(二) 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 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 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 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 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 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 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 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 化繁为简, 去粗取精, 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 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 进而能够熟悉经典, 顺畅朗读。四是品读, 就是鉴赏性地诵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6]。
参考文献
[1]黎海燕, 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xx, (1) .
[2][3][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6]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xx, (11) .
大学语文论文12
一、大学语文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提高语文教师思政素质。在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功能上,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教育与感染,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具有高思政素质和人格力量。而作为灵魂播种者与知识传授者,语文老师不能仅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却忽略了思政素质。所以,只有提高教师思政素质,才会准确把握与理解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所描绘的情境,由此才能让学生进入思政崇高意境,在往复沉潜中滋养甘霖。若非如此,就算语文教材有非常高的教学质量,也会由于不到位的领悟而不能育人。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思政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并将其切实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去践行与追求,为教育与引导学生作铺垫。通过对工作实践与生活点滴的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以此达到铸造优秀思政素质与崇高人格风范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善美为学生做表率、树榜样。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语文思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重视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得以不断增强,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与教育的主人。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课堂为中心,并向延伸至人文讲坛、社团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全方位教学环境,同时让学生自觉创建一个自我教育与学习的优良学风。创建集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络互动中,能够确保学生自我思政教育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思政实践,让学生能够利用寒暑期时间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深化理解与认识相关文学作品,并于日常生活中领悟语文为他们所带来的思政魅力。
(三)通过优秀文章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往往只有高质量教材才具有正面进行思政教育的功能。毋庸置疑,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语文教材质量比较高,这就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提高大量情理并茂及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然而,现阶段我国各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尤其是部分反动势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错误理念与观点渗透至大学语文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思政观念。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因素存在多方面,不良社会风气及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带给大学的最大问题是负面影响学生信念与理想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负面追求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潜藏的优秀传统理念,以此对大学生做好人格形象教育与道德情操熏陶。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儒家所宣扬的“刚正不阿”与“浩然正气”的人格精神、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以及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等,启发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这样对学生崇高感与责任感的培养非常有利,使学生能够自觉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崇高的思政素养。
(四)挖掘传统革命精神,确保学生爱国教育得以加强。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大、就业形势严峻以及贫富差距大等现象。在诸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缺少自我奉献精神,而且情绪非常消极。面对这种现象,大学语文老师就要深入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够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词句或篇章,突出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从这些篇章中感染与启发学生。
二、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有效结合
所谓结合,并非就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简单合并,结合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渗透、协调、互动以及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机过程。一方面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政导向作用,通过先进文化与理念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指导,以此使其思政教育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的兴趣得以激发,这样既可以保持两者特点,而且还能探求两者在教育效果与教育方式方面的新途径,寻找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结合的共同规律。类似于刘晓哲在《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中所阐述的问题,思政教育作用并非大学语文的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大学语文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就无法并驾齐驱于“两课”。然而,这并非学术界不重视、不研究大学语文此功能真实存在的理由。反之,若高校可以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极大的思政教育作用,并创造条件确保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作用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得以提高,这对当前教育界思政教育差强人意局面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大学语文进行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两者并不存在矛盾,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属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大学语文论文13
摘 要:“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该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中, 学校、教师、学生都表现消极。剖析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寻积极的教学对策, 是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 达成预定教学目标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大学语文; 消极的教和学; 积极的对策;
一、“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质的必要手段
语文的人文性, 是指通过语文的学习陶冶情操, 弘扬人文精神, 培养情感。语文核心素养, 是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从个体层面来讲: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国家民族层面来讲,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载体———语文的教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核心素养, 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
学生进入大学要学习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 但是这些知识的表述和传承都是借助语言这种载体进行的, 所以语文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表达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
(三) 写作和沟通能力是将来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基础
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在此过程中要养成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 提升良好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还是要离开大学, 开始社会生活和专业工作的。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成绩的因素有很多, 而沟通和写作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想提高沟通和写作能力, 就必须认真学好大学语文。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消极现象.
大学语文学习对学生至关重要, 但大学语文教学却不尽人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校管理消极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大学各专业都应该开设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 但由于重视不够或师资的捉襟见肘, 学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非常消极。一是任课教师安排的随意性, 有的大学语文教师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低标准要求, 从课时总数的安排, 到教学效果的评估, 都没有对专业课程的要求严格。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果, 影响师生对待大学语文教和学的态度。
(二) 教师教学消极
一方面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没能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感觉不如专业课专、精、深, 总觉得教大学语文没有成就感, 随便上上就足以应付;另一方面, 大学语文课的综合性, 又不是研究分工越来越细的专业老师所真正能胜任的。再加上学校和学生的消极, 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消极。
(三) 学生学习消极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 从小学到高中, 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是随学段的升高而递减的。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性、语文试卷的特点和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三个方面决定的。学生几天甚至几个月不上语文课, 仍能听懂。认真去学一个月, 不一定就能考好;一段时间不认真学, 在试卷分数上也不会明显体现出来, 所以在语文学习上就会有一种消极情绪。到了大学, 没有了升学压力,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 学生对于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会一如既往的消极, 更不重视。
三、“大学语文”教学消极现象原因剖析.
(一) 教学内容的陈旧
语文教学内容的体系性不强, 没有环环相扣的梯度。同一篇课文, 可以出现在不同学段的教材里。仔细对比大学语文教材, 内容与中学语文教材有惊人的重合度。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对语文学习已然失去了兴趣, 到了大学, 又出现这么多似曾相识的老面孔, 学习大学语文能不消极吗?
(二) 教学方法的陈旧
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了中学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甚至还不如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强。在应试的压力下, 中学语文老师会运用一些教学策略,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大学语文教学, 则没有这样的压力, 因而多数教师沿袭省事又陈旧的讲授教学法, 导致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三) 教师专而不博的知识结构
大学老师一般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固定的研究领域, 在此领域内, 专业而且透彻。同是汉语言文学的大学老师分工非常细, 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小。但是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却是丰富、复杂的, 涵盖很多领域, 要想讲好讲透这些跨领域的大学语文内容, 对于专而不博的老师有一定的难度。
(四) 网络、手机的冲击
现在已进入网络时代、读图时代、多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 网络上的信息和现代化技术, 对大学生的学习冲击很大, 对大学语文的冲击尤其大。[1]学生难以把心思沉潜下来, 涵咏传统文化, 吸收文化营养。宁可低头玩手机, 也不抬头听课, 宁可进行网络上的碎片阅读, 也不进行系统地完整地经典名著的阅读。
四、教学对策.
面对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消极现状, 应该积极地寻求教学对策, 唤醒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最终化消极为积极。对策如下:
(一)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都是单一的,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 首先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过去的学生只是被动听讲, 现在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课上集体探讨, 甚至允许学生做专题报告。这样就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讲, 学生的激情一旦被点燃, 其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就会由消极地听课, 被动地学习, 转变为积极主动甚至创造性地去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出黑板报、班级文集, 班级文学刊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时, 深入地钻研教材, 查阅资料, 整理归纳材料, 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审美鉴赏、写作表达等能力, 达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二) 采纳开放式的教学载体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中小学语文教学是这样, 大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对待教材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学生只要是在大学语文范畴内听、说、读、写就是在进行大学语文的学习, 而不要局限在课堂之上, 更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对教材要大胆取舍、重组, 更可以把教材之外的优美篇章拉进大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如此, 还应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高水平的语文实践活动上。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文化传统、文化底蕴的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节目,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语文实践活动。[2]
(三) 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
过去的教学评价以单一的试卷考查形式呈现,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必须相应地改变教学评价。一是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过去的主体只是教师, 现在既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 也可以是学生互评, 学生自评, 这能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评价形式的多样性。过去只是以试卷考查, 现在还可以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去评价学生, 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了语文教学向纵深挖掘, 横向拓展, 真正地锻炼了语文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 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帮助。由于教材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理念的落伍, 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起来。[3]为此, 要从教材的开放性、教法的灵活性、评价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制定积极的教学对策, 以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史杰, 宁西林.浅谈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J].教育探索, 20xx (22) :172.
[2]焦凤华, 吉毛太, 应成荣.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文学教育, 20xx (12) :50.
[3]张鹭.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 20xx (8) :143.
大学语文论文14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总结了现阶段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从明晰学科定位、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通过改革与实践,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改革
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肩负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重要作用。这门课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目标,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应用型院校而言,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科地位边缘化
很多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其地位可用风雨飘摇来形容,随意教学的情况非常严重。当前各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学校管理者在课时安排上认为可多可少,因而这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经常遭到其他课程的排挤,大学语文课时被一减再减,甚至有部分应用型院校为了安排其他专业课,让大学语文课程中途“下岗”,这最终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
(二)教材实践性不鲜明
当前绝大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通过增删高中语文教材编排而成,因此,在内容上更多侧重选编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教材中言语训练、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极为匮乏。此外,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仍以知识为本位,而应用型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用这样的教材教学,难免会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生出厌倦情绪。
(三)教学方法陈旧
“填鸭式”和“灌输式”仍是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少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就是在唱独角戏,呆板保守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用说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和交流。这种以知识为纲,落后且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其思维滞涩,原有的学习兴趣也慢慢被消磨殆尽。
二、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科定位
要想有序地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二是提升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重点强化课程组织和引导,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另外学校还需不断优化师资配置,加大对语文教学科研的投入。
(二)改革教学内容,强化能力培养
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在内容上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任课组成员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我们将教材分为说写专题和经典美文两大系列,不仅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兼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全面考虑教材内容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实用的基础上,非常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探究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实用、更加丰富。
(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且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经典美文赏析教学时,必须根据文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调整。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这篇文章时,可以使用借鉴法,从李白的入职途径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为切入点,进而为学生更好地介绍一个与现代人思想、行为同步的李白,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善于学习古人智慧的李白,一个敢于毛遂自荐的李白。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联系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有少部分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放弃生命选择自杀,进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点化其人生信念。又如,在《雪国》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自己赏析,之后让他们到讲台上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并鼓励他们制作PPT,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展现在其他同学面前。教师这样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而且还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课件制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技能、思维能力等,便于在之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师生共同教学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辨性,启智益兴,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导入月夜美图和古筝曲,进而让学生赏析作品情景交融、诗哲归一的意境,感悟吟诗赏月与团聚思乡、两地相思情感的契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四)改进考核方法,力求多元评价
传统的大学语文考试是非常呆板的,所以,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大学语文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要打破过去单一且生硬的试卷考试形式,侧重对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一方面可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累计加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举办如辩论、朗诵等比赛,对参与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此外,教师还要将这种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贯穿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创建“学即考”和“考即学”的大学语文新课堂。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可避免学生课堂听讲不认真,在课堂上打瞌睡以及玩手机等不良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概言之,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掌握各种技能,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学语文论文15
1教学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必要性
当前人类健康观念相对于以往有了变化,社会对医学类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医德等综合素质。但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借助工具,这种方式急剧降低医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是必然趋势。首先改革教学是学生完善自我人格的需求;如果不培养医学生美育或健全人格,会造成思想上的迷茫和精神上的空虚。可以说不管任何专业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完善知识结构需要是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医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医学技能,如果长期沉浸在医学专业领域中而忽视外界美好事物,会逐渐降低对社会的期待。医学教育专业教育要结合人文教育,以便在未来就业中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文化等方面需求。
2教学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现状
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忽略人文性,一度将大学语文教学变成书写医疗文书课程,特别去强调书写规范性,进而凸显工具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长期以往都会受到影响。在讲解方式忽略从宏观层面分析文选的深层含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在改革基础类课程方面没有花费较多的精力,导致多数教师停留在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层面上,依旧实施“填鸭式”教学,不论学生是否有语言表示愿望,课堂气氛沉闷。
3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更新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不同的点在于前者更具有理论性和自由行,教书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而改革后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教学方式上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讨论式;传统教师模式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统一化,依靠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目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教育所崇尚的最高准则。大学语文可以借用此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以此探寻新的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讲座式;语文课程内容较为广泛,不像医学知识有严谨的体例和程序。所以,可将医学类大学语文划分为独立部分,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阅读与演讲,适当可举办相应的讲座,由此一来,不仅对教师专业特长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还能缓解医学生在专业课程方面的负担。
3)体验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网上开设各种专题讨论论坛,参加文学社团,促进其将课程内容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借助某项具体活动实现完善自我和走向社会的目的,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灵魂。
3.2教材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国家规划教材,只有少数学校使用自编教材。其中部分学生所编著的教材中仅有现代文学作品和古典文学作品,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和写作知识、技能的训练。所以,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精心编写教材。首先教材要具有实用性;高职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尽可能的贴近生活。高职院校就以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为主,对此其语文教学应倾向于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其中写作培养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应聘,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医学实验报告和医学论文的写作指导,为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口语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该如何用语言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在教材内容上要是适当的增加优秀的文言常识及医古文,即能突出大学语文特色,还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教材要有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了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和高职生学生职业特点。因此,教材编写要基于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需求和体现专业特点。此外还要将语文工具性结合人文性,内容中实用写作、口语交际和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要占据相同比例,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教学要结合学生职业道德及职业能力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者角色,学校应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对医学生职业修养、职业品格和职业行为的教育。例如用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仁者爱人的价值观教导学生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医学工作者。同时通过学习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地关注生命,铸造医者的大爱之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