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下

  (一)生搬硬套教案,应付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课前没有充分地备课,生搬硬套教案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时,不考虑本班级的学情,只追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每篇课文都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老师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段意,有很多重要细节都是走过场,好比蜻蜓点水,没有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效果。

  (二)满堂灌现象严重

  在语文课上,我们很多老师只是教课文,并不是教语文,只重视课文内容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老师满堂讲的现象太多了。占用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学得不牢,读的时间少,课文里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都读不通顺,何来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

  (三)忽略课堂的生成资源

  很多老师,都是按自己预设的教案去传授知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况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是你始料不及的,如:元宵节时,老师正在上语文课,舞狮队伍敲锣打鼓经过教室门口,这位老师还在按计划上她的语文课,学生早已神离教室,不住地往外看热闹,老师大声训斥,也无济于事。这位老师何不陪学生高高兴兴地看热闹,然后指导他们说一说,写一写,不是一次很好的写话训练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老师更是不放在心上。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意见分歧,老师不是很好地指导讨论、交流,还认为学生出怪招,大大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后的课,他不再那么积极了。

  (四)未能实现听说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都只是停留在读的层面,就是读,也是形式单一的齐读,分组读,只听见集体读书的声音,很少有个别读的检测与指导。很少进行听说写的.训练。要写起作文来,难度相当大,学生拿起笔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没有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没有突出教学目标,没有建起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远远地达不到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应该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彻底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必由之路。

  建议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法、学法

  每课书,老师都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学案”,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生字,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学时,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是怎样围绕着中心内容去展开的。注重课堂上的学生展示,老师要尽量少讲精讲,学生会的,不讲……另外是,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只有这样学生要学什么才能心中有数,然后围绕这目标去进行教学,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有所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就是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老师也不能太直截了当地进行批评,老师的评价要委婉一些,并用期待、希望的语言进行鼓励,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保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投入学习。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双方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三)课堂教学改革,从阅读开始

  课上,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孩子们积极读课外书,喜欢上阅读,喜欢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总之,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近年来,平顶山市新华区光明路小学针对新课程的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构建起“五步一体”的新教学模式,将“读、导、悟、练、拓”五个环节贯穿于一起,形成链条,互为关联,互为促进,使语文学习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共性到个性,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与提升,达到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和谐与统一,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犹如一场巨大革命,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试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我们去解。”就我校而言,我们试图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只是苦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各科有各科的教法,各学段有各学段的模式,甚至,同学科的老师也各有不同,就出现了教学上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一场变革对我们来说就这么容易?就语文教学而言,冷静之后,我们发现,精彩纷呈的背后,蕴含着浮躁和肤浅,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偏离科学的完整体系。尤其是语文教学“重人文轻语言”、“重内容轻形式”而造成的学生语言能力旁落和弱化的严重问题,显然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人生最可怕的是当你攀着梯子向上爬的时候,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当我们煞费心思地围绕着高效课堂做深入研究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研究的方向出现了偏差,这也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光明路小学校长王凤云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名师窦桂梅只有一个孤本,照搬复制都是不可取的,模式有很多,都是适应别的学校的,我们需要从这些模式身上找到触点,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找到我们自己的可行性模式。”

  二、可行性探索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呢?在这样的背景下,光明路小学成立了1+x科研组。1+x科研组由各个年级的骨干教师组成,由组长带领,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应新课程需求的语文教学之路。任务明确之后,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设置,吸纳传统的有效方法,紧密联系平顶山的文化实际,制定出分“学习理念,更新观念;课例观摩,对比反省;骨干引领,形成模式;汇报展示,完善模式”四个环节的创新思路。第一个环节,学习理念,更新观念。每周一个板块集中学习研讨。我们的学习,不再是领导读,老师记,而是学一个板块,围绕一个板块进行讨论,结合老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谈体会。对于语言文字的强调,原课标中有三处点到,现在的课标有十四处,对于每一处提出的目的及落实,都要作为我们讨论的焦点,进行认真反思和论证,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作为语文课堂纠偏。第二环节,课例观摩,对比反省。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是观看名师的教学光碟。每周二的教研活动,1+x科研组都要集中在多媒体体室,观看一些大家的优秀的课例。于永正、管建刚等名师的课例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从课例的理念到课例的设计,从课中的生成到师生的互动,从学生表现到学习效果,我们犹如一群贪婪的蜜蜂,摄取著名师课堂教学中甜美的花蜜。并针对名师课例,反思自己的课堂。尤其是对当前语文教学“重人文轻语言”、“重内容轻形式”而造成的学生语言能力旁落及弱化这一现象反复进行讨论,使每一次的学习,对于每个探究者来说都会受到一次震动和提升。第三环节,骨干引领,形成模式。这一环节主要是听1+x科研组的观摩课,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课的研讨上,按学段的不同、课型的不同,选取优秀的课例进行引领研究,形成新的思路。经过一段时期的听评名师观摩课,老师们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行为上都有了大的转变,第四个环节,汇报展示,完善模式。有人说,语文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要推开那扇课堂教学的艺术大门,窥探到从中的丝丝精彩,对于任何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当中需要的是磨练,需要在教研活动的集体中发挥磨课之魔力,需要有破茧成蝶的成长,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独领风骚。因而,对于研究课,程序是:讲课——评课——再上课,反复磨练,不断完善。活动中大家抱着学习的态度听课,本着成长自己、帮助别人的目的,畅所欲言,互相切磋,不断改进,使新的教学模式日臻新颖和统一。

  三、研讨中建构

  在研究课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课中所呈现出来的共性,提炼出了“五步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读、导、悟、练、拓”。使课堂统一于感悟探究的整体教学中,达到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读,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基本形式和途径,那么,其一切学习也应以“读”为基点,围绕“读”而展开。所以,模式中的读,按照阅读、感受、理解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导,是方法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的给予方法的.指导。比如,导句子的理解方法,导课文的表达方法,导课文的朗读方法等。悟,是学生自悟,杨再隋教授对感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感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魅力,感悟到文字所传递的情感[2],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练,即语言文字训练。训练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知识具体化,形成新的技能,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教读环节过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作围绕教读内容精心设计的读写听说的训练。包括在梳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在写作方法上适当归纳,总结规律,模仿写法的有效训练[1]。在练的过程中要先扶后放,由扶到放,由仿到创的原则,练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学生的朗读、说话、写字、想象等多种能力的训练要随时随机,见缝插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拓,即拓展。围绕课文进行有效拓展,由老师提供或者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诗句,可以是与文章主题相关、可以是与文章题材相关、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作品……就相关文章进行朗读背诵、品评欣赏,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读书、读报、视听或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导、悟、练、拓,这种旨在高速高效地开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质的五步一体教学模式,践行着“以学生的成长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这种课堂教学中,知识是激活、唤醒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火种”,具有现代阅读教学的气息。聚焦语言,指导学生经历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既达到掌握语言之目的,又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智慧、人格等各种训练中得以呈现、撞击,给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时空[1]。

  四、实践中完善

  任何一项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经过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过程。“五步一体”教学模式建构之后,1+X科研组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积极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实践教学,不断改进提高。汇报展示。展示课上,师生平等,各抒己见。有对问题的沉思,拨动着学生智慧的琴弦;有对问题的交流,表达着学生别有洞天的蹊径;有对问题的共鸣,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拓展了教学的空间,还使课堂洋溢着快乐,增进了师生情谊。及时修正。一个新模式的建构,犹如“破茧化蝶”,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中发现有不切实际的情况,应不耻下问,勇于改进。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模式中的“导”(学法指导)有些不太适合。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又赋予新的内涵,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即: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判断学生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使学生茅塞顿开。灵活运用。任何一个模式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不断生成、完善的过程。模式的应用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科的不同,灵活应用。关键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这也是目前我们将“模式”称为“基本模式”的初衷,创造本身就不是从一个模式出来再跳进另一个模式。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成为各位园丁的甘泉,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浇灌出一棵棵复兴中华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汪潮.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新趋势.小学教学,20xx,(4):4-7.

  [2]管建刚樊小园.指向表达的阅读更有效.小学教学20xx.(11)17—19.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一、善于运用赏识激励的方法

  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只要看到学生微小的进步,就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进行各种赏识激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欲望。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快速走下讲台,以轻盈的步伐走近学生,弯下腰,倾听学生的话语、思想与感悟,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当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或鼓掌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但没信心,渴望得到教师的快速准确评价时,教师应报以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枚小小的印章、一束鲜艳的花朵、一个鼓励的手势,适时适度地进行激励表扬;当学生课堂提问受挫时,教师首先要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及时送去一个温暖的拥抱,温和地抚摸着学生的头,轻声给他说“:继续努力,下次你一定行。”此时无声胜有声,能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激起表现欲,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乐园。

  二、巧妙把握赏识艺术的语言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准确更要巧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随意夸大,还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注重情感投入,用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富有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赞赏,例如:“你读得很有感情,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就好了!“”你的想法与众不同,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我怎么都没想到,你表演得太精彩了!“”确实很有自己的见解呀!“”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赏识的语言让学生实现情感共鸣和思想融通,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并使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且熊熊之火燃烧照亮全班,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竭力抬高作业评价的.等级

  其核心是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是关注评价的过程。比如,有些同学写课堂作业时态度非常端正,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完成作业的效果和优秀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常规是得不到“优”,面对此类学生教师不能批评他书写不工整,而是批改他的课堂作业后给出一个“优-”,随后,请他在班级进行作业展示,有了这次经历后,学生自信心十足,书写课堂作业就更加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堂作业水平就能达到真正的“优”。当然,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创造能力。教学实践得出赏识的艺术在于信任,赏识的教育伴有批评。

  四、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课堂清新温暖;赏识教育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让课堂五彩斑斓;赏识教育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让课堂精彩纷呈。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学生,在赏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创新,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没有预约的精彩!学生的心灵就会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优秀,彰显各自的无限魅力,持之以恒不断走向成功,描绘出属于自己绚烂多彩的人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1.作文的命题更加科学化生活化

  作文的命题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使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认真的研究小学语文的作文命题。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于社会的认识太少,并不能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很多小学生反应在写作的时候都是无话可说,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的时候尽量选择生活化的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的质量。写作课堂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师要引导着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感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让学生能够认真的观察生活,找到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写作。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要注重培养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能够对事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作文的深度。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成长经历选择,对于城市中的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大多是比较先进的,因此就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命题作文,“大汽车的重要作用”,而农村的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所以教师就可以进行“做饭的妈妈最美丽”这样的作文命题模式。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制定合理的作文命题,可以选择“我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这个小动物我最喜欢”等这一类的开放性命题,学生的思维比较宽阔,选择也更多。例如,教师在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目中,“我们生活的庭院记载着成长的点点滴滴,原来的秋千已经推了颜色,原来高不可攀的桌椅已经变得这样矮小,原来的小鞋子小衣服也成为了甜美的回忆。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承载了我们的成长?请选择一个,题目自拟。”

  2.增强学生日常的阅读素材积累

  学生想要写好了作文,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生活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骨血,只有合适的作文素材支撑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寻找生活素材,细心的观察生活。作为素材的来源非常多,在生活中可以将日常的事件积累起来,作为作文的素材,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拓展阅读量,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包括大量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因此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作文课堂教学的需要。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很多的课外优秀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认真的阅读这些优秀的中外经典,从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其次,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好词好句,在阅读中将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和精美的词汇收集起来,还要经常的翻看这些摘抄,做到孰能成诵。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将阅读中的体会写下来,毕竟只有写下来的感悟才会更加的深刻。在进行课外知识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同学们积极地理解经典中的场景,能够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推荐的优秀经典书目一定要仔细的筛选,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层次。推荐的书目不仅要有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要有外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悲惨世界》等,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就能够提高对人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在作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的使用进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教师尽量的选择一些简单的书,例如是《弟子规》《三字经》等,在高年级学生中,就可以提供一些高难度的书,《论语》《资治通鉴》等,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3.学生要多多的`进行写作的实践

  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合理方法还是积极的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只有多多的进行写作训练,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的能力。小学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在日记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每天在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回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记录,也可以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就会这样写道:今天天气非常闷热,天上的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空气很闷热。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我知道这是要下雨了。我早早的将外面的被子收了进来,趴在窗台上向外看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蜘蛛在结网。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原来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平面上的蜘蛛网,现在它正在织的网是竖直的。下雨之后,我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屋外,发现横着的蜘蛛网已经被雨水打坏了,而这个蜘蛛正在这个竖直的网上悠闲的呆着,这个竖直的蜘蛛网还是好好的。于是,我就学会了看蜘蛛网识别天气的能力。学生的这个作文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细心观察,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这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的观察生活,在生活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秀的生活素材。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方法,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作文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一、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

  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更好应用的原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文化底蕴因素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而传统的教育观念贯穿于古今教育教学中,进而对现代教育教学有较大的影响,而以师为尊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突破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受社会环境的熏陶程度不同,从而导致赏识教育不是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奏效,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评价标准因素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过于狭隘,从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很少。评价标准的手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实施,过于追求教学质量的教师缺乏欣赏学生的能力,而学生对自己也不能正确赏识,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更广泛地应用赏识教育。

  第四,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同时也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学校开展赏识教育需要有家庭方面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教师与学生父母都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而对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夸奖和鼓励,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被赏识和被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第一,教师应该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口语中,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教室文化,进而对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将爱更好地传递。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力,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未有效应用赏识教育,这不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进而可以使学生感悟美、生命和生活,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胸襟,从而促进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摘要: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生动的教学,小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为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言;生动的教学;创新;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小学生应该感受到人文精神内涵的充分涌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小学语文课应该充满快乐和温暖,让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到更真实的生活意义和更多的真实。让生动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标签,让生动成为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充分理由。因此,如何生成生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应该情绪化地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体验丰富的情感

  让情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涌动,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可以使用教材本身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每篇文章的选择都反映了教科书编纂者的良好意图。这些文本大多是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因此,这些作品往往包含深刻的情感和坚实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学习课文《再见,亲戚》时,老师首先可以通过展示朗读的形式来表达他在阅读中的深厚情感,这样学生的心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学生没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大声朗读时可能不会有这种情绪。教师的示范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表现出渗透在课文中的行为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的特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感染。例如,在像长城这样的文本中,当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内心涌动的爱国情绪非常强烈。在课堂上,师生的爱国情感变得越来越深厚和温暖。

  2、阅读课文时要生动活泼

  生动的教学也更多地反映在学生自身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中。生动活泼的课堂应该使学生的内心情感高涨。因此,充满活力地大声朗读也意味着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积极和集中的状态。他们应该通过阅读体验整个阅读过程,体验作者渗透在写作内容中的思想和感受。即使学生们没有把他们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在阅读上,他们也会被启发通过阅读思考更多的问题。活泼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应该全心全意地参与阅读过程。同时,当朗读时,学生也可以问自己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朗读。大声朗读也许能够回答自己的问题,或者学生们仍然有问题。在大声朗读或多次朗读后,他们可以提出进一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学生的问题通常很奇怪。例如,当学习课文“威尼斯船”时,许多学生问为什么他们不需要在轻盈和灵活之间停顿,而是使用逗号。提问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通过讨论找到更有价值的答案。

  3、从发展创新的角度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组织和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使活泼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个鲜明标志。因此,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活动。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目前的学习为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他们走向社会和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为了呈现更加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师应该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实现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给学生更多积极、互动、体验式的学习体验。

  创新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个标签,具有创新的组织和设计,这是学生非常必要的教育投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继续写课文,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来增强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学习任何课文时,学生不应该局限于作者的思想,而应该用自己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以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例如,在学习《曹冲赞扬大象》一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曹冲使用的方法有什么启发吗?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或者学生们有更好的方法叫大象吗?经过这样的思考,课堂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关键是这样的话题非常受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将非常致力于探索相关问题。

  总之,教学改革应该成为我们工作实践中不变的主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应该进一步增强,更生动有趣的课堂应该呈现给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创造,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快乐的感受,带来更多成长的同伴。

  参考

  [1]叶晓鹰<小学语文生动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xx,(84):6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尤其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工具,更是深化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具体探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法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这种信息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以更加多角度、多层面的姿态呈现出来。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近年来更是产生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卓越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信息技术扮演了一名“教学助手”的职能:不仅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帮助教师开拓思路与教学视野,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起到既改革了教学方法,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就像是无缝不入的空气一般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不仅改变着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样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思维成为当代最为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改革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更加呈现出其创新性、灵活性的积极属性,让小学语文教师们越发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之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所谓的“填鸭式”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调动,完全依赖于教师的个人魅力———肢体动作和幽默语言等,为了能够上好一堂课,优秀的教师在课前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备课,才能够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僵局,重新开启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师不仅可以将课堂准备板书的内容事先写入PPT课件之中,更加可以灵活动脑,将这些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灵活方式展现出来。这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极大的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因此,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产生了既深刻又广泛的积极效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的理解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巨大门槛,对于很多课文、段落、词句,小学生往往只能依靠教师的积极的语言点拨,而教师的这种点拨正是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的年龄段的理解共性上,这种点拨并不能够以点概面地改善所有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信息技术尤其对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等相关知识内容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节选自郑振铎《海燕》的课文《燕子》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见过燕子,对于课文中描写的春天里的燕子灵活、可爱的姿态,并不能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具体的影像,因此也就对于课文中的内容谈不上任何理解了。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的燕子相关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燕子的具体形象和飞行姿态,利用具体、形象的动态图像在小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完整意义的燕子形象,从而结合课文的语句内容,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境。类似这种凭借学生的已有经验无法完成形象建构的内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显示出无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在动态的图像和声音的展示下,学生由抽象的想象到具体的观察,加快了学生思维方式的成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更多的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相一致的氛围当中,感受作者描写的词句,以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多媒体设备,一段旋律,一段视频,一组图像,一首歌曲,等等,都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氛围的建构,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更多的教学辅助功能是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以此为教学核心目标,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等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教学形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更好的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能够凭借已有经验生成相关的教学框架。但是,在今后的多媒体应用过程中,仍然无法忽视这种工具的两面性,有效规避其负面影响,才能够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孙晓莉.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求知导刊,20xx,(21).

  [2]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Z1).

  [3]茌月芹.浸润书香,享受阅读的教学研究———让阅读陪伴学生一路前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摘要: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文章首先对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使用电化教育技术突破语文学习的重点;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感情共鸣;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化教育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电化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小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育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化教育技术,轻视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推崇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电化教育技术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必然会使学生对生字生词、课文分析和朗诵的学习不足,从而造成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基础不牢的问题。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电化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电化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上大量播放多媒体课件,追求生动的视听和动画效果,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却分散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种教学形式上,忽略了对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当认识到电化教育技术只是课堂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过分的使用会使电化教育反客为主,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一)使用电化教育技术突破语文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中涵盖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而电化教育技术在辅助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将重点知识内容转变为易于把握理解的内容。同时,辅以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更容易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但也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等电化教育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重点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一课时,卧薪尝胆一词的字面意义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并结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成语故事,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明白胜不骄败不馁,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感情共鸣

  小学语文的学习范围广泛,很多课文都有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可以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精神世界,引发学生与教学内容、作者的情感共鸣。电化教育技术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现一个图文并茂、声情兼备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之自觉地以景触情,得出对人、事、物的体验和感悟。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作者对师恩的难忘之情,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至深的思想感情,体会其难忘的至深含义,引发学生对于“师恩”的思考。

  (三)合理利用电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某些教学课程的传授时,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去进行解说和演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还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语文教学程序化、自动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加课容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学生可能认为海洋只是观光旅游度假的场所,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教师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课时进行教学,往往很难充分地进行讲解,也很难解释得特别直观、透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改善这一弊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告诉学生,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可持续保护海洋的,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对人类未来的生命意义和发展意义。

  三、结语

  电化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主导力量,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但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电化教育技术,不断优化小学语文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龙.浅谈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5):31-32.

  [2]包建德.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xx(4):9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1、借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媒体技术集声音、文字、影像、图片、视频、音乐等于一体,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导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将所要讲解的课文情节以视频的形式加以播放,并利用多媒体介绍文章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社会背景,以便学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揭示的社会道理,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以及先进技术的接受与操作能力,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学生的启蒙阶段,便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带给我们生活与学习上的便利,相对于纸质版的教材解读,多媒体技术具有活灵活现的优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习惯,制作与所学内容相关的PPT,将自己的读后感写在屏幕上,与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学习新的与体会,更好的总结学习经验。

  2、结合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1)小学阶段的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并且以一颗纯真质朴的心来看待生活,他们从未踏入社会,时刻都需要别人的保护,社会经验少,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关自己所传授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争取做到正能量传递,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活泼的图片及文字结实,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PPT的制作是教师耐心、技术、智慧、功底的集中体现,在讲解PPT内容的.过程中,以启发为最终的目的,使学生养成探究新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2)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点,因此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方式要恰当。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内容以具体、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传播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这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当讲解到《海伦凯乐》这篇文章时,学生对于海伦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都较为模糊,教师便可以播放与海伦凯乐有关的电影,使学生对其有一个较为立体的了解。并且,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用布遮住眼睛,另一人帮助其活动十分钟后再交换体验,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黑暗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让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健康体格以及幸福生活,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掌握多媒体应用技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应与时俱进,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巧,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基于对教材熟练掌握与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应当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地方,应以图片、视频或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对于教材中的其他内容,若是不需要拓展的,应尽量避免频繁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则降低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恰当时机,以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为教学质量增色,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及素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总结、积累经验。

  4、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生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对于其语文意识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锻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传统扣手式课堂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其应用技巧与应用时机,使语文教学课堂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增加记忆深度,填充写作素材的空缺,合理把握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积累语文学习的技巧,锻炼自己的阅读量以及写作能力,学习获取知识与开阔眼界的技巧与途径,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塑造良好的开端。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其思想品质,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情感熏陶法、识字教学法、课外阅读法、诗歌教学法等方式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而小学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涵盖着非常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教材中的内容基本都与道德品质相关,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耳濡目染,并通过潜意识的影响,逐步提升自身的德育境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德育与语文教学合理结合,从而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对渗透德育具有重要作用,现在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整体状况来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仍然未能有效发挥。有些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作用。而且,个别教师对德育教材的理解不够,不能发挥教学中德育的作用。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充实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情感熏陶法渗透德育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结合与课文语境相符合的情感资料,创造情境,制造情感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快速有效地取得教学的情感效果。例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盆万年青放在讲台边,让片片白花在其间点缀,突出它的肃穆。在讲解课文时,用录音机播放《葬礼进行曲》,同时教师的表情要悲伤且庄重。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便油然而生,从悲痛中升起对革命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从而在情感熏陶下渗透德育教育。

  (二)利用识字教学法渗透德育

  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讲解,学生在下面不断地照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汉字的结构、外形来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观察所学汉字,探索汉字与道德、为人处世的关系,让识字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例如,在教“打”这一字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发音、字形、结构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打”字组词,这时,会有学生说出打架、打骂之类的词语,教师要先肯定学生的发言,之后教育学生不可以打架、打骂别人。经过引导,学生就会说出打球、打水、打游戏这样的词组。小学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必须要不断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品德教育[2]。

  (三)利用课外阅读法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之一。课外阅读的文章内容多是描述故事情节或是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客观事实的,这些内容中往往寄寓着德育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等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操,并以此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语文阅读课或实践活动课,开展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分享已阅读完的课外读物,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交流心得。在分享和交流过程中,学生受到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阅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利用诗歌教学法渗透德育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古诗都渗透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诗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诗歌时,教师要让学生从诗歌中领悟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潜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例如,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教师可借此教育学生树立祖国统一的理想。再如,利用《锄禾》所描述的场面教导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粮食。如果在诗歌教学中只是简单分析词句的意思,忽视了德育教育,就不算完成诗歌教学,只有详细分析诗歌本身,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循序渐进,通过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根据实际,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来进行德育教育,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少卿.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xx(6):53.

  [2]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xx(5):57.

  [3]夏惠贤,李国栋.从立德树人看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改进:基于苏教版与人教版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xx(4):94-10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大,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工具逐渐走进我国小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多种特点。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而又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能够将语文课堂带进一个异彩纷呈的新境界,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基于此,笔者从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古诗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三个方面去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而高效地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工具便是教师的一张嘴、一根粉笔以及一本教材,这些单一的教学工具使得课堂教学一直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使得课堂氛围不再毫无生气。它利用自己独有的特点,从多重角度去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小学语文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进行视觉刺激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点即是识字教学。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普遍是教师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生一个字一个字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也普遍低下。识字的多少、快慢对学生智能潜力的挖掘以及后期其他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至关重要。而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直观形象、色彩鲜明以及视听结合等多种特点,能够有效将识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另外,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也能对汉字的字形等进行形象而又趣味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刺激下对汉字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识认汉字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看”这个字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先给学生出示一个孙悟空眺望远方的图片,问一问学生:孙悟空在干什么呢?学生答:在往远处看。教师:它的手放在哪里的呢?学生在观察之后便回答道:它的手放在眼睛上面。教师:对的,孙悟空将手放在眼睛上,就能看的更远。那么“看”这个字和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和手还有目有关系。教师趁热打铁:说得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这个字该怎么写吧。随后,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将“看”字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笔地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尝试地写一写,以便更加快速深刻地掌握字形。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借助了小学生都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孙悟空的形象,另一方面将汉字的字形进行详细分析,如此一来,便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的氛围中掌握汉字。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趣味的识字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善用多媒体,培养观察能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形象鲜明,直观生动。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展现更多,更真实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和写作技巧,因而他们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如果教师能够将多媒体融入到作文教学中,便可以将生活中的人、事、景等等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挖掘他们平时生活中常常忽略掉的内容,指导他们进行细致地观察。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放大、定格等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技巧,打开他们的写作思路。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可爱的小狗”的图片展现给学生,再引导学生去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小狗的头一直观察到小狗的尾巴等等,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利用放大的技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小狗的毛色、爪子等等细节,从而给学生提供写作时的思路和轨迹。实践证明,多媒体的运用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靠教师的一人言和学生的想象去体现的,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都稍显不足。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从而去填补小学生表象贫乏的空缺,继而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偏离了他们的现实认知,他们尤其是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文化、思想等都倍感生疏,因此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而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便能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受,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诗所讲述的那段历史中,走进古诗所描绘的那片美景中,从而改变以往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化静为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体会古诗的美妙。比如,在教学《山行》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深秋山林中的绝美之景。小学生受到他们认知的局限,很难去理解“石径斜”其实就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山峦;他们也很难去想象到“有人家”的那种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深山生气,而且这句中的“有人家”和上一句的“石径”相互照应,因为“石径”便是通往“人家”的必经之路。多媒体的应用直接将古诗中的意境呈现给学生,将诗歌原本短短几句的内容扩大丰富起来,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入诗歌的学习,领悟诗歌更多更传神的内容。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古诗的朗读录音,有效地将古诗的语气、节奏和语调等方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倘佯在故事的美妙意境中。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助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清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从教材出发,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去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扬利去弊,最终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绚丽多姿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徐素敏.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6)

  [2]陈华.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xx(0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不但应该有自读的能力,更要在阅读中养成专心仔细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习惯方面积极培养。积极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过程中的细心和阅读之后的思考。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地读完课文,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萌生出问题,要勇敢地发问,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一课时,可以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猜一猜一只渴极了的乌鸦会采取什么方式喝到瓶子里的水?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乌鸦行为的想法,让学生把课文的优美句子标注出来进行赏析。如果学生能够经常这样阅读,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了整堂课的费力讲解,也能使教师省心省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式之中,把课堂变得绘声绘色,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放映一段关于丹顶鹤活动的视频,使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然后说:刚才视频里的动物漂不漂亮?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美丽的丹顶鹤》,同学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更多的了解这个美丽的动物。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更加好奇,让学生产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培养学以致用的观念

  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得的知识,学以致用,将习得的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在讲解《石榴》这一课时,可以减少讲解的时间。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写作的任务,让学生仿照课文动手写写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阅读的能力,也可以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的,所以教师不应该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不能为了树立“师威”而对学生幼稚的问题不屑一顾、呵斥甚至体罚。例如在学习《“黑板”跑了》一课时,有学生没有看课文内容就对教师说:“老师,这个题目根本就不对,黑板又没有长腿,怎么可能跑了呢?”这时,教师不应该呵斥学生,而是应该和颜悦色的对学生说:“黑板当然不能跑呀,想要知道为什么,就自己读课文看一看吧。”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也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之中获得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这些是缺一不可的。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断的坚持,教师要加快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终极目标不断奋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交流谈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和正确思想观点的塑造;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本身对人生认识的基础课,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课,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传统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多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主要内容进行,现如今一切教育都从学生发展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必要的改变,研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也势在必行。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都是依托于教学板书和教师的口语表达,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学生在下面“听”和“记”,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致使上课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情绪低沉,上课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的课堂不良现象。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创新教学。简单来说便是:教师要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倾听学生的学习想法,对症下药,做到“精准”教学;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差,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力也差,需要教师变化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其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分组比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以放影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扮演动画人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求胜心理,在对字词的记忆内容上,以比赛的方法,进行生词生字的教学,如此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很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相比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来说,具有较强感性认识的特点,教师在上课前,为学生安排一定的知识进行预习,或者进行导学案教学,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能提前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能减少对新知识的引导时间,也使节约的时间能花在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也要为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使学生能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这些强化和巩固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四、重视手抄背诵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抄生字生词,对于小学生生字生词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小学生受到社会或成年人的影响,喜欢玩电子产品,主观的认为手写生字生词毫无意义或者意义不大,这种错误观念,造成学生或者教师对于课后抄写生词生字有抵触心理。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手抄生词生字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小学生转变观念,勤于手写,少用电子工具代替手写。采用手抄方法使学生在生字生词学习方面能有牢靠的记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间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重视手抄背诵等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希望能给广大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者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小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教师也要结合教育和学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xx,07:79-80.

  [2]司霞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xx,15:39.

  [3]张洪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xx,15:3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尽管“高考需要大动作”“别让考试考‘死’了小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落实到教学一线,命题改革的形式还是不太明朗。

  叶澜教授说得好: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诚哉斯言。回归“生命”,理应是教育的本义,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更应是小学语文命题改革追寻的原点。笔者针对当下小语命题中的一些弊端,对语文命题如何“回归生命”,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一、呵护主体差异,树立“为了发展”的命题理念

  现象点击: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我们的绝招;打,打,打,家长的王法。”

  ——校园网络流行短信辑录

  为什么考试成了教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为什么从小学开始就有作弊行为?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传统命题的主导思想过分强调命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小学生发展的个体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测试的硬杠下,优异者掌声雷涌,落后者打板子惩罚。“为了学生生命发展”,这一教育使命发生了歧变和失真,教育逐渐步入了“选拔精英”的误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淘汰制”命题评价体系由此形成。

  调矫建议:

  1.树立“呵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命题理念

  小学生在语文知识、技能、情感上的多种差异,是正常现象。陶行知先生早有警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小学生生命成长最初的权威指引者,我们应该本着“每个人素质提高一小步,民族素质将提高一大步”的全民教育观,理解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淡化命题考试对小学生的甄别评价功能,呵护孩子生命的健康发展。这是推进命题改革必须树立的基本理念。 ’

  2.建立“发展性命题评价”的框架结构

  传统命题题型僵化,大多着眼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我认为,考试更应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发展的'眼光来建构整个试题框架。

  比如变传统的试题框架为“1+1”型(阅读加作文),卷面分为“阅读积累感悟”和“表达应用”两个考查范畴,重点落在“阅读+作文”上,全面检测学生的写字水平、阅读水准、积累广度、思考深度、感悟力度、表达向度以及应用程度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程度。再如,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能力,也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意识,也考查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建立发展性评价的命题框架,能使梳理知识和技能跟促进发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二、呼唤考试情趣,强调健康温馨的卷面氛围

  现象点击:

  “啊,总算考好了!我都紧张死了!”“我惨了我惨了!那个课文填空我明明背得滚瓜烂熟,可考试的时候,脑子里都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

  ——小学生试后话语辑录

  惧怕考试、视考试为畏途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具有的普遍心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传统命题权威、冰冷的“面孔”影响。“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给下列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此饱含审判、检测的权威口吻让天真活泼的小学生面临考试不自觉就产生了紧张的情绪。

  调矫建议:

  1.温馨的试题“变脸”

  给试卷换一张温馨、愉悦的“脸”,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

  加段卷首语:“亲爱的孩子们快乐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了。来,认真阅题,仔细答题,用一个完美的句号向小学告别吧!新生活的起跑线就在你的脚下!”

  题目上增点情趣:“快乐词语大本营、古诗宝库走一走、作文能手大比拼”……

  难题处加几个“小贴士”:“这个题目有点难,加油哦!”“哈!难住了吧?也许你可以联系学过的同类课文来理解!”

  卷末,附上一段结束语:“恭喜你顺利地答完了试卷!请仔细检查,反复品味,让测试的过程变成培养良好习惯、丰富生命感悟的过程!”

  ——这些导语、标题、小贴士和结语,可谓是一箭多雕:(1)营造了一种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试卷犹如一位温和、亲切的教师或学习伙伴隐现在学生面前,考试不再冰冷无情。(2)激发了学生阅题、答题的好胜心理和探究情趣,让考试变成了快乐的“闯营过关”的经历;(3)巧妙进行了良好阅题、答题习惯的提醒与培养。

  2.健康情意的悄然渲染

  语文命题应该力图营造一种平等、愉悦的氛围,注重健康情意的渲染和引导。

  比如,当下作为考查重头戏的“阅读积累感悟”部分和“口语交际、作文”部分,我们更要精心设计,尽量提供一个意味隽永又富有情趣的考查背景。学生走进“阅读积累感悟”的精美短文,就像走进深邃的故事长廊,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走进“口语交际”的活泼情境,就像面对名人大师、生活伙伴,感受着美好人格和意志的无穷魅力;走进生动有趣的作文训练,就像走进了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体认着尽情放飞想象和语言的快感……这种种健康情意的渲染,使学生接受审判等待评价的不良考试心理淡化了,快乐和成功的生命体验增多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悄然树立了。

  3.灵性飞扬的空间开拓

  语文命题中的习作考查应尽量开掘一个灵性飞扬的空间,充分消解学生惧怕考试作文的心理。如这样一次作文命题:

  阅读有趣的网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当上飞行员,老鼠嫁给了蝙蝠。为了让孩子生下来就有房子住,寄居蟹去贝壳家倒插门。为了孩子天生高贵,狐狸嫁给了金钱豹……”

  ——这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丰富有趣的、饱含不确凿性的题材选择范围,迅速将学生引领进一个带着荒谬的喜剧色彩的作文空间中,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作文过程的枯燥和素材来源的贫乏。

  抛出习作话题:羊许配给了狼会有什么结局?老鼠和猫成了邻居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们,你能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内容,发挥你卓绝的想象力,编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吗?

  ——这实际上又是一次习作情趣的再度激发和习作内容的选择指导。在学生喜欢的动画领域里;学生灵性飞扬、情趣盎然,惧怕考试、素材贫乏和焦虑问题都得到了舒解。

  那么,这样的作文命题能考查出学生的作文水平吗?当然能。学生需要一定抽取网文信息的能力作自己动画故事的情景铺垫,需要一定的日常知识储备作故事建构的合理背景,需要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作故事的框设,更需要有一定情趣性、生动性的语言来丰盈故事的血肉。——这个铺垫、建构、框设、丰盈的过程,正是检测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意义

  1.1形成学生的写作个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个性化教学也是目前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独特、个性和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学生形成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想象能力是促进学生写作个性和写作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想象能力是促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泉。学生想象能力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感悟得到的,语文写作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会融入到写作中,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为学生营建积极活跃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氛围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时,首先需要为学生营建一个积极活跃和自由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创造性,并能够大胆的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想象和思维的自由发挥。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能力水平,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学生能够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刻舟求剑》这一课后,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交流,发挥想象,假如你在江中遇见了这个丢剑的人寻剑,会怎样告诉他这个道理。

  2.2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有了根据思维发展才会有动力和根基。一个方面,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要以生活体验为想象基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家生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就能够迸发出想象的火花。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和不同的事物,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想象基础,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公园里花坛上的`各种花朵,通过看它们在风中摇摆的形态,想象一下花儿们在谈论着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写成作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以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基础。科学知识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总是让人心驰神往。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科普视频以及参观科技馆等,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学生想象的基础。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认识的加深,学生就能够初步形成基于靠科学知识的想象能力,教师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拟定作文主题《未来的房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描绘出我们未来的房子具有的特殊功能。

  2.3进行科学的想象能力培养训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文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文章进行续写。续写文章要求学生首先要对原文有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章进行续写。学生在学习完课文知识后,对原文的认识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续写文章就是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挥想象构思成完整的故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扩写文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活跃思维,充实和丰富原来的文章。学生在扩写时可以将新的元素融入文字,并且是在合理的想象后写出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总结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写作环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基础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想象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有效性和语文写作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