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精品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语文论文[精品15篇]

大学语文论文1

  [摘要]当前,各大院校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使其变得愈发边缘化,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外界因素,同时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教学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学语文课程被重新提到了重要地位,因此,基于人文素养角度,重新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实施课程改革,是改变现状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对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重新确立了人文素养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并基于此,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满足社会需求、丰富课程内容、健全考核机制四个维度,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及语文能力。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语文;现状;定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与多元化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导致自身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变得越来越模糊,思想形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逐渐显露出来。在学习期间,对于理工科更为重视,注重能够让自身迅速就业的实用性技能,人文素养急转直下。因此面对这样的状况,各大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现状,积极响应并落实素质教育,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处境,科学客观地认知其根本属性,并要充分结合人文素养,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深化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许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没有相对统一的正规教材,所使用的教材均是源自于院校自主编写的教材,而这种教材几乎都是文选,只是在其中加注了简单的评语,抑或是将语言知识与文学鉴赏相互整合,形成较为庞大又复杂的知识体系,无法真正发挥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作用。其次,许多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影响,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依旧采取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只是单纯地将重点、难点知识为学生标注出来,强制性地传授给学生,却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进而降低教学质量。[1]此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课堂中使用录音机的频率要高于现代多媒体,没有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更没有真正打破时空上的约束,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存在明显不足,也是阻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以往教学中,由于大学语文教师忽视了与理工科专业的衔接,导致中文专业教师与理科专业学生在交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进而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实效性。

  二、人文素养与大学语文课程之间的关系

  (一)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征随着教育领域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深入研究,逐渐达成了共识,虽然语文课程有着工具性的作用,但究其本质还是属于人文类教育,因为母语教学对人的思想及精神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活动,提高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语文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让他们通过审美欣赏、道德建设、心理健康等来进一步健全自身人格,换言之,即语文课程内容不仅包含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含有人文精神、道德素养、品质内涵等。语文课程提倡的是人文性,认为教学不能为了社会功利,而是要切实为了广大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2]

  (二)语文课程内容含有人文精神语文课程自身就含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从属性上讲,语言文字不单纯是交际工具,更是特殊的生命符号,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情感交流的有效载体,更是人文精神传播的重要媒介。对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来说,所反映的是作家真实的情感与价值理念,展现人性、人权、人生以及人道,体现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的认知与体会。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背景与人生哲理,有利于提高洞察力及理解力。[3]此外,语文课程也是含有道德品质、宽广胸襟等内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言行都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教学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与育人紧密融合,其中的文化内涵有效传递是在师生相互交流与配合中实现的,通过学生的深刻的感受与运用,教师的潜移默化教学效果能够得到真正实现。

  (三)语文课程利于人文素养培养将大学语文课程拓展为人文素养培育课,在教学当中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培养的同时,也是对其教材的深入挖掘。当前,大学语文课程虽然各大院校版本不同,但整体结构与内容几乎一致,均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兼具哲学、生活、历史及社会等方面内容,教材自身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院校也开始进行了课程改革,逐渐将大学语文课程转变为人文类课程,全新的教材创编更是直接将其定位为人文类阅读范本。[4]对此,在大学语文课程日常教学中,应在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加大人文素养培养力度,用开放性的理念实施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程的积极作用,运用教材中的丰富资源,推进大学生思想的升华,促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发展,以此来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三、基于人文素养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一)培养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由于当前市场人才竞争激烈,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各大院校的培训目标应积极顺应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努力培养高素养、强技能、专业知识扎实的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率,达到人才市场的要求。对此,大学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基础性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大量文学词汇,能够熟练运用语法的同时,将这些语文元素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5]此外,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当中,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用正向的优秀文学作品鼓舞学生,用我国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增强育人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语言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

  (二)强化理工科人文素养教育从各大院校的学生质量上分析,由于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的教育体系,就是将文科与理科分开来授课,进而将其延续到后续时期的教学中,导致许多理科学生存在重视专业技能,对人文素养的提高严重忽视的传统观念。因而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对语文课程具有抵触心理,认为其并不重要,致使他们在语言表达、写作时出现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字不断等不良问题,不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更无法写出真实的读后感,让这些学生体会不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6]因此,理科方向的毕业生往往不能达到职业岗位对基础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这样现实的窘境下,大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理科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文应用能力,要针对这种情况,充分结合理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当中运用适当的教学语言,逐渐将人文素养渗透到课程中,使两者有效结合。

  (三)积极与各个专业学科结合由于学校的专业课程过多,因而多将大学语文课程缩减到40-45课时之间,大学语文应积极为自身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是推动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课程内容涉猎广泛,容纳性较强,文学作品既包含单纯性质的文学鉴赏作品,同时又涵盖了经济、历史、艺术、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内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是其教学的重点内容,而这也是每个学科都具有的要素,并且剖析文学作品要站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涵义进行探究,每个读者也会由于自身生活经历不同及认知能力不同,出现多种多样的解读。语文自身强大的包容性为大学语文课程结合专业学科的革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大学语文要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优势,与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文化等相互建立联系,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基于人文素养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改革

  (一)转变教学模式,重组教师资源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大学语文课程也是教师从头到尾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方式必然会降低教学质量,并且不同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也完全不同,文学专业教师更加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语言专业教师会侧重于语文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运用,而写作学教师则会更偏向于文学实用价值的讲授等,也正因如此,导致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所学知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只是对具体某一方面的知识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由于语文的包容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需要教师具备鉴赏作品、剖析语法等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但却很难有教师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7]因此应将当前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推行多人教学、模块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个教师的专业优势,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可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全面性的语文知识,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相互统一的目的。

  (二)满足社会需求,调整课程教材目前,各大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均不相同,通用的教材多达上百种,怎样让教材不仅能摆脱教学窘境,还能满足人文教育需求,是当前每个院校应重点研究的问题。根据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以及教师应分模块教学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应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文学作品赏析;二是语言学,分为口语表达能力及语法运用;三是应用类文章写作,将这三部分进行单独整合编制,使其彼此交融,将人文与运用有效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每部分的内容创编上,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文章选择要最大限度地与实际生活接近,符合学生需求,推陈出新。增设文理融合、文学与科学融合等方面的作品,以此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结构应清晰,详略内容要明显,突出难点,虚实结合,坚持教学与阅读相结合、知识与鉴赏相结合、要求与驱动相结合的根本性原则,让整本教材方便教师的选择,帮助他们进行重点知识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课上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的高效学习方式,从而在为教师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8]

  (三)丰富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为了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大院校在选修课上,对于人文素养类学科要求的分数较高,学生为了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选择课程时也会更加倾向于这方面的课程。恰巧解决了大学语文课程因为课时少、教材内容有限而无法体现其优势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大学语文课程与演讲比赛、文章写作、普通话练习、诗词赏析、传统文化等进行全面整合,借此丰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空间。

  (四)健全考核机制,有效运用媒介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QQ及微博等社交软件,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仅延伸了教学时间、扩充了其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之间的探讨、鼓励与评价。[9]其次,对于学生评价而言,若仅凭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数对学生作出评价,显得过于片面,主观性较强。语文能力的高低应与学生日常学习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想要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群体力量的影响作用,与其保持紧密联系,运用校园广播、报刊、图书馆等媒介,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文学创作比赛、主持竞赛等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一定物质上的奖励,并将其纳入期末评价当中。此外学生日常在课堂中的整体表现、进步幅度、学习态度等都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关注他们能力、日常表现、实践情况等方面。这样健全的考核机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增强人文素养,深化文学内涵。[10]基于人文素养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其必然选择,是培养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举措。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充分意识到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明确自身课程定位入手,通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教材、健全考核机制等有效策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红,崔伊飞.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03):283-287.

  [2]张翼.人文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18-22.

  [3]吴时红.“大语文”观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02):143-148.

  [4]蒋承勇,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53-55.

  [5]行玉华.论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5(17):25-26.

  [6]毛元金.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策[J].思想战线,2015,41(S1):91-93.

  [7]陈嘉伦.大学语文课程提升人文素养的路径和实践[J].语文建设,2015(33):23-24.

  [8]龙宇帆.发挥大学语文人文功能,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60-61.

  [9]沈明煊.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6(25):109,186.

  [10]吴俊,刘佳人.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大学语文教育[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8):48-52.

大学语文论文2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本篇论文是研究大学语文论文的,是关于教学模式论文的讨论分析。

  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大学语文论文3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如今的大学语文有些向反方向的方面发展,让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缺失,也让大学语文教育走向了困难尴尬的处境的主要原因。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发展是现今最为基本及其重要的任务。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素质及精神的提升。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是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从现今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的缺失角度出发,从现今大学语文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状况出发,找出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维度;育人;审美教育

  受现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和文化潮流方向的环境影响下,现今的大学生大部分存在着心浮气躁、重理轻文和急于求成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对知识文化的积累,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学中的模式及理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已无法符合现今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文教育的意义将无法得到全面的体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及意义,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发扬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教育的主要性质是推动社会生活的有机整合体,也是促使个人人格、价值观等全面的完善。文化和专业技能是教育的两个层面,它们是共存的的整体,不是相抵触不容的。我们应充分的了解到当前高校的人文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而人文维度的重建需是以大学语文教育与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高准则。

  一、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大部分作用只限于学生对文章作品的了解、欣赏及表达出来,使其大学语文教育成为了语言交流工具,而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本质根据没有体现出来及对资源的浪费,将会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缺失,其造成现今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境界,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重视度不高、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学时不足等,具体如下:第一,过于专业化的专业设置及就业压力的加大。长期以来,我国的文科理科是从高中的时候开始区分,其受教育过程中教育越高,其在专业化的划分上就会越细腻。从而导致学生入校之后就被束缚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从而自己局限一个专业领域。一些高等院校以理工为主的更加的重视和着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虽这些高等院校是为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然也会导致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程或者不开,其重视度不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就业压力的加大也迫使学生只注重一定的专业或学科,从而忽略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而高等院校为增强就业率把专业文化知识及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可以迫使大学生在面对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所倾向及误会,大学生面对语文教育也将会失去几分兴趣及积极性。而人所学的知识及才能并不能很好的保障人们的生活幸福、自由及发展空间,就业压力的加大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脆弱,人们更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造成了人文文化知识与精神的南辕北辙。人文精神也是当今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也是人为维度的最有实质性的一种表现,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陶冶情操、抗压力的增强及有一个真正的人生价值观。第二,传统文化的丢失崇外思想和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判断的接受及盲目的学习国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从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丧失,过度的重视经济效益从而让我们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高等院校中大部分把英语课程作为必修之课,而语文作为了选修,有些崇洋媚外的感觉。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丧失,各种非主流事物不断扰乱及高等院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导致大学生对信仰的不知所措、价值观的曲解、社会责任意识的降低、坚持本心及不懈努力的精神淡化及人文素质不高等方面,从而造成大学生在面对事情时显得更加的`急功就利。重智能、智力轻视道德方面的培养的观念已经产生,这种忽视人文教育的状况只会使教育变得势力化、工具化及俗气化,最终教育的意义也将背道而驰。第三,教师人文知识及精神方面的淡化和缺失。市场经济的开放、自由、公平等观念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有所下降,其心起伏不定的状态下,无法做到以身作则其教师的威严、威信及吸引力等崇高的人格魅力将会淡化也将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的都是过度的注重于自己的第二职业,其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产用听之任之、草草了事的态度,将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所影响。其教师在教学大学语文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育方法。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众多学生安排到一个教室,教师也不能顾及到时每一个学生,造成教育质量的低下。固定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文素质的缺失也将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缺失。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其这三个又代表着不同的层次,每一个所侧重的内容知识点不同,之间相互联系与递增的关系,其重点和主要要素就是文化。其小学阶段我们主要一些文字,为了进行交流、表达及写作等;其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育主要为了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文学知识,让我们给我们的心理上塑造一个轮廓,心理特征更加的明确,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及智力得以提升;其我们所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书面(“读”“写”)的表达和口头(“听”“说”)的表达;而大学的语文教育主要让我们了解语言文化(语言学家对语言与文化关系思考的学科,主要是交际、思维、认知工具,文化的载体、知识情报资源的载体),能够让大学生步入社会对能够在精神层面及对社会的认知情感上能够积极向上的面对,即语言情感。语文教育具有人文和工具性两者兼具的功能。人文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文化素质(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和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就是以精神文明为向导的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工具性功能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即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的表达能力,其好的口才能够弥补一些弱点或缺陷。其语言情感所对应的是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语文教育而言人文性最为重要。其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定位存在着偏差,其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完成,根据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性与所需,大学语文教育应以人文性为重,从而使大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其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遵循一切以人为本的想法,根据已有的教学条件、资源及渊博的文化知识,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渗入,来找出其中所含的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从而陶冶情操,引导大学生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及道德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的健全。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

  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需将大学语文教育为一个核心的任务。其应当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及重视,实现统一的态度,并付出行动。大学语文教育应对于大学语文的科目的性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定位,大学语文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更要深切的了解到及捋顺。而人文维度的缺失是大学语文教育进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大学是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及提升能力等,其主要的作用是育人。而大学语文也应从大学的领域来制定语文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在于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考虑:第一,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各大院校的教育者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其最为根本及其重要的是在于其人文教育。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在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知识和价值观)与职业技术的培训之间进行争议。而今社会是多样化、复杂性及广泛的思想活动的有机体,其作为大学应提供重要的人文教育。而增强和改善人文教育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增加伦理、历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从而使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及人格的健全。第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应日新月异,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老师在讲解古今中外的名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串讲,由此联想到时什么内容,都可以讲出来,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的深思自己应该遇问题该如何面对,增强情感的投入。通过历史、名著、伦理等古今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自己的交流,通过别人内心的世界与自己内心的世界进行反思转换,提高人文教育的同时也是对语言情感的审美教育的提升。第三,重建大学语文的人维维度最为重要的是审美教育。社会是一个有机整合体,对美的审势,也有利于提升大学创造能力、修身养性、人格的塑造、审美及情感等方面。审美教育可以使人精神层次得以满足,从而更好的挖掘出藏在人们身体里的潜能。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教育应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让大学生体现出文字内在的魅力,体会生命的内存真谛,激发其独立、自由、创新的意识,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文化品质,最终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其重建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其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其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广泛的兴趣及职业操守,让其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从而使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收获成就满足感。而人文教育不止体现在人文知识的讲授上,其老师本人及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人文教育得以体现的方法之一。大学生是我国以后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之才。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有效统一;是我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其在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习马列哲学、加强文化知识底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正确的科学态度及精神、技能的提升及审美教育能力的提升和荣辱观念的加强,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技能及具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四、总结

  处于全球知识信息化时代,如何处理好全球多元化的知识文化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为民族文化的更替继承者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及中华文明的探讨及传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关乎着我国经济文化和平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事业。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作为最主要基本的方面,其工具性作为辅助,从而有利于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的重建。

  作者:宋卫泽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梅.论大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12).

  [2]李明清,丁璞.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出路[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xx,(12).

  [3]纪小丽.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推行策略[J].语文建设,20xx,(32).

  [4]张文达.浅谈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J].语文学刊,20xx,(10).

  [5]徐清华,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xx,(1).

大学语文论文4

  关键词:大学语文 技术本科 人才培养

  摘要: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革新评价体系,加强课程外延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支持。

  “技术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传统教学中的观念、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学目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实质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实施技术基本训练的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中创新能力更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课程本身的培养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树立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己任,更要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深层目的,转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失衡状态,促使二者的相互融合、渗透与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古人说:“诗无达话”,西方也有“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类似说法,就是鼓励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终日埋头于公式数据的演算或实践技能的操作中,其思维方式普遍具有科学严谨性,往往关注于答案的唯一和操作的准确,而忽视了发散性思考的训练,甚至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地去理解和体会文章,有利于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经验表明,加强文学阅读、丰富情感,是提高想象力、改善思维习惯、促进科学创造的一个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以文学想象力激发技术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创新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是想象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如拘泥于此,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存在的多样性。文学与现实世界建立一种想象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其想象和联想活动都极为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另外,大学语文中的写作训练也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从而为技术创造得以实现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注重教学拓展,向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掘。“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木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它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它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大学语文课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仅是基础课,更应该是提高课。特别是在学生基础文化课程不多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中,以文本为中心,由文字而文章,由文章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偏向于理工科的技术应用型院校学生来说,在单调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语文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许多优秀的文学经典,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可缓解或替代理工科课程的枯燥和单一。更能通过语文课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丰富语文知识、汲取文化精髓营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品味,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以致承担领导角色。

  第二,针对职业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一线科学技术人才的地方。在教育学生科学求“真”的同时,更应赋予科学技术教育以“美”和“善”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不同篇目的讲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首先,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观念,千百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志士仁人。通过对有关篇章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应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类进步服务;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执著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用“深挚的宗教感情”来形容他探究科学奥秘的虔诚态度和执著追求,而这样的科学精神对于日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科技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已成为普遍工作模式。可以借助大学语文《张中传后叙》中许远、张巡、南雾云合作抗敌的故事,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教育。此外,还可结合《大自然在反抗》这样的文章,介绍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会由于对生态的破坏给自然、环境、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训练。在专业技能方面,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个人技能方面,则能够强化他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而在公民技能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及对多元文化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普通话训练、课堂讨论、课后随笔、阅读笔记、演讲比赛、社会调查、学期、读书活动、系列讲座,等等,都可作为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落实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

  三、革新评价体系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课业任务较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论英雄,既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难以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还往往冷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试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也难以评价,对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是难以考察。因此,必须建立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考核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能力为目的。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核、开卷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采取闭卷方式,考试设计基于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语文研究问题。主要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的程度,考查他们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采取开卷方式,考核形式以自主阅读、写作为主,只做统一要求,不出统一试题,不设固定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把被动应试变成主动思考、辨析、创新和提高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全过程,给予相应评价。在日常学中设置普通话练习、演讲、讨论、辩论等小环节,对积极参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这样,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学习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考核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程外延建设

  为了使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课程内部挖潜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课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等课程外延建设。

  首先,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个人的技术教育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图片集为一体,化静为动,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其次,要提倡小班授课,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出现了一定的边缘化倾向,教师流失严重。加之大学扩招,造成师生比失调。因此,大班灌输成为时下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就目前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数量比综合性大学要少一些,在师资和教学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完全有条件开展大学语文的小班教学。

  再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关乎语言、文学,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追溯和感悟,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还应文理相通。因此,大学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大”的视野。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就是阅读,大学语文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经典来加以支撑。高校图书馆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因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藏书往往相对较少,加强此类书籍的馆藏无疑十分必要。大学语文还可以与专业背景相链接、与校园文化相链接,与社会生活相链接,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开阔学习视野。

大学语文论文5

  教学程度高低不同的书院,通过某种机制组成联合体,在相互比较中可以看出其等级差异。宋代最典型的例证是见于《宋史·尹谷传》的“潭州三学”,即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学学生月试积分高等而递升,三学为三个层次,此为论者所熟知,不必赘言。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情况在清代也出现过。乾隆年间,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隔江相望,虽同属省会书院,但岳麓在全省招生,城南在全长沙府招生,程度有别。湖南巡抚陈宏谋规定,每年年底“将两书院生童传齐汇考一次,核其有无精进,以定次年去留。城南书院生员中有佳者,送岳麓书院。”(注:清·陈宏谋:《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5页。)可见,岳麓书院由潭州三学而确立的湖南最高学府的地位,到清代仍然保持未变,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宋代的另一例在今江西,由江东提举袁甫实施,事见其《番江书堂记》,其称:

  或问余曰:“子创象山书院于贵溪,兴白鹿书院于庐阜,而又建番江书堂,何也?”余曰“子岂知余尽哉!……两书院盖士友所宗之地,振而起之,责实在余。故凡士愿处象山若白鹿者,名随其行辈与其望实,或畀领袖之职,或在宾讲之选,衿佩咸集,彬彬可观矣。而余之所深虑者,已成之材虽易于振拔,而后来之秀未保其嗣续。况士友之纷至,非按其语言参诸履行,则未可得其为士之实。于是,选通经学古之士,率生徒而课之,余暇日亦数加考察。俟其立也,乃分两书院而肆业焉。此番江书堂之所以建也。”(注:宋·袁甫:《番江书堂记》,《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146页。)

  非常明显,作为一种预备学校,番江的书堂程度要大大低于“士友所宗之地”的象山、白鹿二书院。按番江书堂在饶州鄱阳县,位于贵溪、庐山两地之间,有达源、止善、存诚、养正四斋,规模不小。可知,袁甫在三地远距离构建书院教育体系,比起潭州三学同城隔江组成的教学体更有创意,此则或可视作今日远程教育之开端。

  与以上不同书院间通过某种机制联合组成一个等级差异有别的共同体不同,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地几所不同教学层次的书院共存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形。如福建省会福州,康熙年间由巡抚创建鳌峰书院,雍正十一年(1737)定为省会书院,专课生童。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督汪志伊等创建圣功书院,专课童生。同治三年(1864),总督左宗棠又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注:民国《闽侯县志》卷三十三。)又如天津,有辅仁、问津、三取三书院“鼎峙为三”,“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至同治十三年(1874),官绅创建会文书院,“专课举人”。(注:光绪《天津府志》卷三十五,马绳武《建立会文书院记》。)童生、生员、举人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各书院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院的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变化。如苏州府平江书院,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凡吴、长、元三县童生,邑选十人入院肄业,诸生亦与焉。其后诸生尽入紫阳、正谊两书院,而平江书院专课童生。”(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十分明显,苏州府属的平江书院,由生童并课到专课童生,其地位由高而低,出现了变化。

  同一所书院内部也有高低层次的不同。如山西夏县涑水书院,由元至治年间邑令贴木儿不花创建,祀宋儒司马光,有“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像,颜曰粹德堂,左延宾,右延师,辟斋五,聚造士之俊选与幼学者分授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堂,庖廪井厩靡不俱备,复入田亩若干,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注: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可见,涑水书院是成人与幼年分班授课。又如清代湖南平江县爽溪书院,为同治七年(1868)邑人李元度创建于李氏家庙之西的家塾,它延请“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注: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六,《爽溪书院记》。)经师、蒙师所授内容不同,知识深浅有别,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处一院而“分授”、“分教”,和有些书院的“分班回讲”一样,是分级分班上课的表征,它是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比之近代西方学校的分班授课,其依照程度而组织教学的原则相通,所不同的是,对这种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与实践,书院要比西方学校早几个世纪罢了。

  书院教学程度的不同,可以用大学、小学这样的传统方式表述。如元代建康府明道书院,就将自己的生徒明确分成“大学生员”、“小学生员”两类。“大学生员”十四人,又分“治经”、“治赋”两个专业,各七人肄业。其“课试”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冒议,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院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无名额记载,其“课试”规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受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注:《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5页。)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其程度的不同明显而具体。

  与明道书院一院同招大学、小学生员肄业不同,明代山东临朐县朐山书院“以小学为教”,所招全是小学生员。朐山乃嘉靖十年(1531)知县褚宝创建,其创建缘由、内部规制及运作情况,详见于当年的山东提学副使所作的《朐山书院记》,其称:

  又以储材在学校,而蒙养必先小学,乃仿古社塾遗意,创书院于邑城中,前为养正堂三楹,后为景贤堂五楹,翼以书舍十六楹,环以左右塾八楹。于是选民间之秀彦,立塾师以教之。朝钟暮鼓,聚散惟时,辩方书,正句读,吟诗习礼,考论名物器数,居处慎其(与)长幼,明其(节)勤惰,示其惩劝。令虽日事案牍不暇给。稍间,辄与诸生督课,时校艺,而进之右塾,升之左塾,升之堂。升之堂者,以需进于庠校。于是,邑之士咸观而向化。……嗟乎,今书院之设遍山左,然未闻以小学为教者。(注:嘉靖《临朐县志》卷四。)

  这条材料十分典型,不仅可以说明临山书院是小学,它可以与遍设山左的其他大学程度的书院并行特立,而且又以堂塾分成高低程度不同的三级,由右塾而左塾而升于堂,内部实行等级管理,便于激赏以提高生徒的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它又可将升之堂者进于庠校,使小学层次的书院可以回归社会,不致因缺失生存环境而出现无以为继的困难,可谓规划周详。事实上,清代虽行政区变化,临朐县附廓于海州州城,朐山曾一度升格为州级招收生童肄业的大学层次的书院,但到嘉庆七年(1802)知州唐仲冕率一州两邑士民创建石室书院之后,朐山书院又“改为小学,延诸生之勤笃者为童子师,属学官董之。”(注:嘉庆《海州志·书院》。)

  和小学层次的.书院再分高下等级一样,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也存在着诸多等级差异。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类书院教学与学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两种表现形式。另一种则是区域性差异。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各不相同。虽同属县级、州级、府级书院,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比,其教学程度却不能相提并论。兹举陕西略阳县嘉陵书院为例,它位居县城,属县级书院,设山长掌教,有斋长经管院务,设院书、院舍宽敞,经费充足,规制谨严,在全县招数十名生童肄业。但其地接青海,距省城一千余里,属落后地区,其教学要求,仅为熟读六经而已。有关情况,见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为其制订的“成规”第一条《定膏火》,其称:

  前以读经书定膏火,读经者给膏火,不读经者不给,期于士皆通经。然亦有勤于用功而读经不能如数者,自宜略为变通。今定膏火五十分,读经膏火三十分,不读经膏火二十分。读经以《易》、《书》、《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六经为定。六经尤以《春秋左传》、《礼记》、《周礼》为主。《春秋左传》十二本,《礼记》十本,《周礼精义》六本,诸生童于是三经,能二十日读一本者准膏火。……《易》、《书》、《诗》,每部均限八十日,能读熟者准膏火。然必《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读完再读此三经者方准膏火,但能读此三经者不准。……其不专予读经,或读经不能如数者,生员膏火十分,童生膏火十分。(注: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周礼》等三经共28本,以20天读熟一本计算,需要560天,《易》、《书》、《诗》三经,以80天读熟一本计算,要240天,六经共计800天才能读完。书院一般每年放假两个月,按照规定的进度,满打演算,每个生童必须在书院肄业三年方能读完六经。这样的教学水平太低,显然是不能和东南地区的县级书院相比的。

  大学类书院的程度差别更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官办书院系列的行政级差而表现为县级、州级、府级、道级、省级这样一个由下而上的宝塔型书院结构体系。(注:《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103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府的级别越高,其权力就越大,就能支配更多的经费,聘请更好的山长主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区越大,读书人就越多,书院招生时选择的余地也越多,能够做到优中选优。二者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会造成书院教学水平随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提高的局势,由州县而府道,由府道而省级,节节上升,构成一个由低而高的结构模式。上述湖南省城岳麓、城南二书院,之所以出现年终汇考,城南优秀生可以次年送入岳麓的情况,就是因为岳麓由湖南巡抚主持,在全省招生,而城南由长沙府知府主持,只在长沙府属各县招生而造成的。

  总之,书院的教学程度具有多层次,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既有大学一级的,也有小学一级的,而且大学、小学又各有高下之别。这种层次的丰富性,历代皆然。到明清时期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清代,由家庭、乡村、州县、府道、省会乃至联省,书院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完整的等级之塔,自成体系,差不多承担起国家的全部教育任务。(注:清·程廷祚:《与陈东皋论书院书》,《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页。)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并在这种满足中赢得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这正是书院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官私二学相比而特立独行的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用了“书院非大学”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字眼,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承认有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存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书院教育的层次性。书院既有大学一级,也有小学一级,不能只讲大学而不讲小学。在清末,书院教育的层次,被光绪皇帝等一代君臣所洞察,诏令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使古代书院通过改制,而与近现代学制血脉相通。

大学语文论文6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具有语言、情感和文化上容易获得认同的沟通优势。从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看,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形成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从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看,语言作为最有效的沟通手段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合理解决了学习问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看,以语言为手段的真诚对话,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从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看,师生通过“亲在-体验”,实现了语言交流和感情分享,唤起了对“存在”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沟通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

  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

  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

  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

  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

  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知行为和责任感,提高寻求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育交往的另一个主体,也要逐步摒弃中小学教育中“唯课本论”“唯老师论”的被动接受心理,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生活距离和认知距离,主动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交往,争取更多的语言交换机会。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

  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

  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

  [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曹禺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3.

  [4]陈琦.语文体验式教学刍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6.

大学语文论文7

  摘 要:重视和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对推进大学教育改革,实现大学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现状,本文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言承载功能和社会交际功能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意义重大。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在实现社会需求方面,具备高度的实践性、操作性。而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育者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使应用文写作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有的虽然认为重要,但只把应用文写作作为工具,把应用文教条化,方式方法不得当,导致力气费了不少,成效却是寥寥,学生往往存在“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状况,应付个考试勉强凑合,一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就让同事、领导头疼,甚至被问“你大学有没有上,你语文有没有学”。

  要改变这种尴尬现状,就要从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思想上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破除“无用论”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从教学的角度讲,应用文写作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需要提高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连基本的交流沟通工具都不能掌握,何谈人文素养?从应用的角度讲,比较现实直接的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就要用到应用文,总不能每次都是现学现用、急学急用。再说,毕业后总归要踏入社会,有各种交往。应用文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不是说只有秘书、文职才用,学生将来去到一个生产性、技术性岗位就用不到了,即使到生产性的岗位上也有计划书、总结要写。教育者要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出发,不仅要扭转自己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克服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不能因为“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而放弃应有的努力。“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不做,永远都做不到。做了,才能在做的过程中逐步的摸索、反思,才能有做好的可能。何况,必须要学的东西,早晚要学要用,就不如早学早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作为教育者,应该教的如果你在学校里不教或者不教会你的学生,而要让你的学生毕业了去到社会上被人批评之后再学,就不是合格的教育者。作为学生,如果教师教的时候不好好学,却要到社会上碰壁之后再学,则不是聪明的学生。

  二、实践中做到“三个统一“,注重实际效果

  1.要注重应用文写作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适应其工具性要求,基础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如基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必须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全面、准确、扎实的掌握。适应其人文性的要求,一定要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实用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最终能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加强学科间横向知识的渗透,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写作者思想修养、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技巧等因素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讲授写作理论、写作技巧,还要注重政治思想修养、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等素质培养,不仅要用到写作的知识还会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的写作形式入手,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完成某一文种的写作,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要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文体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要把理论知识和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写作教学与实际的亲和力,增强应用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体现应用文的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要注重课堂所教和社会所需的统一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的应用写作教学引导中存在“为学而写”的现象,学生则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现象。应用文本身的特点,在于应用性,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很现实的一个目的就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做的准岗位练兵,增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之间的距离,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写作教学的目的性,要注重创设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注重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社会实践参与,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的应用环境,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锻炼和提升, 通过培养及训练,学生的写作角色意识应完成从作业者到公务文书撰写者,从个人化的写作到集体代言人的写作,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如在讲会议纪要时,可以运用多媒体,选取和编辑某一会议的现场录像资料,在授课时播放,作为写作的实际背景,从而使应用文写作活动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实际运用,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再如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应用过程,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把约定俗成的写法运用于实践并不断积累。

  3.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有用”的`。

  更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树立平等交流的意识;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文体特点的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精讲少讲,开展互动讨论,调动课堂氛围,加强社会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动脑筋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教师在学生的“三动”中积极引导、案例分析、适当评讲。总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二:浅论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摘要】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而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改革大学语文的应用文教学,使应用文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能符合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需求。

  【关键词】

  引言:在当前社会中,应用文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应用文写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要想很快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在大学应用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需充分的认识到应用文写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还应该充分了解当前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用文的教学水平。

  一、应用文写作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当代大学里的基础学科,不仅要陶冶当代大学生的修养情操与人文素养,同时还应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按我国社会现状来说,大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层与管理层的人才;而这些层面工作的展开,常常需要应用文的写作。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面试时企事业单位除了考察学生的英语、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外,常常还会添加运用文写作能力的测试,以考虑其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学生除了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这样才有可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企业,获得满意的工作。而如果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连通知、请示等最基本的应用文都不会写,便很可能会与自己中意的工作失之交臂。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文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教材内容落后、缺乏权威性。

  当今大学的应用文教学教材严重滞后,教学内容以及观念过于陈旧,无法满足时代与社

  会对应用文的要求。许多教材内容长期没有更新,结构的安排也不合理。大部分教材中关于应用文的教学板块都是传统的“先格式、再范文、最后注意事项”模式,教学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对应用文写作知识进行阐述,而忽略了应用文作为实用性文体的实用价值。

  当下的应用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还缺乏权威性。许多教材中,教材内容的理论编排不够深入,许多概念的阐释十分模糊,应用文文种的分类不尽准确;甚至于许多应用文的格式也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标准性以及科学性。

  2.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缺乏兴趣,对应用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均为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习往往都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极少考虑所学东西是否与步入社会工作有关。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缺乏钻研的劲头,无法真正的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应用文的写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格式、语体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写作显得呆板无新意,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3.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僵化。

  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传统的填鸭式,缺乏与学生互动。教师按照讲理论、讲范文、布置练习的固有模式对学生进行内容的灌输,没有注重应用文的实用性,缺乏新鲜感与吸引力,教学效果极差。同时,由于当今大学教师大都是从中文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进行任教,缺乏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机关单位的工作经验,对应用文的运用认识不足。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社会经验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会差强人意。

  三、促进大学语文应用文教学的方法

  1. 改进教学内容,规范大学应用文问题。

  由于当下大学应用文教学内容落后,与社会严重脱节,为增强运用文体的时效性与时代感,则必须改进当前的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相应地使大学教材里的应用文文体规范化,避免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应用文概念不清晰等情况。

  2. 全面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应用文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基地,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学生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薄弱。学校应不再把应用文写作课当选修课或者考查课,而应该在专业课上相应地增加应用文写作的课程。同时,学校还应该对应用文教师进行一些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应用文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定期举办应用技能大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通过的比赛的形式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意识。

  对于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传道

  授业解惑者,必须自己首先认识到,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将这种认识引渡到学生身上,使其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对于其今后的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还应该加强日常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才能更加扎实地掌握应用文的写作。

  3.增强教师应用文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对于应用文的教学首先应该提高自身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各种具有时代感的应用文体,摒弃已过时的应用文写作方式,与时俱进,增进自己应用文的写作技能。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增进教学的专业素养。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教师技能培训,增进与同行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先进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

  结束语:应用文写作已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应用文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文的写作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3】 《应用文写作学新编》 中华书局 《浅论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当议》

  20xx化教育

大学语文论文8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xx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在西方国家,人类学倡导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点,民族志即课堂实践的书写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践性或案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课内和课外实践两种。我们尝试了课外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小型民俗采风与艺术设计成果奖展示活动,并将成果展示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考核。在学习了沈从文的《边城》后,学生们对小说中描绘的湘西宁静的乡村氛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无限的向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壮族村落进行民俗采风,重在感受壮寨的建筑、景观、生活民俗等。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关注村落景观、服饰民俗和饮食民俗,在为期两天的采风过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返校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交了形式多样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以国画或素描等方式表现了壮寨的梯田、杆栏建筑景观和民族服饰;环艺设计学生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壮族建筑和服饰中;广告专业学生制作了生动的壮族饮食民俗如打油茶的flash。这些作品的展览和作为平时考核作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学语文融会贯通的兴趣,充分展现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新化的考核超越了传统考核的呆板,契合了艺术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在“研究性教学”和人类学课程观理念的支撑下,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刻不容缓。

大学语文论文9

  摘 要: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源于上世纪末、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探究式阅读教学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自学和思索讨论以及表达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阅读方法,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阅读教学高职大学语文作用

  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源于上世纪末、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旨在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探究式阅读教学在高职公共学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而且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不存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探究式教学更能显示出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探究式阅读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集体等多种释疑解难的尝试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式阅读的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探究式阅读目的明确,其本质是探究文本中的知识,从文章学、叙述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理论视角,对文本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获得阅读美感。由于高职大学语文的特殊性,探究式阅读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又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异。探究式教学要与高职教育结合,与理论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与动手结合,目的性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从而呈现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独有特色。

  三、探究式阅读的步骤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梯度,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环环相扣。在此步骤中不宜为学生设置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真正参与进来。

  2、解疑引领,合作探究。教师要充当引路人,“抛砖引玉”、“指点迷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因势利导,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总结评价,提升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教师进行评点。总结的过程是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肯定他们的创新,鼓励他们的大胆设想。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受益,都有发展和提高。

  四、探究式阅读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式阅读相对于“满堂灌”、刻板讲授更加灵活。带着问题,主动探索,使学生有了阅读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式阅读是顺应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置身于开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能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时刻处于亢奋状态中,学生就会用自由的大脑和思维去解读阅读材料中的各种信息,而不是墨守成规地被动接受教师或教学参考上的现成结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获得结论。

  2、实现了课堂互动。老师引领,学生讨论,师生互动,避免了出现“一言堂”。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找答案,甚至需要到社会中去探究,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空间拓展到了课堂之外,给师生更多的交流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培养了教师组织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3、拓宽阅读视角。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阅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分析、挖掘,从而达到学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中,运用好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探究文章学、叙述学、史学等知识。学生阅读视角拓宽了,学生视野开阔了。

  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式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问题去探究。阅读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随着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分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5、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探究式阅读教学很重视对学生集体合作精神的培养。因为每一篇阅读材料都由不同身份、不同阅历、不同时代的作者创作而成。而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及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异同。在学生按照导读提示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交流,聆听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对比分析异同。同时,有机会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别人,得到别人的指导和认可,感受阅读和讨论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达到与别人合作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曹海明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大学语文论文10

  当前,中学教育已经全面实施新课改,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这些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实践中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学语文在内容上是中小学语文的升华,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石,故而做好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对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蓝本的教育学科,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以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是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都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一种认知型的国民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大学学科已经开展不断的融合,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不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渐渐被学校、教师、学生们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有效衔接,确保大学语文教育仍然在基础性教育的轨道上有序发展,而非仅仅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门。

  二、如何有效衔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

  1.注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上的设置。大学语文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通过鉴赏、锤炼语言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论是在中学、大学、甚至是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学语言学习,我们在大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精准把脉,立足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中学语文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紧紧围绕“语文”这个核心的,并保持始终不变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往往带有启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多中学语文教育都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状况、心智程度来综合开展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总目标应该精准定位在对语言修炼和对文学素养培养上,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阅读、体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开展大学语文学习,激发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博爱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转换视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美学史、历史史记等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自身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1]。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适合大学生心智发展状态,要保证大学生继续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要将中学语文知识升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语文教育。2.注重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语文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语言和文字。与此相对应,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在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当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追求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格养成等较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学语文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口语训练、文学作品鉴赏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三部分内容。其中,口语训练又进一步细化为普通话学习与应用、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这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识通过精读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经典作品,以解读和赏析的方式,深刻领会经典的人文精神,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应用文写作则将重点放在“笔杆子”上,通过模拟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公务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选修课则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主,可以适当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生活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影视作品鉴赏、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各大文学流派、乃至书法写作等课程[2]。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义上的大学语文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着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要想真正繁荣母语教育,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孙娟.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重复问题再探[J].文学教育(中),20xx,(05):118-119.

  [2]郑振峰,江合友.中高等语文教育的衔接性研究———以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教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xx,(07):29-34.

大学语文论文11

  一.美育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与高中繁重、紧张、忙碌的学业生活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习氛围相对宽松,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幅增多,因此不少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常抱怨生活空虚,未来迷茫,而整日无所事事,甚至沉浸于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罗丹曾有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里所谓的“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指的就是由于缺乏对美的感受力,而导致对美的冷漠乃至忽视。本篇论文是大学课程论文研究,是关于课程教学的, 大学语文和美学是密不可分的,该课程对学生感受美及自身鉴赏力提升都有帮助。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类主干课程,可以从思想上点拨学生的迷津,以阅读、思考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激情,挖掘美、发现美的存在,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美的愉悦,使之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敏锐而宽广的视野、敏感而丰富的心灵。

  例如在描写人生智慧的文学作品中,可培养学生感悟思想与智慧之美。比如朱光潜在散文《谈静》里指出,只有会领略生活趣味的人才会活得开心,而要领略到趣味,则必须达到心界的空灵。该文对于身处浮躁世事中的年轻人可谓不无裨益。又如叔本华在《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里谈到了如何正确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作者以哲人的睿智对人生的话题展开了辨析,批评了日常生活中种种常见的不当做法,提醒我们只有返回存在本身才能收获精神的安宁与幸福。

  例如在描写人与自然类文学作品中,我们着意培养学生发现大地山河等自然景观之美。比如被誉为“以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描写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江月夜图,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又如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在秦淮河的美景上又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自然景观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例如在描写人间情感的文学作品中,可令学生发现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真挚的情感。比如杜甫的五律《月夜》,写出了作者在战乱中对妻子儿女的思念,这份深厚感人的亲情在千年之后,仍是那样的朴素动人。又如秦观的词作《鹊桥仙》发前人所未发,写出了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实现永恒,给人以震撼性的启迪。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许多民办高职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限制,缺乏审美判断力和辨别力,往往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热衷于追随身边的流行文化,比如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流行小说和影视文化作品不加分辨,盲目追逐,既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又于身心毫无裨益。

  而《大学语文》课程给学生推荐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作品,它们都是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人类文化与文学的精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审美典范,能保障一定程度的审美水准。

  此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推荐了风格多样、姿态各异的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它们所传递的文学观念有所相异,有时甚至针锋相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宽容、理性的精神去看待它们之间的差异,学会客观、辨正地去评价它们。即使该作品并非自己所偏爱的类型,但并不能因此而贬低它,而仍能以理性的审美态度去看待它们。

  比如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大家李清照就在著名的《词论》中谈到词“别是一家”, 将协律视为词的最基本的特色之一,进而批评晏欧苏等人之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此外,她还提倡词作的内容主要应写“情致”,而不认可豪放派词人抒写豪情壮志的做法。李清照的观点维护了词的传统性和艺术性,固然有其正确之处,但我们却不应以偏概全,忽视豪放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豪放词的出现,极大地开拓了词作的题材和意境,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内容和写作手法,使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其开创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又如关于正确看待现代文学史上以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为代表的“闲适派”作家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统的文学史都对其评价不高,认为其脱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对于苦难中的中国毫无裨益,而讽其为“帮闲派”。但是客观而言,这一类作家作品正是由于其与政治保持了一定距离,艺术生命力反而更为长远,从而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民办高职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优势,提高其兴趣感和参与度,在此过程中努力实践美、创造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如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课堂辩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努力创造。

  比如在《大学语文》诗歌鉴赏单元讲解结束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生动的诗歌朗诵会,从选择诗歌、制作ppt课件到现场的配乐朗诵,全程由学生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发现和创造了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谓是对诗歌的再创造。而精彩纷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现场朗诵,则使得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诗歌的魅力,对美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入的感受。

  又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南京印象》的随笔,并在课堂上朗读佳作。通过写作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将学生平时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转化成文学习作,尽管文笔难免稚嫩,但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起到了美育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施美育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1.大学语文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美育理论知识。

  美育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它有自己的理论知识框架。大学语文教师要将美育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美育理论知识,比如有关美育的发展简史、美育的原则和目标、美育的层面和方法、美育的实施途径等。懂得相关的美育理论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审美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2.大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美感

  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学的篇目往往都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目,语文课堂的语言不能枯燥无味、单调雷同,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再现课文表现的场景、情节与意境。比如在运用书面语时注意语言的典雅、丰富、生动、形象,在运用口语时尽量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再加上适当的能表情达意的态势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直观的审美感受。

  3.《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必须富于艺术性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不高,对理论学习往往较为排斥,而在动手实践方面则较为灵活。《大学语文》课堂要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技巧。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保证教学环节丰富多彩、课堂设计新颖别致、教学内容精彩纷呈的基础上,要大胆、沉着、冷静地进行管理,以人为本,运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巧妙化解课堂消极行为,以富于艺术性的手法,努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大学语文论文12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 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 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 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 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 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 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 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 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 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 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 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 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 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用心感受经典, 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经典诵读文本材料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读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 其过程就是诵读者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 实现文字向声音转化的过程, 通过经典诵读来塑造形象、传递感情,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 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 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 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 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 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 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 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 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 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 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 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 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 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 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 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 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 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 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 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 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 演绎经典文本。总之,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领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 只看书, 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 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它不仅是记忆, 而且有理解, 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 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 (诵读) 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必须理解在先”, 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 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 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 扫除读音障碍之外, 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避免不求甚解, 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 在诵读之前, 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 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 在诵读复句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 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 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 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 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 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 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 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 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 (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 的组合。同时, 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 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 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 区分主次。同理, 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 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 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 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 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 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 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 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 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 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 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 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 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 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 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 则应该博采参考, 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 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 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 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三经典诵读文本的深度揣摩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 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 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 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 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 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 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3]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 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 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 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 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 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 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 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 仔细体味, 然后进入经典,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 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 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 万径无人走, 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 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 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 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 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4]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 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 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 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 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 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 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5]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 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 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 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 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 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 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 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 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 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 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 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 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 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通篇基调热情高昂, 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 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四经典诵读文本的诵读表达

  (一) 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 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 “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 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 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 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 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 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 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 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 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 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 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 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 (z、c、s和zh、ch、sh) , 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 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 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 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 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 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 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 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 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 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 避免出现误读。

  (二) 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 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 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 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 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 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 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 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 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 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 化繁为简, 去粗取精, 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 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 进而能够熟悉经典, 顺畅朗读。四是品读, 就是鉴赏性地诵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6]。

  参考文献

  [1]黎海燕, 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xx, (1) .

  [2][3][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6]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xx, (11) .

大学语文论文13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高校课程统计数据来看,语文作为我国学科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全国近30%大学的必修科目,且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将语文修订为必修课,但正是这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却处于尴尬境地: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一)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接受语文教育,并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得到更加全面的语文教育,所以说,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全民认可的教育内容。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育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倾向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的知识应用和学习体验已经拙荆捉襟见肘,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学与不学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与其花时间接受语文教育,还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课。

  (二)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项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作用于大学教育工作的设备、工具急剧增加,但是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多涉及语言文字的教学,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颇深,所以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科目,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低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策略之一。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策略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第一,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清晰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再继续沿着传统的教育路线前进,而是应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充分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第二,能够直接表现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次数日益频繁,大学语文现代化要求在教学思路、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得以展现。第三,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研究人员,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展的人才基础,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深层次的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了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以下四点教育教学策略:

  (1)大学语文教育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的认知性,全面、深入的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意义。

  (2)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自身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观念上来明确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学生带来更加喜爱的语文教育内容。

  (3)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开展,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所制定、颁布的教育政策,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高校语文教育工作的监督作用,保证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4)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不仅要在运用次数上得以增加,同时要在运用方式上更加契合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提升。

  三、总结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改革内容,广大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管理层,要清晰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现状,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现代化教育转变,从而实现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大学语文论文14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下面小编整理了大学语文论文,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摘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一、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二、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结束语

  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xx:241.

  [2]冯大建,迟宝东.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3]薛涌.北大批判[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xx:13.

  [4]蒋承勇.“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xx-03-28.

大学语文论文15

  一、正视现状,认同处境

  1.出勤与学习用具。由于高校对出勤情况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中的出勤率尚可,但很多学生是不带任何学习用具进课堂的。《大学语文》教科书的携带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但笔记本和笔的携带率就要低得多了。期末复习阶段对学生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发现,多数学生的教材上很少有自学读书时勾画的印迹(未选讲的篇目几乎零勾画),对于教师课堂上三令五申的重点篇目(或语段)有所标记,对教师提及的“必考”内容记录情况较好。

  2.作业完成情况。《大学语文》课程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的形式比较灵活,需要分组协作或口头表达的部分较容易落实,但课外作业和课堂练习剩余部分的完成情况一般,除非直接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否则学生的完成度较底、质量也不高。对于批改后下发的作业学生少有问津,个别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批改提出问题。

  3.期末突击复习。学生预习和复习环节不到位,直接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结合学生的基础,很多教师采用以考促练的形式,即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复习重点,学生的学习也就大多集中在期末复习阶段。认真复习的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但短期记忆会在考试结束后迅速遗忘,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文化水平的作用。

  二、探讨成因,分析不足

  1.重视程度不足。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专业突出、全面发展的体育专门人才。比之全面发展,专业突出似乎更容易得到重视,更容易量化分析。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被放置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层面的弱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凭借专业特长入学的学生将中学阶段语文基础差作为挡箭牌,逃避《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积极性未得到全面激活。《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以汉民族优美精炼的语言为媒介,通过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代,把古今的贤哲英雄和杰出的诗人作家的深邃睿智的思想、崇高美好的情操,呈现给学生,使继承前人宝贵的思想精神遗产,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但事实上,学生的感受是《大学语文》不是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看不出可预见的'作用。

  3.考评方式不合理。传统的考评方式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对于学生来说,考前突击复习完全可以及格。这样一来,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而且凭借集体背题而后考查的程序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大多是作文题答的好则得高分,客观试题基本没有区分度。

  三、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1.结合体育知识选讲。《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部分应至少包括文选和应用文部分。文选一般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各文体作品,谈及诗歌起源,不妨追溯体育史的源头,将“体育说”引入诗乐舞唯一体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诸子散文部分可以集中介绍与体育精神有关的中国哲学思想,使学生懂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2.运用新媒体。“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迅猛,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使“集中学习”变为“随时学习”,使“统一学习”变为“个性学习”。优秀课件等网络资源可以成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学水平,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借鉴,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气氛。微信平台的使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展知识的分享、主题帖子的参与制作等,能够将《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关注,一举多得。当然,新媒体的应用关键在“度”,它既不应该是学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游荡上的借口,也不应当是负能量信息、不可控论和不可知论的滋生基地。

  3.调整考评方式。《大学语文》课程应从纯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实践参与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效果。考评方式也应注重考查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我们认为,平时成绩占40%的分值分配较为合理。而且这部分应该细化:“课堂参与性”代替“出勤率”,“作业完成质量”代替“作业完成率”,“小组讨论报告成绩”代替“课堂发言次数”,“习作和发表的作品”代替“学习积极性”。期末试卷部分考核也应增加主观题目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真正以考促学,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云书.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J].语文建设,20xx(2):76-77.

  [2]曹杰颖.微信辅助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xx(9):11-12.