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必备(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论文必备(15篇)

小学语文论文1

  摘要: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实现跨学科学习,并运用各类现代科技手段,以便学生在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文笔者就如何巧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语文;翻转课堂;高效教学

  翻转课堂是应时代而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以生为主”,主要方式则是多媒体信息教学。翻转课堂可以将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与新时代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互相融合,改变了以往面授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并还原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制作微课,为实施翻转课堂做好准备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材料,通过编辑资料并制作成视频。如此,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自己的疑问展开探究性学习,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而言形散但神聚,学生可从中学到更系统的知识。例如:在《卧薪尝胆》教学时,教师就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提炼文本中的知识点,为学生生动的、全面的`展示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故事。同时,再收集并系统地展示一些其他的关于励志的典故与成语。如此学生的思维就形成了一个思维导图,不仅增强了他们敢于探索、自我奋进的意识,还让他们轻松学习到课本中的语文知识。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若无明确的教学目标作指导,教师则不能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不仅无法让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点,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在课前需明确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如此教师方可正确引导学生对教学知识有更准确的认知。例如:在对《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先制定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该课的生字并熟练地应用生字;(2)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3)培养学生思想情感,使学生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并制定教学方案。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要重视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带去温馨和惬意,这样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才能任意穿行,在真实和浪漫中获得感悟。不过教材设计有时候也与学生阅历相去甚远,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带来了不便,对此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在《葡萄沟》教学过程中,学生未到过新疆,对新疆异域风情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对葡萄干制作过程兴致盎然。而教材内缺少相应插图,无法让学生好奇心得到满足,对此教师可制作一段“葡萄干制作过程”的微课,即山坡上修建了一座厂房,外形如同碉堡,四周设置了无数小孔,厂房内钉满了木架子。架子上挂满了成串的葡萄,借助流动的热空气,将葡萄内的水分蒸发掉,最终形成葡萄干。将制作流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相应解说,学生观察后可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工艺。一些学生有着较强的发散思维,会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这里不能制作葡萄干”,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都积极发言,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利于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四、分析语文教学知识,将语文知识

  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需先对所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从多视角去探究教学内容,于课前对教学内容展开拓展延伸,教师再对学生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语文知识。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方可把生动形象的语文知识讲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发现并学习语文教材里的人文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则会在学习的过程里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时,教师即可通过分析课文大意,在教学时,注重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使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与亲情的伟大,让学生懂得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五、整理知识结构,让翻转更加合理

  相比于其他科学知识,语文学科不仅包含理解类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感受类的情感分析知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可以将理解类的语文知识制作PPT或者视频,而针对感受类的语文知识,则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例如:在教《九寨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九寨沟的风景图来感受九寨沟的美,感知九寨沟的神奇,但是作者对九寨沟的喜爱之情则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和句子才能感知到,但是这部分是无法通过PPT或者视频展现出来的,为此语文教师要合理进行翻转,合理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翻转理解类的理论知识,适当加入感受类的知识来启发学生,以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意义重大。不过广大教师需清醒认识到,再好的教学模式也只能对教育起到补充作用,若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需教师做足功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邱芸.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课堂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xx.(12):36-36

  [2]杨凯锋.翻转课堂课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10):21-22.

小学语文论文2

  1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

  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知识的储量较少,所以不会因为外界知识造成思想禁锢,因此,大多数小学生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是一项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丰富的视频与图片资料,提高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想象力与实物图片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会快速的学习这些知识,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快速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整合信息技术的作用

  2.1训练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将大量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的教材添加到语文课本中,但是这些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状态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这一差距,通过网络上的资料,搭配多媒体技术,可以跨越课堂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自然界千万年演变的过程浓缩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石、煤炭的形成原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打破课本带来的约束,促使学生可以变化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月光曲》的课程时,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可以在班级中播放优美的钢琴曲,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之后学生在接触钢琴曲时,就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学习内容。而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将《地震中的父与子》与《蝙蝠与雷达》两篇课文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分析如何通过蝙蝠的能力来营救这对父子,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语文教材中复杂的句子与资料,转变为更加简单易懂的图片,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2提高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与方法是新课改的首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核心,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无法实现自主学习,而学生也无法表现出自己的学习方法。采取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死板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为每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小组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搭配优美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轻松的环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重点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我们广泛认可,特别是评价中的激励性语言对于维护并促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激励性语言的使用过程需要注意技巧,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表扬泛滥。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就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探究一二。

  一、激励性语言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于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喜欢的眼神,都会让孩子长久沉浸在快乐和喜悦的情绪体验中,怀着愉悦的心情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评价学生时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一)享受乐趣,实现快乐学习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心怡的礼物来接受,从而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二)提升动力,实现有效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认知没有终点,更多的是新的起点。

  激励性语言可以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努力了、用功了而短期内成绩并没有大幅度上升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肯定。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客观而全面地看待自己,还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增强自己的信心,提升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不断地为学生“打气”,从而使每一次评价都成为学生认知活动的一个新起点与支撑点,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今后的探究中来,为实现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激励性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言不由衷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可是真正操作起来却让一部分教师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时教师的表扬性言语并不能由衷而发,欠缺一些真实性,情感缺乏诚恳。在实际评价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为了评价而评价,为了赏识而赏识,不管学生表现如何、做得怎么样,都是清一色的“你做得很好”“你真是太棒了”,而并非发自教师的内心,这就使得评价流于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也听腻了。

  (二)语言笼统

  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使用“对”“好”“不错”等笼统性的表扬语言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是具体“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为什么不错”却从来不说。这样的语言过于笼统,缺乏真实感与真切感,并不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容易使学生迷失前进与努力的方向。

  (三)千篇一律

  教师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激励性性语言评价行为,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行为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却并没完全理解激励教育的真正内涵,往往使用浮于表面的敷衍性的话语来评价学生,评价内容、方法单一,没有新意,以致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正确地使用激励性语言

  (一)表扬过程要因人而异

  新课程改革倡导要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同样这也适用于课堂教学评价。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性语言时也要因人而异,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和激励方法,以避免学生对于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倦怠。这样的评价更具个性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容易接受。而为了达到因人而异地评价学生,我们就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真正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具体来说,了解学生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多方面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与学生谈话、与其他科任教师交流、与家长沟通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与生活等,力求做到对学生全面而客观的了解。二是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教师可详细记录下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如发言情况、认知基础、薄弱环节等,这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二)教师自身要练好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即时、即地性,要求生动、活泼、形象、丰富,这源于教师平时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教学素养。教师的语言风格、个人魅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练好基本功,多学习、多看书、多实践,重视日常教学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此外,还要加强交流与讨论,可定期与本校教师开展交谈会,或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与校外优师、名师交流心得与体会等,这样更能促进教师自身基本功的提高与强化。

  (三)形成科学的学生评价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行为不仅能起到积极的课堂导向作用,还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形成科学的学生评价观。具体来说,科学的学生评价观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者淘气的学生。即要体现评价的公平与公正,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在教师心目中的平等地位,否则教师的课堂评价就会失去正确的导向。二是全面。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学中我们要打破学科界限,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发展,实现评价客体的全面化,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横纵结合。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指出优势与不足,激励学生前进,同时又要进行适当的横向比较,让学生有一个努力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他人心目中的榜样,这样更能激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4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首先,教师要通过讲解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注重提醒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详细的讲解理解教材要表达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情感熏陶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采用相应的语境对教材中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不仅能够创造更加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着更加真实、深刻的掌握。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情感熏陶增添了素材,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营造更加逼真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进一步渗透。最后,榜样学习方法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的一种重要方法,借助于教材中的英雄人物为小学生塑造榜样形象,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充分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有趣的语文课外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要看到小学生独立性差、模仿力强的阶段发展特点,在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选取正面例子,让小学生直接接触到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

  (三)利用丰富的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健康品格意志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选取,或者是划定课外阅读教材和范围,并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及时的“解惑”,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情感、态度、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不论是从言语谈吐、行动举止,还是在待人接物、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要为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榜样力量,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健康道德风貌的形成起到良好的表率。

  二、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措施,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过程、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注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语文德育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思想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论文5

  一、采用有效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抓住学生的强烈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而且小学生年龄小,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喜欢学。比如,小学语文中很多课文可以运用表演的方式演示出来,因为具有趣味性,会强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表演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小狮子》这篇课文时,因为属于对话形式,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书中小狮子、大树、狮子妈妈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这样学生就会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而且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并给学生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做到入情入境,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以及阅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样,经过反复的阅读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而且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因为这种阅读方法的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阅读情境,因为文中提到白鲸喜欢听《蓝色的多瑙河》这首歌曲,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首歌,并当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首歌的渲染中阅读本篇课文,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阅读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反观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大部分都是由老师带着读,因为他们觉得小学生年龄太小,没有过多的思想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就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但是,很多体验都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才能体会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提倡个性化阅读,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六年级下册《人生礼赞》这篇课文,因为是首礼赞人生的抒情诗,我们就可以采用学生自读和互读的方式,并让学生彼此之间对这首诗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真切认识到优秀品质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语气去读,仔细感悟这首诗中的文字,这样的阅读效果要比传统的老师带着读的方式好得多。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把阅读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然而,方法可以不断变换,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能变的,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把学生当做阅读教学的中心。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以上仅是我个人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和看法,在这里将我的这些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小学语文论文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 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我的背影》,《我的母亲》,《红莲》,《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还有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还有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可以够他们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真谛。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感于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情思,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小学语文论文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教育部主要倡导对学生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个问题上,涉及到了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这样在后期的学习中才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着重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如何研究。采用教学实践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理论研究;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体现。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中引导的方式,也是在教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小学语文是每个学生上学后最先接触到的学科,其意义重大。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与实践

  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应用在教学中。第一,丰富课堂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在我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普遍面临,作业量大,知识点复杂,内容晦涩难懂等问题。如果老师丰富课堂形式,使上课的方式新颖而且多元化,这样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并且吸引学生兴趣。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东方之珠》这篇课文,东方之珠是指香港是东方的明珠。很多小学生在没有读了文章之后,由于不知道香港在哪,或者不知道东方之珠的意义,会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关于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告诉学生香港是东方之珠的意义。并且通过图片等方式,给同学们展示香港的风貌。还可以让去过香港的学生走上讲台,翻转课堂的形式给同学讲关于香港的故事。这些教学方式新颖大胆,可以打破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隔阂,并且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点,在课堂实践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将课本上的知识生动化。在学习上,很多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老师不注重素质教育,一味地追求学生有很好的学习成绩,这就造成了“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基本为零。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将学习变得不是那么枯燥无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老师仅仅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就变成了一个自主学习,是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两者相比较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学生一定要听老师的这样才可以取得好成绩。老师对于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单纯地理论,而不从实践中总结规律,是无法满足个别同学的`教学需要的。在教学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老师不能教出来两个相同的孩子。这也要求了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能忽视个体。虽然有很多教育学家对于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多的理论总结。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通教师也在不断地总结理论,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一节课的主讲人,学生的思路都是跟着老师走的,很难自己打开思维。要打破这种固定的方式,就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是作家乔羽写的小孩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时光。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到讲台上演唱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课堂不沉闷枯燥。这样一来,创新的是学生,而老师在一旁引导,可以做到“授之以渔”。

  三、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一两句话就可以的事情,是教师一直要坚持的理念。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表现,也是老师对自我教学的高要求。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下,尊重个性,了解共性,才可以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国家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作用下才能达到的一件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只有老师树立好一个好的榜样,才能教出一个好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张丽华,梁艳玲.浅议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20xx.

  [3]阮南.浅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20xx.

小学语文论文8

  摘要:从语言学上来说,语法是组成语言的逻辑的基础与前提。任何语言与任何语言文化的研究都离不开对这门语言文化的概括与总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法是语言得以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语言教学必须重视语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理解语法对于形构语言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语法;小学语文教学;作用;意义

  1小学语文视角下的语言的语法基础

  1.1语法是语言的逻辑基础

  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看,语法构成了全部的语言基础,任何语言要想获得被识别的意义与价值,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作为其语言基础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科学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简单的语言学习,即立足于最基本的语言习惯与语言基础,尤其是注重语言日常的基本的运用能力的学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是要理解语言的语法意义。只有从语言的科学性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的语法意义,才能真正树立语言的语法基础。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出于语言启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更加需要语法作为其基本的掌握语言知识的突破点,立足于一定的语法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语言学习的习惯。换言之,不能正确运用语法学习的语文学习,则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基础。

  1.2语法是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的基础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更是如此。从一定范围上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小学生要想真正学好基础学习阶段的语言学习必须以理解一定的汉语文化为前提。而对于汉语语法的学习,则是小学生理解汉语文化的.基础。这是因为,无论汉语怎么变换,也无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如何变化,其最根本的就是围绕语法来进行,可以说,没有语法,汉语则也将不是汉语了,也就不会具有相应的语言科学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汉语文化的讲授,尤其是教师要真正在汉语文化的基础上对语法知识进行讲授。只有立足于汉语文化的基础上的语法学习,才是能够接近学生语言学习实际的学习,尤其是教师在小学课堂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汉语文化讲授,因为任何语言总是突破不了其文化范围,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基础上才能对语言进行有效的学习。

  2教师注重语法教学作用的途径

  2.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来讲授语法知识

  从语言学上来说,任何语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而正是在这个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才不断地知晓语言的生活意义与生活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讲授语法知识,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语法知识面。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语言的生活作用与生活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把学到的语法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学生把知识生活化与实践化的重要途径。当然,真正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做到:其一,学会在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这样做,能够在根本上让学生领会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关联。其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正确的语法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就是一种具有生活意义与生活常识的学习,学生要想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并且运用正确的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就要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这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

  2.2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传授语法知识

  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必须从根本上就注意其应用性。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这就要求小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以往的教学习惯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扭转自己的教学态度,就必须注意在课堂上要密切观察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尤其是语法学习情况。语法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的语法学习往往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实用的语法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互用,也就是说,在交替互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比如提问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任务型教学方法在更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互动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以上教学方法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其意义与价值,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规律,更是教育教学规律所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并不断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其进行正常教学行为的基础,也是教师促进学生语法学习的当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姚金娟,韦雪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孝道观及孝育方式———以苏教版为例[J].教育探索,20xx,(5).

  [2]龚杰克.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地”“得”[J].学周刊,LearningWeekly,20xx,(1).

  [3]吕映.写作知识视域下的习作教材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为例[J].教育评论,20xx,(6).

小学语文论文9

  一、“实”与“活”语文教学思想的提出

  “实”与“活”的教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基础教育实践。所谓“实”,则体现了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根本要求,语文教学的“实”是指教学体现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教风,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从而使语文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谓“活”,则体现基础教育发展性的时代趋势,语文教学的“活”是指教学要目中有“人”,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与“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既不能孤立地追求“实”,也不能片面地追求“活”。应当说,语文学科追求“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形成“实”与“活”的教学特色,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较为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首先,“实”与“活”的教学思想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特点。第一,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实”与“活”的统一。今天,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价值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因此,人的生动发展和人的整体和谐的发展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尊严的人,他不但需要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该是主动的、生动的。所以,无论是主体教育的研究,还是新基础教育的研究,都一致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是“活”的教育,是促进每一个“具体人”的发展的教育。

  第二,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实”与“活”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都要求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既要把语文的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学生身上去,又要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特别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的论断进一步说明,语文教学是掌握“语文”这一工具的过程,也是人的思想、精神丰富、完善、提升的过程,两个过程是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对于语文来讲是浑然一体的,既不能无视人的存在,抽象地进行语言训练,也不能泛化对人文性的认识,搞与工具性对立的语文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目标、内容、方式的“实”与“活”的统一。

  其次,“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在听课和语文研究中,发现存在必须纠正的教学现状:一是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比如,语文教学实践反映出一些教师搞枯燥的、题海战术式的语文训练,教学方式陈旧、僵化,教学上不敢求“活”,认为“活”会降低教学质量。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师生的发展。二是教学改革搞形而上学,作“表面文章”。教学价值的'追求抛开学生实质性的发展,无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追求形式、方法上的花样翻新和表面的热闹。前者并非真正的“实”,后者也并非真正的“活”。这种把“实”与“活”对立起来,或是将“实”与“活”简单化、形式化的教学实践必然导致低效的教学。因此,我们也努力通过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深化课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正因为“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思想有着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针对性,所以,学校语文教师很快形成了共识,并用以自觉指导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二、“实”与“活”语文教学的构建

  北京小学在语文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北京小学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实”与“活”的教学思想,从学科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到教学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整体性的探索。

  (一)研究四个“实”,实现学生实质性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工程。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怎样通过六年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实质性的提高?所谓实质性的提高,是指学生扎扎实实地实现所处学段的语文素养的发展,特别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兴趣、语文知识、语文习惯等的发展。因此,六年的语文教学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那么,我们的“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教学论文集-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论文1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也已经开始注意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但在此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成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小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日后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还直接与国家兴旺、民族繁荣息息相关,因而社会各界以及家长、教师对小学教育质量都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之一,信息技术以其信息容易获得、存储量巨大且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小学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广泛运用;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目前部分老师不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堂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将就其应用现状以及应对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1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1.1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些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鼓励学生大量背诵古诗词、成语等内容,重视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的掌握而非理解性学习记忆;同时,由于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的方式,他们更喜欢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次要、备用的授课手段,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形成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更无从谈及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了。

  1.2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学,从而使课堂缺乏互动

  一些语文教师由于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在日常的授课环节大量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课件以及幻灯片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尽管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发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过度强调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弱化了教师在教学环节的主导作用,从而会让学生有一种在自学课程的感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很难向老师提问做出反馈,久而久之课堂气氛会变的`沉闷无趣,一些学生甚至会对语文学习采取不重视的态度,从而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弱化预期的教学成果。

  2完善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方法

  2.1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安排,强化信息技术工具应用效果

  一些传统课文的教学由于缺少有效的多媒体手段,因而在背景介绍等环节通常是提供阅读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灵活编排课程的教学环节,将这些教学引入环节以及拓展环节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展现,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如在学习小学阶段阿尔丰斯都德的经典文章《最后一课》时,如果学生对故事当时的背景情况没有很深刻的了解,那么很难理解作者的心境,并且也会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有完整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普法战争的纪录片,让同学们了解到1870~1871年间由于普鲁士王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就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实现德意志统一等问题爆发激烈矛盾从而引发战争的事实,并且在这过程中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占领主权后宣布禁止教授法语的现实情况,并且让同学们联想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临时占领的地区教授日语,身为中国人会对汉语有怎么样的情感,从而在丰富了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对课文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强化了学习效果,也让一些同学对相关历史燃起了兴趣;同时,可以通过播放法语歌曲或一些电影片段让同学们感受作者所写“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的原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2.2使用信息化方法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塑造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方法来进行教学引入,或者对教学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视觉化展示,将会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小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情境时则可以采用信息化方法,对于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全诗气势恢宏,景色描绘大气而生动,把自身的豪放之情与崇山峻岭、怒涛湍流融合到了一起,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以及阅历尚浅,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类似情境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下载白帝城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同学们就李白眼前所见、耳边所闻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对李白在诗中写出的磅礴气势进行品味,从而深化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作用的影响下,学生也能够对这首古诗的通篇词句运用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古诗的整体美。再如《村居》一诗,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在农村的早春,孩子们踩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情景;教师可以以绿色调设计教学材料的色彩基调,选择一些乡村早春一片生机的田野景象作为背景图片,并选择一些充满童趣的歌曲配乐,让学生能够在潜意识上对诗词色彩保有一定的主观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2.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的作用能够促进师生交流的实现。在一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学给学生展示一些拓展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发表感想,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想法同老师进行分享。如在阅读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展示相关阅读材料或者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对教师的推荐建议有粗略了解的同时,针对一些可能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某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封面有什么含义等等;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著名学者或优秀学生的读后感、书评,来让学生对课外参考读物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帮助自身在阅读书籍时掌握阅读的技巧,抓住作品的内涵,实现阅读素质的提高。

  3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趋势,对此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审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现存问题,从提高课程编排、塑造良好课堂气氛以及增加师生互动三个角度进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华.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2):165.

  [2]赵梦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xx,12(36):225-226.

小学语文论文11

  一、作为学生学习关键性场所

  课堂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教师也需要利用课堂来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作为学生学习重要载体,课堂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实际学习状态差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效率不高的原因

  (一)农村小学学生性格影响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往往存在着爱动与贪玩天性,面对过于刻板、过于枯燥学习内容,学生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理念以及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来回答问题,诸如,“弯弯月亮像什么?”学生必须回答“小船”,如果学生回答其他东西,那么都不是正确答案,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三)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农村地区小学地区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并不高,往往知识坚持程序化教学方式,只是按照规定完成预定教学任务,教师方式非常的单一,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学生只是在课堂中居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趣并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往往只是要求学生练习生字和背课文,虽然重视语文教学,但是却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农村地区新课程理念落实不足

  农村地区学校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新课程改革理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学校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上却存在着认知方面的偏颇,在实际教学中刻意制造热闹课堂氛围,但是预期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僵化配合直接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四、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效率方法分析

  (一)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作为教师、学生之间双向性活动,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互动不仅承担知识传递作用,还承担情感交流作用。为了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提问教学方式是目前更加有效并且较为常用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效率。课堂提问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灵活教学方式能够转变传统枯燥教学方式,将教学新方法以及教学新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探索能力。

  (二)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主动权,學生根据教师指导来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分享自身成果,有效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在小学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提出问题,诸如,“她”是谁?她出现了什么事?根据课文你有什么启示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方式来进行学习,在小组内选出代表来发言,通过小组竞赛方式来进行分析,对于回答较为优秀的人可以给予整个团队奖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性。

  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具有非常强烈好奇心,通过有效改进有效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生动课堂氛围,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逐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词汇教学与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随机选择学生来练习拼音,再让另外一部分学生组词,通过这样相互配合方式来有效检验学习成果,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仅是课堂提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来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在小学语文《六个矮儿子》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正式阅读课文之前,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诸如,六个儿子做了什么?有什么启示?六个儿子性格特征是什么等,利用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思维,通过认真的阅读来得出大儿子是“抓螃蟹”的、六儿子是“养鱼”的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有效吸引学生语文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营造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生动语文学习氛围,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升教学多样性

  多媒体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枯燥知识内容转化成为生动声音与动画,利用抽象知识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和教学内容有关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歌曲演唱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营造生动性、趣味性教学模式,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环境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五、结语

  素质教育旨在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健康成长理念,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以及自主发展,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平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体味生活、体味语文中所蕴含魅力,学生能够真正热爱语文,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以及语文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探究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语文论文12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素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在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而传统教学则以教师教学为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被逐渐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导

  素质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不清楚或不了解的知识进行重新掌握。由于考试已经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心与指导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鼓励,还要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二是在进行学习与复习时,教师要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重难点进行重点指导,使得学生不仅对错误之处有正确的解答,还能对自己的错误之处进行深刻的了解,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关心,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变化的特点,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采用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可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活动穿插。如在进行《负荆请罪》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情境进行现场表演,要求对见面的语言、动作及神态进行着重表现。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思想的把握与理解。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建设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完善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培养创新教学观念,加强科学思维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培养,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新时代教学精神与态度。第二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设。要不断完善自己,还要加强教学素养的培养,以保证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引用在教学中。第三是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本要求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外,还要做到灵活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

  5.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由于小学语文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还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怀与肯定,切实保证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教学观念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生活观,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及思想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前提下,把握课堂气氛,找准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

小学语文论文13

  "扎扎实实教语文"是我从教20年来的教学理念,我所理解的语文就是要充分地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积累。我认为积累应包括语言的积累、生活感受的积累。

  一、重语言文化的积累

  我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督促学生。我认为语言积累是促进学生"气自华"的最有效的途径。重语言的积累就是要求教师重视读和背,重视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

  阅读和背诵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我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让学生做好预习,至少读3遍,给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音,在自己有感受的句子下注明自己喜欢的符号,并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课堂上我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感悟,结合人物的生活环境,当时的生活处境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主角来感受,进一步读出语气。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当我课件出示鸭先生门前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两旁开满鲜花的小路时,"哇,好美呀!"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接着我就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来夸赞这条美丽的小路,再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来读兔姑娘、鸭先生赞美小路的语言的句子;然后我再让学生来演一演兔姑娘,鸭先生;最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那就是水到渠成了。学生通过图画再现和有感情的朗读,轻而易举就背下这个自然段。紧接着我就采用比赛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背下了这个自然段。

  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另一大途径。我特别喜欢让学生群文阅读。我每年都推荐学生购买与教材同步阅读的《快乐诵读》,每天要求阅读和背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语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写秋天的课文时,我每天就从《快乐诵读》中选择了一些写秋天的`诗歌和短文来让学生阅读背诵并摘抄。每天上语文课之前就按学号来检查学生背诵的课外阅读的语段,并给学生发学分奖卡,当积累到一定学分时就可以兑换奖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在学校还没设计摘抄本的情况下,自己设计了适合不同年段的学生适用的摘抄本,每天坚持摘抄,摘抄完后还要读几遍。我还抓住学生课堂上生成的优美词句,板书在黑板左上方,建议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摘抄下来。并奖励那些能恰当运用优美词句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知道每天哪些是必做作业。

  我还推崇海量阅读,并概括出群文阅读、正反阅读、话题阅读、亲子阅读、"自助餐"阅读等方法。在"爱心温暖人间"主题月,建议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灵鸡汤》《窗边的小豆豆》等文章,指导他们写读后感,让他们学会关怀朋友和家人。在"向先贤学国学"主题月,我建议学生每天背诵一小段来自国学经典的名句。在"探索与发现"主题月,建议学生翻阅《昆虫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科学家故事100个》等书,指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设想……海量的阅读真正让学生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并形成良好的语感。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语言积累就积淀下来了,就能达到出口成章的境界了!

  二、重生活感受的积累

  我在家长会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只要坚持做好三件事——锻炼、读书、旅游,那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书本知识固然重要,社会实践也不可忽视。如果学生满腹伦理道德,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另一副面孔,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即使这些学生考试分数再高,也只不过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词。所以我十分重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这两大板块的教学。口语交际中设计的教学情节往往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程,它可以给学生思想上的正确的引导。例如,小学一年级有一篇口语交际内容如下:爸妈不在家,一个小朋友独自在家,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自己该怎么办?首先我让学生趴在课桌上静静思考自己遇到过类似事件没有,接着有学生说遇到过,并说明自己是怎么做的,我再让其他学生来说这个学生这样做对不对,接下来再让学生讨论你认为书上这个学生该怎么办。通过课堂正面引导,学生知道了今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诚实,其次就是做事要小心,不要毛毛躁躁的。我还常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的家庭小作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基本都不会扫地,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周在家扫两次地,周末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间;刚入队时学生不会系红领巾,我在学校当面指导以后,让学生回家自己每天系;每天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周末给父母做顿饭……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特别是他们从中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进一步知道了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我还布置家长周末带上学生郊游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郊游中体会到全家人在一起的和谐与亲情,并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进一步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寒暑假我给学生布置旅游的作业,并让学生坚持写游记,不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写进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到达的景点都要拍照留念,回家后做成PPT,开学时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从而让学生学会爱生活,爱祖国,爱大自然。

  这样做既重视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彻;又重视了学生生活感受的积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温暖的阳光,学生的身体里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健全的人格得以健康的发展。

小学语文论文14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本文主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生活经验,提出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要将信息资源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使用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从而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下面我就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积极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而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走进丽江》这篇课文时,我就先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丽江的景色图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这些图片,学生看到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香格里拉等这些神奇而美丽的景色,他们的视觉与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丽江美景,知道丽江的特色与风俗。于是在充满了阅读兴趣与欲望的状态下,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课文的学习中,在这样浓厚而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也为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性

  网络上的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依靠教材的参考书以及教师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的现状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受到教师本身的影响较大,教学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而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与补充,师生的视野都会变得开阔,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例如,在教学课文《孔明借箭》时,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都感到难以想象,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这个片段,学生在看到直观的视频后,他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细致。接下来我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拓展三国时期的其他历史故事,如著名的“空城计”、“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外,为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与热情,我还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的表演,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更加认真地阅读三国故事,还让学生在亲身的参与实践中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突出教学重点,实现学生的学习高效性

  受到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往往是通过自己的讲解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与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教师节省了写板书的时间,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而且,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用红色加粗的字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课件学习时他也能着重注意这些部分,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很多学生都只能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而很难体会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所体会出来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于是我在教学时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配乐,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体会文字的深层含义,并将每一次幻象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使其更能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悲凉。在学生将这些内容都读过后,我便利用多媒体将这几次幻象都总结整理出来,让学生整体地理解这些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成才之路,20xx(02).

  [2]尚丰慧.利用电教媒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32).

小学语文论文15

  一、“探源寻根,根深叶茂”—小学语文变革创新之我见

  由上述可知,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好好保存、学习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应该明白我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应该从博大的历史文化中,吸取精华,专注文化研究,不断废除陈腐的、反动的教材内容,倡导全新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研究结果,总结一些关于小学语文变革的见解,具体报告以下几条:

  (一)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很多方法到现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串讲法、诵读法以及点评法。其中串讲法就是将单元内的重点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能初步对所学知识建立初步印象,然后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此外,还有另一类教学方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教学方法,即五段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将讲读的重点放在文章内容和结构方面。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文章中字词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困难。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五段教学法和串讲法,将文章中的生词生字着重拿到课堂上讲。不管是用上述哪种方法,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于小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不断注入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尾巴》这一课程时,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文中的重要思想,该课文中讲解到不同动物之间比谁的尾巴长,教师可以先准备一连串的动物,都是有尾巴的动物,且尾巴长度都不相同。例如公鸡、猴子、兔子、松鼠等,其中猴子的尾巴是最长的。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动物尾巴长短,然后让学生记忆不同动物的名字,从而达到记忆生词或生字的目的。串联和分段教学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方法中发现有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教师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不停地研究传统教学方法中值得吸取的精华。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实施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都表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都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例如我国传统教育方法中的随课文识字方法。采用《看图识字》的教学方法,到现在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小学生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正如上面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和挑选很多动物图片,首先让学生认识动物,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到正文教学中。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地位,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知识,同时要坚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要做到不耻下问,这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种精神。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对生活和游戏等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然后能从课外观察中,收集一些有趣的东西,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文题目,“生活中的一个小发现”,让学生明白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发现生活和热爱生活。在教与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但是要坚持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思考。学生上交作文之后,教师要点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文和做人是相统一的,写作的根源是让学生能懂得生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感情。然后在教师的点评中注入观点和思想。小学语文作用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作文写作中,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心声,而且学生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描写,这样课堂氛围也更加融洽。总之,传统教学体系中,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值得现代教师学习和深入研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摒弃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持与时俱进的同时,还应该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二、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引导者和教育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等,都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变革和发展。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变革体制的要求下,语文教师更加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和锻炼,不断实现小学语文教师的变革、发展和稳定。坚持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坚持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加强小学生对古文化的归属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只有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探源寻根,才能最终根深蒂固,花开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